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捍东  汪令四 《畜禽业》2002,(3):Y033-Y033
绍兴蛋鸭的引进与推广,是农业厅在桐城市投资兴建蛋鸭基地科研项目之一.蛋鸭生产基地建在猴岭及小关岭头安合路西约300m处,已发展到蛋鸭60万只,年产蛋量0.98万吨.我们对该项目技术操作进行了总结和完善,形成了"秋孵--冬成--春产蛋"的养殖模式,即:秋天孵化,向外地发送苗鸭,供给饲料,冬季回收成品母鸭,翌年产蛋.  相似文献   

2.
梁巍 《畜禽业》2000,(10):58-58
做好蛋鸭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蛋鸭的高产稳产是十分有利的。下面就谈谈蛋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日卓 《畜禽业》2004,(10):16-17
啤酒渣、味精渣饲喂产蛋鸭,结果表明,产蛋鸭综合生产性能良好,产蛋期饲料报酬较高,试验组蛋料比1∶2.00~1∶2.65,而且节约粮食和精料,降低养殖成本,试验组每天每只鸭平均比对照组节约精料55g左右P<0.0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5)
试验为一种蛋鸭新型饲养模式,试验观察了蛋鸭全程舍内干养技术的生产表现。通过试验,发现蛋鸭的产蛋性能表现优越,历时9个月的试验期里料蛋比达到2.77∶1,由于不再设置任何形式的游泳设施,从源头上杜绝了大量废污水的产生,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均十分突出。因此,蛋鸭全程干养饲养模式,投资节省、管理简单、生产高效,具有巨大的推广优势,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0)
<正>鸭腺病毒感染又称减蛋综合症(EDS-76),是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产蛋量和蛋质量下降,产软壳蛋和蛋壳褪色为特征。2014年5月10日,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王某养鸭场,先后发生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和软壳蛋为特征的疫病。剖检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子宫部纹理不清,有轻微炎症。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蛋鸭腺病毒感染(EDS-76)。本病原原先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市蛋鸭出现一种以咳嗽、张口呼吸、产蛋下降以及产薄壳蛋、沙皮蛋、畸形蛋等不合格商品蛋增多为特征的疾病,当地养鸭户统称鸭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在有关杂志上报道较少,也尚未开展深入研究。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经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蛋鸭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是蛋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产蛋母鸭的卵巢和输卵管,导致母鸭发生卵黄性腹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鸭输卵管常因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炎,使输卵管伞部粘连,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近几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已成为生产中头号传染病。此病不但会造成雏鸭大量死亡,而且对以后的蛋鸭生长和产蛋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给养鸭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家禽禽流感,目前我市对所有存栏家禽实行禽流感免疫,并对所用疫苗进行财政补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蛋鸭养殖户反映,产蛋期蛋鸭注射禽流感疫苗后,应激反应较大,可造成短时间的拒食、萎顿,并造成长时间的产蛋率下降,经济损失很大,多数养殖户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注射疫苗,给免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容易产生免疫空档。为了能客观、准确地了解产蛋高峰期蛋鸭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产蛋率的下降程度及恢复情况,进行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鸭及疫苗江北区慈城镇山西村一养殖户所养的蛋鸭。雏鸭2004年2月14日购入,2004年2月28日进行禽流…  相似文献   

10.
林波  公静静 《畜禽业》2006,(12):37-38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按照自然规律平稳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原因何在?近年来由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疾病,大量用药而效果不佳。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疾病因素外,  相似文献   

11.
吴忠良  曹义宝 《畜禽业》2005,(10):46-46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樱桃谷肉用种鸭一般在20周龄开始产蛋,24周龄时产蛋率达10%,27周龄时已有80%的产蛋率,至30周龄时,可以达到产蛋高峰90%。这时,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高峰可维持较长时间,至48周龄以上才有所下降。种鸭的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7周龄为产蛋初期,27~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9)
正内蒙古农业大学袁红红(2012)用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繁殖的DHO-F4代病毒液分别感染350d和500d的产蛋鸭,在攻毒后在第4、5、6d时每组随机抽取一或两只产蛋鸭扑杀,采血,分离血清,同时采取攻毒产蛋鸭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接种鸡胚,并进行尸体剖检,采集卵巢、脾脏等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其余系统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毒抗原的免疫组  相似文献   

14.
兰兴平 《畜禽业》2005,(6):53-53
17周龄至产蛋以前的时期为产蛋前期,此期主要是促使鸭群早开产,且开产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主要病毒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是蛋鸡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产蛋率下降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蚩率下降分正常性产蛋下降和非正常性产蛋下降,正常性产蛋下降属生理性表现,非正常性产蛋下降又分环境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因素及其它因素。近年来在蛋鸡养殖生产中,由于受到诸如应激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的影响导致产蛋下降,其中疾病因素中病毒性因素是导致产蛋率下降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笔者将从流行防制情况介绍5种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供广大兽医同行及蛋鸡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霍清合  李芳 《畜禽业》2005,(2):20-21
罗曼褐蛋种鸡是德国罗曼育种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蛋性能高、性成熟早、显著的产蛋高峰和高峰后持久的产蛋力等特性;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较强的抗病能力,死淘率低,饲料转化率高,良好的蛋壳外形和内部质量,并且耐热、安静、不神经质,易于管理等优秀品质,深受广大养殖户认可。为了使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根据笔者近几批的饲养经验,结合蛋种鸡生长发育及生产的各个不同时期来分阶段叙述。  相似文献   

17.
光照时间不当可引起产蛋种鸡产蛋率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祥 《畜禽业》2004,(6):12-13
在养鸡实践中,产蛋种鸡光照时间一般控制在14~17h,过短或过长的光照时间对产蛋种鸡均不利,都会明显影响种鸡的正常生产。过长的光照还会带来脱肛增多,啄癖、产蛋下降的恶果,我们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蛋鸡在产蛋周期中会出现产蛋突然下降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疾病方面 引起对产蛋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禽流感、淋巴白血病等;细菌性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禽霍乱等。目前,养鸡场发生较多的病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以及大肠杆菌病。例如,禽流感可使整个鸡群的产蛋率由90%6猛然下降到20%~50%。  相似文献   

19.
现代配套杂交系的商品代蛋鸡在育成期,其体重的变化、发育的均匀度、性成熟的迟早是饲养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后备蛋鸡质量好,体质健壮,进入蛋鸡舍后,即使环境条件差一些,也可以耐受,而且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如质量差,体质弱,进入产蛋舍后,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产蛋也上不去。因此,要想蛋鸡高产,必须重视育成鸡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蛋种鸡不同产蛋阶段种蛋对孵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了4个不同产蛋阶段的鸡群,分别收集种蛋进行孵化。结果显示:不同产蛋阶段的种蛋与其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孵化效果最优,高峰后期次之,再次为高峰前期,产蛋后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