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桑园“三三制”收获法,是我们近年来在宝鸡县天王公社天王大队,结合生产,研究改进的一种新的桑园采伐收获制度。做法是,将“春伐”、“夏伐”和“夏剪”三种剪伐方法,各在三分之一的面积上,分别按照“春伐——夏伐——夏剪”、“夏伐——夏剪——春伐”和“夏剪——春伐——夏伐”的顺序,三年一个周期,逐年交替进行。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桑叶高产稳产及实行全年多次养蚕各蚕期供叶均衡等优点,能缓和大面积栽桑(或大量零星栽桑)后,产叶量增长迅速与养蚕设备建设的速度跟不上需要的矛盾,有利于蚕桑生产专业化和提高蚕茧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据试验,以荷叶白  相似文献   

2.
石泉蚕桑经历了由传统养蚕生产布局,到“三三制”养蚕布局,再到现在的多批次养蚕布局发展过程。推行全年多批次养蚕布局,能够充分利用桑树资源,发挥桑园经济效益,同时缓解劳动力和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科学调控多批次养蚕的各批次发种养蚕量之比和时间等关键环节,可有效促进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一、现行技术体系简介本文所讨论的石泉县现行蚕桑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桑树冬春剪伐技术、三三制养蚕布局、防治蚕桑病虫害等相互关联、密切配合的具有石泉特色的配套技术,不包括蚕桑新品种推广等近年来应用的全部技术内容。1.桑树冬春剪伐(即改夏伐为春伐),采用无券式步步高剪伐技术。于每年初冬或早春整修树型,锯清枯桩,在年生枝条基部5~8寸处定芽剪伐,每三  相似文献   

4.
<正> 养蚕“三三制”综合丰产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改革。以桑树立地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等现状,因地制宜地采用桑树冬、春伐条,一年三次均衡产茧,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蚕桑综合技术体系。在石泉多年  相似文献   

5.
<正> “六五”期间,我县改革了养蚕布局,由通过一年养四次蚕改为春、夏、秋三次养蚕,调整养蚕布局后的几年中,蚕茧产量稳步上升。特别是抓好夏蚕生产,对全年计划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1年至1985年,全县共发夏蚕种81,830张,平均占春季发种量的72.8%,产茧178.8万公斤,占春茧产量的一半。对全年蚕茧的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1986年,由于我们对夏蚕生产形  相似文献   

6.
王德舜  顾军  陈志才 《中国蚕业》2007,28(3):60-60,63
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乡镇之间养蚕布局不尽统一,有一春一秋、两春一秋和两春两秋等布局。我们对不同的养蚕布局进行了研究探讨后认为,合理的养蚕布局必须是能充分利用农村的剩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夏秋蚕饲育成绩的分析夏秋蚕是养蚕布局上的两个主季,养蚕成绩的成败不仅关系蚕户本身的利益,而且关系整个事业发展的前途。从我县目前养蚕的现状来看,春蚕发种仅占全年的三分之一,而蚕茧产量确相当于全年的50%左右。按照近十年四季养蚕单产的规律:春季平均单产30-35公斤左右,夏秋晚三季均在15-20公斤左右徘徊。比如1988年-1990年三年养蚕的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1986年,我市的养蚕布局实行了全年五期(春、夏、早秋、中秋、晚秋)改四期(春、夏、一秋、二秋)的调整,并沿用至今。现行的养蚕布局,立足于提高全年的经济效益,基本原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县夏、秋蚕的由来和发展我县夏、秋蚕生产,是在养蚕布局的演变和蚕桑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地巩固和提高了它在全年蚕茧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其产量不但居于全年之首,而且质量也较好,据资料1937年前,我县只养一季蚕。其后,我县开始由一年养一季春蚕改为一年养春、秋两季蚕。但秋蚕发种量,仅占全年发种量的30~40%。建国以后,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在养蚕布局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春蚕、夏蚕、秋蚕三季布局。夏、秋蚕的发种量,1981年以来,一般占全年发种量的57%以上,  相似文献   

10.
石泉县蚕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过去二十余年推行的"三三制"的养蚕布局模式,主张推行全年5~6批次简易省力化多批次养蚕生产布局.伴随着年养蚕次数的增多,小蚕期采用集中共育或小蚕饲育箱育,成为养好小蚕、实现蚕期无病高产、节本增效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此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养蚕布局是以蚕儿自身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温湿度等主要生理特点为依据,以桑树剪伐形式、肥培管理状况为基础,以气象规律为条件来确定一年中养几季蚕.合理的养蚕布局是提高蚕茧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对我县几十年来养蚕布局的回顾1.年养蚕次数的变更.我县养蚕历史悠久,从前只养春蚕1季,1939年逐步推广改良品种,改每年饲养1季为春、秋2季,春季在5月上旬发种,发种量占全年的60%,秋季在8月中旬发种,发种量占全年的40%.1957~1976年普遍推行1年养蚕3季,增养晚秋蚕,发种时间大体在秋蚕上簇时,其发种量占春、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省夏秋蚕生产,近年来已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但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夏秋茧仅为全年总产的三分之一,而国内四川、浙江、江苏等省,都已接近或超过了春茧产量,国外日本,则已占全年总产的60%。相比之下,差距较大。我省夏秋季气候比江浙川等省更适宜于养蚕,加之今年各地桑园春伐面积大,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 丝绸行业不景气,各地毁桑仍在继续,发种减少,有桑不养蚕或少养蚕的现象严重。因此,收茧量大幅度减少,如蚕桑基础较好的老区,南充市嘉陵区毁桑就达1180多万株,占桑树总数的6.7%。据统计1996年春、夏、秋三季发种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了19.8%、54%和1.2%。收茧量仅有182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8.3%。生产规模小、基础薄弱的地方毁桑更严重,如金堂县三溪乡,原一处共育就达到了500多张,而今年全乡养蚕只有100余张。转龙乡一季养蚕达6000余张。而现在发种减少了三分之一。又如宣汉柏树乡成片桑、  相似文献   

14.
温秀存 《山东饲料》2013,(26):366+368
桑树剪伐方式决定春、夏、秋各季产叶量比例,影响桑叶质量,从而决定全年养蚕布局,桑树冬春伐和桑树冬春重剪梢两种不同的剪伐方式可优势互补,对桑园桑树采取两种剪伐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县域蚕区推广全年多批次养蚕布局。  相似文献   

15.
江北县的养蚕布局,是经过蚕业资源调查,把各地自然资源基本查清的情况下,对山区养蚕布局作了调整.先讲一下养蚕布局的历史.解放前本县养蚕主要是春季,间有少数农户饲养秋蚕.解放后由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而改为春、秋两季蚕.1965年以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季养蚕布局已在全省广泛普及,基本形成了蚕作制度。但是养蚕布局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完善养蚕布局,从茧丝绸整体利益出发,还需进一步研究。现就养蚕布局,从南充地区气候特点、桑树基础、剪伐型式和近二十年的养蚕布局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参改。  相似文献   

17.
<正> 一、问题的提出石泉县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引进四川各春伐技术,在古堰等重点乡试点推广。几年来在配套引进推广实践中,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因而也在全地区内掀起重新认识我区自然气候特点,探讨更加符合我区实际的养蚕布局的热潮。但养蚕布局最终是由桑叶产量的分配决定的,而录叶产量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桑树的  相似文献   

18.
兰溪市梅江镇种桑养蚕,历史较久.现有桑园面积1233.3 hm2,年饲养蚕种2.8万张,年产鲜茧近1000 t,有6700户养蚕农户,占2.2万个农户的三分之一,78个行政村都有养蚕农户,蚕桑产业与很多的养蚕农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养蚕布局,包括一年的养蚕次数,各次养蚕的时间、数量等.合理的养蚕布局应当是:养蚕用叶与桑叶的适熟高产相吻合,养蚕期(特别是5龄期)能避开30℃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和农业使用农药的高峰期,并尽可能减少与农事大忙的劳力冲突,各次养蚕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秋蚕上蔟阶段能避开20℃以下的低温和绵雨.我区的养蚕布局,经过五十年代初期的一年只养春季一次蚕到五十年代后期的一年养春、秋两次蚕,六十年代一年养春、夏、正秋、晚秋、晚晚秋5次蚕,七  相似文献   

20.
1 病毒病高发的原因 1.1 回山消毒率不高 养蚕结束后,蚕室及其周围环境中留下大量的病原.及时回山消毒,可杀灭病原,减少病原的滋生繁殖.目前,射阳县实行一春、二秋三季蚕布局.春蚕结束正值夏季农忙,许多蚕农无暇顾及回山消毒;秋蚕结束后要到翌春养蚕且又经寒冬,相隔时间较长,蚕农心存侥幸,懒于回山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