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以100年计,单位质量N2O增温效应是CO2的298倍.N2O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不仅引发温室效应,而且能参与大气中许多光化学反应,破坏大气臭氧层,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IPCC,2007).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2)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等,如卤烃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也定为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3.
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当湿地排水后,地表水位下降,湿地土壤有氧层增加,CO2排放速率增加,CH4排放速率减少,进而影响全球温室气体的浓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排水对土壤CO2、CH4、N2O温室气体和土壤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应加强研究的方向,可为湿地恢复和碳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达明 《云南林业》2003,24(6):20-21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的生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减缓和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造林固碳。1温室气体与气候变暖包裹着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它们含量虽低,但作用巨大。它们通过吸收地球反射的太阳能而温暖了大气,并稳定了地球表面的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把温室气体定义为:“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幅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61%。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球表面的…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森林固碳制氧价值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固持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生态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森林资源在稳定气候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森林资源固碳制氧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森林的固碳制氧功能由于工业化革命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CO2的浓度逐年上升。据估计,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浓度将达到550mg/kg。森林与温室气体有密切的关系。在陆地植物与大气中CO2的交换中,90%是由森林植被完成的。一方面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另一方面森林的破坏使释放的CO2和其…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效应明显加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或高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将会引起大气进一步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比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升高5℃甚至更多。美国宇航局高级气候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詹姆斯·汉森指出:气候变化一旦达到临界点后,气候系统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国际气象界最具权威的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我国广州开会。会议确认,过去100多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3~0.6℃,这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砍伐森林,致使大气中CO_2及其他温室气体显著增加的结果。由于CO_2等温室气体可使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并阻挡地表的长波辐射向外逸散,因而使低层大气加热,造  相似文献   

8.
森林、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CO_2浓度的措施中,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CO_2,是大气CO_2的吸收汇和贮存库;而毁林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现有的碳贮存,通过替代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林业活动在未来减缓大气温室气体上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全球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大气CO_2浓度上升中的作用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有关的减排增汇措施和潜力,以期对我国制定CO_2减排增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 ,使地球变热 ,同时地球也向空间散发热量 ,大气中的水气 ,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一些气体即温室气体 ,它们不会阻挡太阳能传给地球 ,但能储存一部分地球向外散发的热量 ,使地球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 ,这是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和维持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 ,这种吸热散热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是相对平衡的 ,那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维持在13℃左右。近几十年来 ,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 ,这种趋势继续下去 ,很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效应明显加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或高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将会引起气候进一步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比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升高5℃甚至更多。美国宇航局高级气候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詹姆斯·汉森指出:气候变化一旦达到临界点后,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人工幼林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西环江县桉树林及砍伐后种植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化学性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马尾松和荒地取代桉树后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取代桉树林后,4.0a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有效Zn有所提高,土壤pH值有所改善,而全N、全P、全K、交换性Mg和有效Cu有所减少。0~20cm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B有所降低,20~40cm层的反而有所提高。不同林龄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差。造林4年后,同土层马尾松林的土壤综合肥力低于荒地。除4.0a荒地0~20cm层的土壤综合肥力基本无变化外,其他4.0a马尾松和荒地土壤综合肥力都有不同程度退化,而以4.0a马尾松20~40cm层的土壤肥力退化最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马尾松人工幼林的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探索凋落物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结果】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纯林。2)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且主要聚集在0~10 cm土层,表聚效应十分明显。3)纯林凋落物有机碳、全氮、C/N和全磷等含量高于混交林;相同林型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全钙和全镁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腐殖质层。4)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腐殖质层C/N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纯林的土壤养分低于混交林的主要原因是纯林凋落物具有较高的C/N和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根钻法研究黔中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不同层次土壤(0~20 cm和20~40 cm)细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在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中单位面积根量是20~40 cm土层的3~6倍;土壤中养分含量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马尾松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与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与马尾松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养分含量对生物量、根长密度的综合影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03、0.917),土壤养分(0~20 cm、20~40 cm)对马尾松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78、0.934),与树高线形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贮水量以及养分贮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在桂西北乐里林场选择3种林龄段马尾松人工林分别建立标准地,对林地枯枝落叶物进行取样测定。结果表明:1)该区9~14a生马尾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为3.31~5.64t/hm2,最大净贮水量为4.48~10.19t/hm2,并随林龄的增大而递增。2)林地枯枝落叶层元素养分含量以N,Ca为最大,大约各占10种元素养分总含量的1/3~1/2;Mg,K元素含量次之;Mn,Fe,P,Zn,Cu,B元素含量微小。林地枯枝落叶层养分总贮量为70.66~98.82kg/hm2,随林龄的增大而递增。3)林地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最大净贮水量以及元素养分总贮量分别与林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回归方程各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林龄段来预测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最大净贮水量和元素养分总贮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1年生不同密度马尾松林下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增加,马尾松林下植物的平均高、覆盖度和生物量递减;0—20cm和20—40cm土层的通气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递增;0~20cm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递减,20—40cm的土层规律性不明显;0~20cm和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递减。说明林下植物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肥力的改善,为了促进马尾松林地力改善。必须保护和恢复林下植被。  相似文献   

16.
闽北5种乡土阔叶树种幼林生长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林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62-65,72
在福建省光泽县的杉木(中、下坡)和马尾松(上坡)林采伐迹地上营造5个乡土阔叶树种和马尾松(对照)试验林.7年生时调查结果表明,鹅掌楸、厚朴、枫香、观光木生长较好,平均树高均超过5 m,高于马尾松,而华东野核桃生长最差,平均树高仅2.9m,低于马尾松.5种阔叶树在山坡中下部生长量和造林保存率均高于山坡上部.与马尾松林地相比,阔叶树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降低,有机质、全N、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20~40 cm土层土壤性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在黄土丘陵区选择从耕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样地,不同样地内设立1 m × 1 m(乔木10 m×10 m)的样方,分析样方内凋落物积累量、碳氮含量、土壤有机碳(SOC)和可溶性碳(DO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灌木林、乔木林凋落物积累量依次为5.3,12.1和32.4 t·hm-2;但人工灌木林和乔木林的凋落物积累量分别为6.7和11.4 t·hm-2,分别是天然灌木林和乔木林的1/2和1/3.随着植被的恢复,天然植被凋落物的C/N高于人工植被(刺槐林除外).与耕地SOC(4.67 g·kg-1)相比,天然灌木林地SOC提高5.9倍,人工灌木林地提高1.8倍;天然乔木林地提高8.0倍,而人工乔木林地仅提高4.0倍.凋落物积累量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3),但20 cm以下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积累量与0~10 cm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93),与10~60 cm土层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与80~100 cm土壤可溶性碳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松1~2年生叶片和其林下生长的土壤为对象,研究红松叶片中磷含量、磷贮量及其林下土壤中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氮磷钾矿质养分含量。揭示叶片质量、磷素水平与各层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质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无关,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针叶磷含量无关,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与2年生针叶磷含量显著相关。不同年生针叶的磷含量与各土层的速效磷含量都有显著的回归关系。针叶中磷贮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广东省内桉树、马尾松、杉木、阔叶混、针阔混5种林分下的土壤B层(淀积层)中的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土壤B层有机碳舍量的海拔、坡度、植物总盖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林分下土壤B层有机碳含量为0.20g/kg~39.73g/kg,阔叶混〉针阔混〉桉树〉马尾松〉杉木;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貌、坡度、植被总盖度、郁闭度等因子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ZO) are tWo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tha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in atmosphere.The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of CH4 and NZO areestimated tO be about 62 and 290 times that of carbon dioxide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gases have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since the start ofthe industrial age, currently at rate of about 1% and0.25% per year respeCtively (Lelieveld et al. 1993),and 70%-90% of these gase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