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块茎见光变绿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但光诱导马铃薯块茎合成叶绿素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不同光照时间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了相关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块茎叶绿素含量逐渐上升,且在36 h时叶绿素含量上升显著,块茎表皮也随之出现明显的绿色;对光诱导0、6、36 h的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到564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一步通过共表达聚类分析和qRT-PCR定量验证, 9个主要的叶绿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StGAS1、StCHLD、StCrd1、StHEMA、StGUN4、StPORA、StUROD、StCHLM、StCHLG以及6个转录因子StSBP、StLSD、StGATA、StWRKY、StMYB-like、StMYB113显著上调。对这9个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结果显示它们都含有多个MYB结合位点,启动子元件分析和转录激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StMYB113具有光响应元件,并能在烟草激活StUROD的表达,由此说明StMYB113可能受光响应且调控马铃薯块茎的见光变绿。本研究结果为光诱导马铃薯块茎叶绿素合成调控机制研...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适宜的马铃薯杀秧时期,达到降低采收损伤、提高块茎贮藏品质的目的,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材,研究了采收前0、7、14 d进行机械杀秧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块茎表皮擦伤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贮藏期间块茎的呼吸强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PO)活性、木质素含量、表皮微观组织结构、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但促进了块茎周皮木栓层的形成,采收时表皮擦伤程度降低44.66%,同时降低了块茎贮藏期间的呼吸代谢速率,抑制了表皮PAL及PPO活性的升高,促进了表皮木质素的积累,减缓了块茎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综合分析,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的采后减损效果优于不杀秧和采收前7 d杀秧处理,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采前杀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块茎贮藏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的马铃薯块茎收获后要进行贮藏,为确保马铃薯块茎的品质,安全度过贮藏期,本文提出了马铃薯块茎的贮藏程序、贮藏方法及贮藏期间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些块根、块茎类蔬菜,如马铃薯、甘薯、山药等,采收后需要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愈伤处理,以恢复被破坏的表皮结构。马铃薯一般在10~15℃、90%~95%相对湿度下经10~15 d可完成愈伤过程。经过愈伤处理的块茎可明显降低贮藏中  相似文献   

5.
1.生产工艺 马铃薯→清洗→去皮→切片→预煮→冷却→蒸煮→磨碎→干燥→粉碎→包装→成品。 2.生产要点 (1)原料选择去除发芽发绿的马铃薯及腐烂、病变的薯块。如有发芽或变绿的情况,必须将发芽或变绿的部分削掉,或者是全剔除才能使用,以保证马铃薯制品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否则将危及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块茎休眠与发芽特性对马铃薯的播种培育和生产加工均有影响,但目前对于控制块茎休眠和萌发的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认识尚不深入,制约着中国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改良。深入研究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机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改善都有重要意义。从植物激素基因、生化物质(蛋白质、酶、酚类)等方面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块茎休眠和发芽调控机制研究、马铃薯种植、贮藏保鲜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NaCl胁迫处理对采后马铃薯见光绿变及龙葵素生成的影响,本试验先将马铃薯块茎置于20% NaCl溶液中分别浸泡6 h和12 h,后置于光照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见光对照相比,2个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综合感官品质,货架期延长1倍;NaCl溶液处理较好地抑制了马铃薯表皮绿变,在同一光照时间,处理马铃薯表皮a*、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8天货架期后,2个处理马铃薯龙葵素含量显著低于见光对照组,8天货架期间,对照龙葵素增加了122%,而NaCl处理6 h和12 h的龙葵素含量分别增加了68.86%和91.42%。因此,20% NaCl处理可有效抑制马铃薯表皮绿变和龙葵素的产生,并且20% NaCl处理对马铃薯发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黑美人"与"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研究两种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总花青素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黑美人"、"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块茎中检测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6种花青素。"黑美人"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矮牵牛色素,含量分别为(165.47±2.01)mg/100 g、(26.71±1.21)mg/100 g;"红宝石"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天竺葵色素,含量分别为(147.13±2.04)mg/100 g、(25.44±0.21)mg/100 g;主要花青素含量的不同,导致马铃薯表皮和薯肉呈现不同的颜色,天竺葵色素使"红宝石"马铃薯呈现红色,而矮牵牛色素使"黑美人"马铃薯呈现紫色;表皮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薯肉部位,大约是薯肉中的5倍,可能的原因是花青素最先在表皮积累,然后渗透至薯肉中。另外,"黑美人"马铃薯源的花青素总抗氧化活性略高于"红宝石"马铃薯源花青素,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变化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天竺葵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要强于矮牵牛色素。  相似文献   

9.
雷尊国  黄团  邓宽平  彭慧元  李丽 《种子》2013,32(2):78-81
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早熟马铃薯匍匐茎数量及长度、块茎数量、结薯率及块茎干率的动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施放硫酸钾、尿素或复合肥,采用兑水或固体颗粒施放方式都能提高早熟马铃薯繁种时的匍匐茎数量;尿素在早熟马铃薯繁种栽培早期试验能提高结薯率,中期减缓结薯率,影响匍匐茎及块茎发育;硫酸钾及兑水施放复合肥都能明显促进早熟马铃薯繁种的结薯率。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茎休眠期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而芽的萌发则是打破休眠的标志。目前,由于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马铃薯的种薯生产以及块茎的加工利用。因此,研究马铃薯块茎休眠和芽的萌发机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综述了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迪轩  胡为 《科学种养》2009,(12):55-55
收获 食用薯块和加工薯块以达到成熟期收获为宜,在此生理成熟期时收获产量最高。其标志是:叶色变黄转枯,块茎脐部易与匍匐茎脱离,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厚,色泽正常。种用薯块应适当早收,一般可提前5~7天收获。此外,马铃薯的收获期还应依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确定。收获前要割掉茎叶,清除田间残留子叶,准备好条筐或塑料筐。先收种薯、后收商品薯。  相似文献   

12.
孙敬华 《种子科技》2003,21(1):56-57
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聚变和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同,马铃薯呈现出空心、青头、畸形、种性退化等许多不良现象,不仅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了解上述问题并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减轻或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1马铃薯空心1.1现象把马铃薯块茎切开,有时会见到在块茎中心附近有一个空腔,腔的边缘角状,整个空腔呈放射的星状,空腔壁为白色或浅棕色。空腔附近淀粉含量少,煮熟吃时会感到发硬发脆。.一般个大的块茎空心率高。1.2原因1.2.1在马铃薯生长期,突然遇…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分析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之间的相关性,于2018-2019年马铃薯生长季开展不同种植管理模式的田间试验,通过分析马铃薯单薯鲜重和块茎膨大速率等随结薯天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块茎膨大参数与单薯鲜重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单薯鲜重随结薯天数呈“S”型曲线变化趋势,在结薯35d后,水肥一体化(TI)处理的单薯鲜重显著高于常规水肥(TC)处理;各处理马铃薯块茎膨大速率随结薯天数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块茎膨大速率达到最大值成熟期时,TI处理的块茎膨大速率高于TC处理,但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块茎膨大主要参数均与最终单薯鲜重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快增期膨大速率R2和缓增期膨大速率R3均与平均膨大速率R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说明TI处理可以保障水肥的精准供应,特别是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以有效防止植株早衰,提高块茎膨大快增期和缓增期膨大速率,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干物质积累,而TC处理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容易出现肥料供应不足的情况,抑制了马铃薯块茎膨大。此外,马铃薯块茎平均膨大速率和最大膨大速率主要受块茎快增期和缓增期膨大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在铜仁市引种菜用马铃薯5个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端它、中薯3号,株型直立,块茎长椭圆形,皮淡黄色肉鲜黄色,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商品率高,结薯集中,产量高,其产量分别为2356.5kg/667m2、2213.3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光质与马铃薯块茎细胞信号分子和糖苷生物碱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SGAs)含量如果超过20mg100g-1FW,人畜食用即可引起中毒。而马铃薯块茎中SGAs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温度与光照影响较大。为减少马铃薯块茎中SGAs的积累,了解SGAs在马铃薯块茎中的积累机制,研究了同一温度下不同光质对马铃薯块茎SGAs的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照射后各品种SGAs平均含量比蓝光、白光、黑暗处理分别提高26.02%、55.50%和100.79%,且在α=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光质对马铃薯块茎SGAs含量影响不同,红光影响最大,蓝光次之。同时,马铃薯块茎经不同光质处理后作为第二信使的G蛋白含量在红光下较蓝光、黑暗、白光下分别上升0.95%、2.01%、3.86%,钙调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94%、37.41%和87.24%。由此可知,红光是SGAs积累的重要信号分子,其信号作用启动了红光受体PHYB,与第二信使G蛋白和CaM等共同参与马铃薯块茎SGAs的代谢积累。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块茎形成的氮素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基础,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而氮素养分是影响块茎形成的重要可控条件之一。在总结了大量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施氮量和氮素形态方面给出了氮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调控作用,并且总结出了激素是受氮素影响调控块茎形成的重要机理。对今后在氮素调控块茎形成和氮素在马铃薯上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氮素形态及供应时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马铃薯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2个品种,于2013-2014年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形态及供应时间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与NH4-N两种条件下,马铃薯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片SPAD值、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块茎重量无显著差异,而块茎形成后供应NH4-N的马铃薯叶片SPAD值、植株生长速度及块茎产量均显著高于NO3-N处理;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的植株结薯数显著高于NH4-N处理,但是氮素形态对干物质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因此,马铃薯的氮素养分管理应根据商品薯和种薯生产的不同目标,在块茎形成前后分别供应适宜形态的氮素。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晋薯16号马铃薯的最适贮藏温度,研究了5个不同贮藏温度(0~1 ℃、2~3 ℃、4~5 ℃、10~12 ℃和15~18 ℃)下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腐烂率、失重率、发芽率以及茎肉色泽等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3 ℃条件下贮藏可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的呼吸代谢速率,降低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以及还原糖营养物质消耗,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的上升,并较好地维持了块茎新鲜色泽,获得理想的贮藏效果。与之相比,0~1 ℃贮藏温度引起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和腐烂率上升,并加快了块茎内部的淀粉向还原糖的转化速率;当环境温度高于4 ℃时,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明显上升,茎肉色泽变暗,新鲜程度明显下降。通过对马铃薯生理、品质指标以及贮藏效果综合比较分析,2~3 ℃是适用于晋薯16号马铃薯长期贮藏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9.
在当地山区选择土质较肥沃,不黏重,透气性良好的梯田或缓坡地种植。宜选前茬作物为小麦、豆类的地块种植,忌重茬,也不宜与其他茄科作物轮换倒茬。在选茬适当的轻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表现为发芽快,出苗整齐,生产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商品性好,而且便于收获。  相似文献   

20.
休眠期是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重要的块茎性状之一,寻找调控马铃薯块茎休眠的关键基因,揭示其分子机制以选育具有适宜休眠期长度的马铃薯品种,对于解决当前马铃薯产业中过长或过短休眠期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十分关键。前期研究在二倍体马铃薯连锁群体中定位了6个加性休眠QTL,本研究拟在四倍体马铃薯育种材料中验证这些休眠QTL。基于休眠QTL连锁的候选基因标记,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模型中考虑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Q+K),在四倍体马铃薯自然群体St-hzau中对马铃薯块茎休眠期进行了关联分析。5号染色体上休眠QTL DorB5.3连锁的候选基因标记S199_300和GWD (根据葡聚糖水双激酶α-glucan water dikinase基因设计)与马铃薯块茎休眠期具有显著的关联(P0.05),分别解释了休眠期表型变异的7.8%和3.2%,分别能增加休眠期7.1 d和4.5 d,即在二倍体马铃薯连锁群体中定位的稳定主效休眠QTL DorB5.3在四倍体马铃薯关联群体St-hzau中也表现显著, DorB5.3的稳定性在关联分析结果中得到了验证,表明候选基因标记策略在马铃薯块茎休眠QTL关联分析中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本研究所验证的主效休眠QTL DorB5.3及相应连锁标记可以直接用于马铃薯休眠育种。据此可以推测GWD可能在控制还原糖含量和块茎休眠2个方面均发挥作用,马铃薯块茎休眠机制与还原糖含量变化机制可能存在着部分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