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从上世纪后半叶提出以来在诸多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也存在各自为营、缺乏协同的现实困境。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协同理论的观点,找准目标定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机构、制度、教育平台、教育途径等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系统之间产生合力联动,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有利于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协同特征,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的协同机理,理清其序参数变化、内外部协同、纵横向协同,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新时代高校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坚持协同联动,从优化管理机制、队伍机制、保障机制、过程机制及文化机制五方面入手,分别构建教育组织、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及教育环境的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3.
系统是指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掌握其内部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特点,并按照特点找寻工作的一般规律,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实际,提出必须从整体出发,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各种要素积极性,打造以"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平台育人、载体育人"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育人模式,把各方面内容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结构是大学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大学在内部发展张力和外部发展诉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制度化形式.大学组织结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因而,组织结构变革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组织结构变革要彰显学术权力、促进协同育人的开展、提高管理效率.知识生产与发展方式变迁形成的原动力、社会需求形成的推动力、破除自身积弊形成的内驱力以及国家政策导向形成的感召力共同构成了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高校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以及笔者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会指出,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理念,通过工作协同、课程协同、教师协同、方式协同等多种措施,构建起高校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使高校内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和协同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局面,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当前涉农高校在理念、教学、队伍等方面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格局。面对上述问题,涉农高校要以理念协同为先决条件,以教学协同为核心要素,以队伍协同为关键环节,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的全员育人机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管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必要性和高校承载育人功能的系统要素分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明晰的职责分工设计、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及时的控制调节机制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存在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协同育人意识淡薄、方法不当、制度缺失三方面现实困境。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协同育人制度等工作机制有助于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取得协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9.
论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研究生数量剧增,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导师的育人作用在专业方面体现突出,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还不太明显,对于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优势在哪里,如何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育界都认为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在理论研究上,对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关系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也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缺乏三方面相互配合、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本文指出,我们要营造更加优质的育人环境,以构建起学校、社会和家庭和谐互动运行的教育机制,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滞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就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未来需要而言,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协同学揭示了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机理与规律,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关键是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民众之间的协同效应,即明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资源保障;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培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高校与企业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以提高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产能。高校育人目标与企业盈利目标的共生共容是产生该协同效应的基础。实现双方的协同关键在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文中我们剖析校企合作的困境,阐明校企协同合作的基础,基于雪堆博弈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寻求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协同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协同教育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原有导师负责制弊端日显突出,致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选择、工作队伍职责边界以及工作特色需要重新定位,各高校应采取优势互补与育人分工协作机制等措施,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平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模型,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计量分析,结合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的工作实践,从教育内容、导师育人、社会实践和研究生组织等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优化,将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具有系统、长期、复杂的教育特点。残健融合高职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致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特殊性有别于其他高职院校,加大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全育人"实践为例,在探析残健融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协同育人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前提保证;构建过程性评价是实现"三全育人"重要保障;创新育人机制是实现"三全育人"终极目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职思政课融合区域文化协同育人是当前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协同教育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殷切希望。如何开展协同教育?结合近三年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认为要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齐抓共建的"大思政"工作机制;要协同思政课程与其他各课程的关系,注重"立德树人、德育为根"的有效衔接;要协同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要协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要协同"线上"和"线下"的关系,注重思政教学新载体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观点,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看做是涉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不同子系统之间实现协同,形成新的组织系统的过程。在分析制约系统实现协同的价值认识、保障机制、实施路径、运行机制方面的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文化认同、要素流动、机制构建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从加强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强化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完善研究生党建组织体系、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几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客空间育人目标、场所及师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客空间建设,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通过构建管理监督、教育培训、资金融通、服务保障四维运行体系,和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融教育、实践、实训、孵化、实战于一体的五级育人平台,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创新创业需求,而且能有效加强对大学生创客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创客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