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油菜秋发是指油菜冬前的一种长相。其技术指标为:11月底必须达到绿叶10~11片,到越冬前(12月底)绿叶达到13~14片,叶面积系数1.5~3,最大叶片面积40平方厘米,即年前叶片搭尖,表土不能见天,绿叶8片开盘,冬至节12~13片,年内不抽薹,红叶黄叶不现。河南省社旗县农技推广中心3年的种植实践证明:“双低”油菜秋发栽培,生物产量高、角果多、经济效益高,一般亩产250千克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2.
丰油9号和丰油10号迟播冬发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秋发栽培是充分发挥油菜高产潜力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国审油菜品种丰油9号、丰油10号在长江中游地区秋发油菜播种育苗的适宜时期是9月上旬,但遭遇秋旱或茬口等原因,就会让很多油菜实际播种时间推迟到9月底10月初,甚至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分析油菜若干性状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基于MATLAB分析了油菜若干性状之间的关系,从产量性状入手,性状重要性的大小顺序是:主茎总叶数>根茎粗>株高>单株产量>主茎绿叶数>一次有效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这10个性状除每果粒数与千粒重外,前8个性状与产量均达到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分析以期为油菜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省保山市油菜种植面积已突破3.33万hm2,主要以种植冬油菜为主,冬油菜占全年种植面积的95%以上。2010年以来,冬季油菜生产受冬、春干旱影响较重。为促进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在油菜栽培上集成了玉米套种油菜、烤烟套种油菜、稻田油菜免耕栽培等技术的推广,为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玉米套种油菜栽培该技术突出"早和套",在玉米收获前15~20d,  相似文献   

5.
免耕栽培措施对稻田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2008年,在湖北省公安县和红安县试验基地开展了免耕栽培措施对油菜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播种后旋耕盖草和留茬30cm+稻草覆盖处理出苗快,所有处理播种至出苗时间分别为5~7d和7~9d;油菜越冬期苗高、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开展度、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为稻草覆盖处理高于对应的未覆盖处理;冻害指数以留茬30cm+稻草覆盖后最低,公安县的油菜大多数表现为0,1,2级冻害,红安县的油菜大多数表现为2级和3级冻害;旋耕盖草后产量最高,比留茬10cm不覆盖稻草处理分别增产13.20%和19.79%,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油菜免耕留茬直播并覆盖稻草是有效的轻简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唐景斌 《种子科技》2014,(12):47-48
南京市高淳区多年的试验结果和高产栽培经验证明,要想提高油菜产量,应该以合理群体为起点,努力提高单株生产力,采取“秋发、冬促、春稳、活熟”的技术途径,使油菜角果群数量与质量能协调提高,最终实现高产稳产。文章对广大农业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菜秋发栽培技术是通过适时早播、壮苗早栽、栽后早管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使油菜苗期早搭丰产物架,秋冬季及早奠定营养生长基础,为春季生殖生长储备充分物质基础,从而达到油菜高产的目的。1996年来,通过推广秋发栽培技术,湖北省杂交油菜产量水平由每667m^2的100kg迅猛提高到150kg以上,少数地区更是达到250kg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油菜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于 9月 1 0日早播 ,1 0月8日早栽 ,追纯氮 2 0kg/ 6 6 7m2 的高肥情况下 ,在封行期用2 0 0kg/ 6 6 7m2 的多效唑水溶液喷雾控制 ,其冬前冬后菜苗单株绿叶数分别达 1 5~ 1 6片和 2 2~ 2 3片 ,叶片大小适中其最大叶长为 36~ 42cm ,叶面积系数 2 .8~ 3.6 ,群体生长稳健 ,封行而不拥挤 ,光合生产率高 ,干物重的积累在冬前、冬后和初花均比不喷多效唑的高 5 .8%~ 1 4 .4% ,单产达 2 5 3kg/6 6 7m2 ,比相应不施多效唑的处理增产 2 8.4%。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油菜新品种(组合)98P37-2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稻板田中开展不同播种量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直播和移栽油菜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播油菜4.5~7.5 kg/hm2播种量范围内(密度27.3万株/hm2~38.7万株/hm2),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移栽油菜9.0万株/hm2~15.0万株/hm2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直播油菜以6.0 kg/hm2产量最高,移栽油菜以15.0万株/hm2产量最高,但高密度增产优势不明显,表明密度过大也不利于高产,甚至可能降低产量。随着播种量或移栽密度的增加,主茎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叶面积、一次有效分枝数、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地上部干重、单株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株高、分枝高度变高,叶面积指数变大。移栽油菜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优于直播油菜,直播油菜产量和产值明显要低,但直播油菜节省劳力和减少投入,净收入却比移栽油菜多1735.7元/hm2,效益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10.
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典范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60份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材料为对象,运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对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的产量性状(5个变量)、主茎性状(6个变量)、分枝性状(3个变量)、角果性状(4个变量)等4组农艺性状(共含18个变量)间的典范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单株产量则主要靠每株角果数和千粒重取胜,每角果粒数的影响很小;(2)影响西藏栽培芥菜型油菜产量性状最重要的则是角果性状,其次是分枝性状和主茎性状;(3)西藏芥菜型油菜在产量性状、主茎性状、分枝性状、角果性状等4组性状间均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油菜从现蕾抽苔到初花称蕾苔期。时间不长,约30~45天,但它是油菜生育期中的一个主要阶段,关系到分枝和花蕾数目,对产量有决定性作用。当主茎顶端出现一丛花蕾,仍为1—2片小叶遮盖,只稍露出一部分时称现蕾。抽苔的特征是主茎顶端花蕾明显出现,茎杆长良达到10厘米左右。现蕾到抽苔所需时间的长短,与品  相似文献   

12.
小麦幼苗阶段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德平  王世之 《作物学报》1987,13(3):177-186
用~(14)C 示踪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冬前分蘗期主茎和2个一级分蘗各叶同化物的输出方向和供应范围。主茎和分蘖最顶部1片展开叶(O 叶)主要供应主茎和该分藥本身的生长部位,随叶位下移,逐渐减少,增加对下一级分蘖的供应。主茎和分蘖顶部3片展开叶的同化物均主要供应正在出现的下一级分蘗和其下节位的只有1片展开叶的分蘖,对其他分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浙江省桐庐县主要的春花作物,由于油菜秋发栽培、撒直播栽培等技术的推广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县油菜生产,2004年我县油菜种植面积达6530hm^2。但由于2004年秋冬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加快了油菜生育进程,使部分春性偏强品种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提前进行。2004年11月初,我县部分乡镇陆续发生油菜早薹、早花这一历史罕见现象。  相似文献   

14.
油菜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改露地条播为全生育期覆膜穴播,实行机械播种,是北方油菜生产上一项突破性技术。1 主要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于甘肃省春油菜产区和北方大部分冬春油菜区。其适宜范围为 :①年平均气温2~6.8℃,无霜期80天以上,≥0℃积温1700℃以上,≥10℃积温1200℃以上,年日照时数2200h以上。②旱作区年降雨量350mm以上,海拔高度2750m以下地区。③播种时土壤应有足够水分,一般为 (油菜发芽期 )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冬性油菜春化阶段需20~40天以上0~10℃的低温;半冬性品种春化阶段需……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供钾不足对棉花光合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抗虫棉33B为试验材料,通过去除地表20cm耕层营造土壤缺K的方法,探讨了钾营养胁迫对棉花植株光合性能及物质积累的影响。钾营养胁迫对棉花植株叶面积指数、主茎功能叶片有效光合速率、棉花中后期生育进程中主茎叶片叶绿素积累以及棉株干物质积累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钾胁迫对于叶面积指数和棉株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趋于明显。以最大拟合优度为标准,利用EXCEL对观测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趋势线方程显示,钾胁迫没有改变叶面积指数、主茎功能叶光合速率和棉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但是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主茎功能叶片叶绿素积累的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年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要实现“双低”油菜高产高效,关键是提高群体质量,在主攻有效总角数的基础上,稳定提高粒数和粒重。在栽培策略上,要围绕实现“秋发、冬壮、春稳、活熟”的目标,按照“双低”油菜的生育特点,建立以选用“双低”良种为基础,集中连片种植为前提,“两早两优”为核心,“三防”抗逆为保障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从而确保秋发冬壮、高产高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稻茬小麦壮苗培育和高产栽培途径,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了耕翻(PR)、旋耕(RR)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冬前麦苗主茎和分蘖生长生理和成熟期单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翻方式下越冬始期茎蘖数分别比旋耕和免耕方式下高1.5%,12.8%,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面积和干质量分别达到94 cm2和7...  相似文献   

18.
侯燕  李厚英 《种子》1997,(4):33-35
油菜打薹杆株需要有较强的长势,才能使其再生分枝和花蕾角果较多。研究表明:在密度为3万株/公顷的情况下,以施纯氮207kg/公顷的处理,冬前绿叶数达13.7—14.5片,最大叶长达37—40cm;成熟期小分枝数在100个以上,单株有效角1286.4个;产量达到1046kg—1326kg/公顷,与施纯氮276kg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杂种不育株率为13%左右,比施氮量为276kg/公顷的不育株率低4.6%—5.0%。  相似文献   

19.
油研七号单产200kg/667m~2的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油研七号高产的施氮量和施肥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要获得 2 0 0kg/6 6 7m2 以上的产量 ,施氮量为 1 8kg/6 77m2 。活棵肥 开盘肥 腊肥以3 4 3为好。其冬前菜苗长相是单株绿叶数 1 1片 ,最大叶长和叶宽分别为 5 7cm和 1 8cm ,根颈粗为 1 5mm ,单株叶面积为 2 90 0cm2 ,单株干重为 2 99g  相似文献   

20.
<正>油菜为十字花科作物,除主要作为油料作物种植外,还广泛地作为饲料、蔬菜加以利用。在油菜蕾薹期(主茎高30厘米左右时)采收菜薹作蔬菜食用,脆嫩可口,营养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