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甘肃省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技术为经济林木气候适宜性区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给甘肃省合理布局油橄榄种植区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油橄榄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10C积温、干燥度、年日照时数这3个气候因子作为甘肃省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对区划指标进行了100 m×100 m的细网格点推算;并以ArcView为GIS 工具,制作完成了细网格的甘肃省油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文县的海拔高度在1300m以下的白龙江干热河谷川坝及半山区,其气候条件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很相似,是油橄榄种植的最适宜和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2.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云南省印度黄檀造林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试验点印度黄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印度黄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云南省的气象数据,在SPSS支持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按1 km×1 km细网格推算出云南省其它地区印度黄檀树高、胸径的生长情况,并对印度黄檀的适宜种植区进行区划,以气候因子为条件,得出云南省适宜种植印度黄檀的土地面积占32.5%,其中,最适宜面积占0.7%,较适宜面积占7.4%,一般适宜面积占24.4%。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挖掘气候资源,避免气候风险,确保枸杞优质高效生产的气候条件,开展县域小尺度农业气候区划。【方法】选择2008—2018年宁夏中宁县及其周边枸杞产区19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10℃积温作为表征枸杞全生育期热量资源的指标,采用7—9月降水量作为表征枸杞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的气象指标,采用6—7月降水-日照系数作为表征枸杞品质的气象指标。建立气象因子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ArcGIS的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功能,将上述3个气象因子推算到面上。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80%气候保证率下各因子的面上推算。分析3个气象因子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区划阈值,将3个气象因子的面域分布图进行累乘叠加,对中宁县枸杞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结果】将中宁县枸杞种植区域分为极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极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北半区沿黄河两岸热量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南半区的低平谷地,次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南半区的喊叫水乡和徐套乡北部的较小区域,中宁县南半区海拔较高的山地因热量不足,秋果难以成熟,不适宜种植枸杞。在80%气候保证率下中宁枸杞种植的极适宜区范围减小,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范围增大。【结论】采用多点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县域气候区划,使气象资料面上推算尺度更小,精细化程度更高,反映的区划结果和位置更加详细,对指导县级种植业调整,确保枸杞优质高效生产的气候条件,趋利避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同类研究相比,本区划结果更为精细。  相似文献   

5.
通过洞桥香榧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与富阳各乡镇气候相比较,得出了富阳各乡镇山地丘陵非常适宜香榧生长的结论,并对适宜推广种植的乡镇进行了区划;通过分析富阳的温、光、湿等条件对香榧产量的影响得出提高香榧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四川盐源县花椒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结合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了种植区划。结果表明:(1)盐源县花椒基本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2~13.5℃,最热月均温17.5~21℃,最冷月均温3~6.5℃,降雨量850~1 100 mm,年日照时数2 250~2 600 h;(2)盐源花椒(正路椒)适宜海拔范围为2 100~2 700 m之间,最适海拔为2 200~2 550 m;(3)进行种植区划,将全县划分为花椒种植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华南和西南11个省(区)有棕榈藤天然分布的区域确定区划范围,选择与棕榈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密切相关的6个气象指标共6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气候预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棕榈藤综合成果和生产初中经验,以黄藤、白藤、单叶省藤和异株藤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藤种及其适生条件作为主要区划依据,进行栽培区区划,将我国宜藤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即最适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也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营养丰富的经济树种,果油兼用。引种到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到1.5万亩,约100万株。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区划,根据生态条件的分析及湖北省油橄榄引种的实践,以湖北省油橄榄生态区划为主要依据,结合栽培区的适宜程度来划分,冬季低温和雨量是两个主导因子,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坡地,土壤条件作为划分等级的参考,同时,考虑各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保证作用,划分为:1.最适宜栽培区;2.适宜栽培区;3.次适宜栽培区;4.试栽区或不适宜栽培区。并提出了各栽培区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大樱桃种植适宜性为分类标准对甘肃省甘谷县进行区划,为给地方政府和农民大樱桃种植的精准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大樱桃生长所需的光照、气温、水分和肥力等环境条件,确定坡度、坡向、海拔、地块类型、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土壤pH值和土壤质地等因子为大樱桃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采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值。以ArcGIS为平台,以甘谷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者调查数据库中的地块划分矢量图斑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气象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和数字地面模型(DEM)数据,获得评价单元各因子的分级值,建立了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然后计算每一个地块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的综合指数,再按照综合指数对该县区内所有的大樱桃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根据所构建的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将该县的大樱桃种植区划分为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这4类;甘谷县的农用地(耕地和园地)总面积为84 175.88 hm~2,该县区内大樱桃种植的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 097.21、19 955.91、58 936.33、186.43 hm~2,分别占该县区农用地总面积的6.06%、23.71%、70.01%、0.22%;该县区内适宜种植大樱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 m以下的区域和海拔1 600~1 800 m的阳坡和半阳坡地中。【结论】研究构建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可以精准定位到每户农民的每个地块,从中可以查询到该县各地块种值大樱桃的适宜程度,亦可根据地块的环境因子得分指导大樱桃的栽培;而且依据这一数据库对甘肃省甘谷县大樱桃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结果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这一数据库还能为同类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森林燃烧环理论,在充分考虑指标代表性、不可替代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林火发生特点,选取气候、植被、地形等11个因子作为江西省森林火险精细化综合区划指标,并按照各区划因子对林火发生或蔓延的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全省划分为Ⅰ级(低火险)、Ⅱ级(中火险)、Ⅲ级(高火险)3个不同等级的森林火险区.分区结果与该区气候、植被、地形分布等相符,说明区划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江西省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和重点防护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建模技术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框架;建立了永安市林业区划因素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GIS建模技术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确定合理分区个数和清除细小多边形等过程,最终得到的区划结果能够将各相对优势区域合理分开,分区林业生产状况统计数据能较清晰地反映各分区的资源状况和相对优势,林业建设发展方向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模型,可把各森林景观资源多维分类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值。投影值越大,表示该森林景观资源景观价值越大,因此,可以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森林景观资源样本集进行合理区划。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用于景观资源分级与区划,其优化时间短、投影函数能达到最优,投影寻踪效果理想,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通过由样本数据驱动的改进的投影寻踪技术,建立福建省阔叶林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模型,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等级划分,福建省阔叶林景观资源等级划分为三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分别以村和林班为基本单元,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永安市林业区划因子数据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以及县级林业区划的基本单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滇之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云南红豆杉天然分布、人工种植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资料,并依据云南省的农业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贴近度计算及择近原则的方法,在确定最适种植中心及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云南省的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将全省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种植区域,以此获得了具有各个分区所属气象测站的滇之云南红豆杉区划表,并绘制了水平区划图。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区域森林的主体功能和林业建设重点,使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林业经济和优势明显的生态服务体系格局,选取贵州省册亨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森林状况等指标,用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数量化划分方法,进行了县级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分区,结果表明:先用因子分析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再用较少的几个载荷大量信息的因子进行系统聚类的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划分方法,不仅克服了以往区划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弱点,而且还能剔除常规划分方法中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册亨县各乡镇林业发展的30个指标的因子分析,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用6个载荷89.945%信息量的因子对贵州册亨县的14个乡镇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可将册亨县分为5个区。此研究不仅丰富了林业发展区划理论,而且还可对贵州林地保护利用等林业规划及其相关产业的区划、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自然气候、土壤类型及地形特征等相关资料的分析,结合茶树生物学特性及其适宜栽培的生态环境,对贵州茶种植业发展的茶园区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茶种植业发展区域可区划分为1个富锌硒高品质绿茶种植区域,即黔北地区;1个优质有机茶种植区域,即黔西北高山地区;3个名优茶种植区域,即黔东地区、黔中地区、黔南及黔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3):36-4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沙棘的范围为汾河以东、渭河以北,阴山以南、日月山以东,面积约61.5万km^2。近20年来,统计种植各种类型的沙棘林近千万亩(66.7万hm^2),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良种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特点的沙棘资源建设方式。为指导沙棘资源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研究科学的沙棘种植区划。本沙棘种植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确定在什么地区可以种植沙棘(自然属性),在什么地区需要种植沙棘(经济社会属性),并充分吸取已有沙棘研究成果和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沙棘种植的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本区划划分了6个沙棘种植区: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一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18.
云南热区咖啡种植气候条件的模糊区域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咖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宜性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与咖啡种植关系密切的五个农业气候因子作为依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云南热区各地各气候因子对咖啡种植的气候适宜度(隶属函数),以及可作为区划指标的清晰度。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云南热区咖啡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区划。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单项作物区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根据主要气候因素对果树的影响情况,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9个县市的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各县市适宜种植树种的范围进行了人工区划,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Bayes判别分析,最终确定了阿克苏地区各个县市的适生树种。结果表明:对阿克苏地区各个县市特色林果树种种植影响最大的气温因素是早春极端最低气温,其次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早春平均最低气温,说明极端低温对果树生长起着关键作用。阿克苏地区适宜种植苹果的县有乌什、温宿、新和、库车;适宜种植香梨的县市有沙雅、阿瓦提、阿拉尔;红枣种植,除乌什、拜城"次适宜"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库车最适宜种植巴旦木;核桃种植,除拜城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杏的种植,除拜城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阿月浑子在阿克苏地区的各个县市均不适宜种植;葡萄在沙雅、阿瓦提县均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20.
乐山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收集、整理乐山市各县区森林资源、植被类型、农业人口分布、气象诸因子及林火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林业部制定的《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标准,进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全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14个单位(13个区、市、县、1个林业企业局),区划为I级火险区3个,Ⅱ级火险区3个,Ⅲ级火险区8个。同时应用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火险因子与历年发生火灾所造成损失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