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目的】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和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超声波方法提取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比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的样品含量高,其中A样品中药品含量测定差异明显。【结论】在提取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时,超声波提取方法优于加热回流方法。  相似文献   

2.
优选丹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的最佳提取工艺。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包括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溶剂体积分数、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为6倍量70%乙醇在80℃下提取3次,每次2 h。稳定性研究和中试验证结果表明所得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丹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丹参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初加工方法.对阴干、自然干燥、60℃烘干加工的不同含水率的丹参进行切制后60℃烘干,比较丹参外观性状,测定不同加工下丹参水分、浸出物和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表明,阴干至含水率20.27%~28.26%时切制,60℃烘干后丹参含水率均在4.13%~4.4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在66.04%~66.50%,醇溶性浸出物均在13.73%~14.49%.且此时丹参饮片断面与传统加工相似,均为黄色.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A含量也高于传统阴干.因此,丹参趁鲜加工可代替传统加工,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丹参质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4个丹参新品种(系)(99-2、99-3、‘陕黄’和山东丹参)的质量,本研究采用HPLC-UV方法(Venusil ASB-C18柱),分别以甲醇-水、乙腈-0.01%磷酸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和286 nm,测定了丹参中的6种成分(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原儿茶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丹参质量差异显著,所测6种成分中除迷迭香酸外,其余5种均在99-3中含量最高,迷迭香酸的含量也仅次于99-2;‘陕黄’中只检测到4种成分(隐丹参酮、原儿茶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其含量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99-2的4种(丹参酮IIA、原儿茶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成分含量高于山东丹参。HPLC-UV方法测定丹参化学成分含量简便可靠;4个丹参品种(系)中99-3品质佳,质量优于其他品种,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丹参与玉米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合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新型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该区域土地、光能、空气、水肥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检测,采收的丹参中丹参酮Ⅱ 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609%,丹酚酸B 的含量为6.5%,均高于药典规定的含量,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该高效栽培技术年均种植纯收益73980 元/hm2,远高于目前该区域主要种植模式小麦- 玉米种植的收益,可以在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为研究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多点田间试验结合室内成分含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得到:同一产地不同丹参品种及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种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系)99-2中丹参酮Ⅰ的含量与土壤细粉粒的比例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土壤中全氮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隐丹参酮的含量与土壤细粉粒的比例及全氮的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丹参酮ⅡA的含量与土壤细粉粒的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丹酚酸B与土壤黏粒呈显著负相关。品种(系)99-5中丹参酮Ⅰ的含量与土壤细粉粒的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全氮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隐丹参酮的含量与土壤细粉粒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丹参酮ⅡA的含量与土壤中细粉粒比例呈极显著性正相关;迷迭香酸的含量与土壤中细沙粒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细粉粒比例及全氮含量的提高有利于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积累,而黏粒比例的增加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积累,因而,在丹参种植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有效成分,需要选择不同的土壤类型来生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使用HPLC同时测定丹参地上部分中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流动相甲醇(A)-0.8%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0nm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4.0~700.0μg/mL(r=1.0000)和12~600μg/mL(r=0.9996)的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2,0.3μg/mL,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1.0,1.0μg/mL。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6%(RSD=0.735%)和101.11%(RSD=2.11%)。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果好、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同时测得丹参地上部分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盆栽“川丹参1号”(CDS-1)模拟长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CDS-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活性成分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后CDS-1根中酚酸和丹参酮类含量均有所上升,迷迭香酸和丹酚酸A含量在PEG-6000浓度为150g/L时最高,分别为CK的145%和175%,丹参酮类含量在PEG-6000浓度为50g/L时最高,增幅超60%。CDS-1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PEG-6000浓度为50~100g/L)有利于CDS-1中酚酸和丹参酮类活性成分的积累,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科学控水保证和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丹参毛状根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总丹参酮(脂溶性成分)的含量为监测对象,利用10L的球状气升式反应器进行了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初级放大试验,发现球状气升式反应器培养50d时丹参毛状根的增殖倍数为241.71倍,高于三角瓶摇瓶培养的丹参毛状根的增殖倍数,其总丹参酮的含量接近三角瓶摇瓶培养的丹参毛状根总丹参酮的含量。接着,以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这两种水溶性成分为监测对象,利用75L的气升式反应器进行了进一步的放大培养,发现它们的含量在75L的气升式反应器培养50d时所获得的丹参毛状根中与10L的球状气升式反应器培养50d时所获得的丹参毛状根中相当。这些结果表明,利用气升式反应器进行丹参毛状根初级放大和中试规模的培养是可行的,它为今后丹参毛状根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有望为象丹参这样的名贵植物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以及绿色原料药的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昊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31-6538
本研究旨在探索从丹参中提取的最丰富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丹酚酸B在运动性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丹酚酸B剂量依赖性地改善了大鼠心功能,减轻了心肌损伤,并降低了血清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此外,丹酚酸B还抑制了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并调节了心肌组织中铁稳态。试验证实,丹酚酸B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发挥了心肌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丹酚酸B可能成为一种天然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运动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开花对丹参多倍体丹酚酸积累的影响,以丹参多倍体为材料,探讨花蕾期、盛花期、衰败期叶片中丹酚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随着丹参花期的进行,表现出先升后降,在盛花期达到峰值,而5号丹参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较其他丹参高。从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性变化看,不同丹参在花蕾期TAT酶活性比开花后高,尤其是在盛花期时酶活性明显降低;PAL酶活性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C4H酶活性变化随着花期的进行先降低后升高;但5号丹参比其他丹参的3种酶活性在各时期高,这可能是其丹酚酸含量较其他丹参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磷肥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影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素,探明施磷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川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调控机理,为川丹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过磷酸钙(Ca(H2PO4)2·H2O)为磷源,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了磷肥的4种施用梯度,研究川丹参收获后有效成分含量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施磷后,丹参酮ⅡA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但丹酚酸B含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P1和P3的细菌和真菌α多样性均低于P0,P2的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高于P0。同时,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弯菌门(Chloroflexi)、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ⅡA不同生育时期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丹参酮ⅡA的积累规律,初步探索其合成机理。本研究选用7份丹参材料,测定了其不同生育时期丹参酮ⅡA含量及相对应的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按照丹参酮ⅡA含量0.2%为标准,不同材料丹参酮ⅡA的积累规律略有不同;根中丹参酮ⅡA含量与相对应的叶片中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相关(rca=0.458),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相关(rxc=0.623),而与叶绿素b含量不相关(rcb=0.069);根中丹参酮ⅡA含量与相对应的叶片中POD酶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577,呈现极显著相关性。花期丹参酮ⅡA含量有无下降现象与丹参酮ⅡA的合成效率有关;推测丹参酮ⅡA的合成途径的起始步骤可能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更为类似,部分基因也与叶绿素a的合成相关基因相类似,与叶绿素b的起始步骤相差较远;丹参酮ⅡA可能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氧化有关,而POD可能也间接或直接参与了丹参酮ⅡA的合成调控。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丹参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检测丹参根部干物质以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明确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185 d前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Ⅲ(18万株/hm2)>密度Ⅱ(15万株/hm2)>密度Ⅰ(12万株/hm2),后期密度Ⅲ下丹参营养和生长空间受限,移栽后215 d时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Ⅰ。种植密度对不同的有效成分影响不同,丹参素、原儿茶醛、隐丹参酮含量与种植密度负相关,丹参酮ⅡA含量与种植密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密度Ⅱ(15万株/hm2)下丹参产量、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丹参的高产栽培方法及其采后炮制工艺对有效药用成分丹参酮II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隐丹参酮是传统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临床上表现出多种药理活性,不仅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现对隐丹参酮的抗癌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中药材丹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丹参种植与施肥种类及用量有很大的关系,试验结果得出,A因素复合肥的施用量以施用50kg/667m^2产量达1374.02kg,如加大用量增产潜力不大造成肥料浪费。B因素施农家肥牛粪的产量最高,单产达1524.65kg/667m^2,比施草木灰和清粪水667m^2分别增22.73和36.13个百分点,成为试验的主要因素。C因素微肥处理的增幅不很明显。试验鲜参产量最高的是A381C3组合达1645.27kg/667m^2,其次是A2B2C2组合产量达1547、44kg/667m^2。试验结果得出人工栽培丹参,施用以农家肥牛粪为主是夺取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R2R3-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次生代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丹参SmPAP1是一个R2R3-MYB类转录因子基因。为了探讨SmPAP1是否参与丹参酚酸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本研究以拟南芥miRNA319前体为基本骨架,通过over-lapping PCR技术构建artifical miRNA(amiRNA)植物表达载体进而对SmPAP1进行特异性沉默。Real-time PCR和杂交结果显示:与对照株相比,阳性转基因株系中SmPAP1的mRNA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同时酚酸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酶基因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下调;总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化株系中总酚酸含量均约为同期野生型丹参的50%。研究结果说明SmPAP1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丹参酚酸类活性物质的代谢调控。  相似文献   

19.
蒜薹采后致病菌种类及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金乡蒜薹和苍山蒜薹为试材,研究蒜薹采后病原菌种类、侵染和发病规律。结果表明:导致蒜薹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的病原真菌分为9个属14个种,其中主要是交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28.5%,并且,交链格孢属中,链格孢霉(A.alternate(Fr.)Keissler)最多,占17.9%;其次是葱紫斑交链孢霉(A.porri(Elliott)Cif.),占6.6%,侵染链格孢霉(A.infectoriaSimmons)占4.0%;葡萄孢属(Botrytis),占17.0%,主要是葱鳞葡萄孢霉(B.squamosaWalker)和葱腐葡萄孢霉(B.alliiMunn),占15.6%,灰葡萄孢霉(B.cinereaPers)仅为1.4%;而青霉属(Penicillium)、匐柄霉属(Stemphylium)、镰孢属(Fusarium)、芽枝霉属(Cladosporium)、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和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依次占15.7%、12.6%、7.8%、6.5%、4.9%、3.8%和3.3%。其发病规律是:除青霉属外,其它12种病原菌初期主要侵染蒜薹的薹梢部位,之后再逐渐向薹梗、薹基部位蔓延。  相似文献   

20.
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线、抑菌及抗病毒等作用,在医药、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脂溶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主要对酚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改性、化学改性、主要酚酸类化合物(茶多酚、阿魏酸、没食子酸)改性方法进展进行了分析,为其分子修饰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