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柿果中含有单宁,采收后需经脱涩处理方可食用,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柿果中含有单宁,采收后需经脱涩处理方可食用,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处理方法。1石灰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3%~5%的石灰水中3~4天即可脱涩。2温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45℃左右的恒温水中10~24小时即可脱涩。3冷水脱涩将柿果浸于冷水中5~7天,每天更换冷水一次。4无氧法将柿果置于充满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7~10天。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5梨果脱涩将柿果和其它鲜果梨、苹果等混放于密闭容器内5~6天即可,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通常1个梨果可脱涩10个柿果。6乙烯利液脱涩配制25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水溶液,将柿果浸于其中3秒钟,取出后置…  相似文献   

3.
《山西果树》2011,(5):59-59
将当天采收的延津牛心柿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立即进行脱涩处理,结果为:脱涩时间最短的是甘草温汤(40℃,5g甘草加水煮半小时,加水至0.5kg)和40℃温水浸果,  相似文献   

4.
以长清车头柿和青州小萼子涩柿为试材,用乙醇脱涩、真空包装脱涩和CO2脱涩,比较3种脱涩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乙醇脱涩无法保持柿果硬度,食用价值较低;真空包装脱涩可使柿果保持较大的脆度,但果顶易发生褐变,脱涩时间长,只可用于长时间贮藏和长时间供应货架;95% CO2脱涩3天即可完成,且能较好地保持柿果硬度,脱涩程度均一,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涩柿常用的脱涩方法涩柿品种的果实采收后,必须经过脱涩方可食用。现将几种常用的脱涩方法简介如下:1.温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清洁缸内(忌用铁器),注入40-50℃的温水淹没柿果,密封缸口,四周用厚草帘包严保温,一般12-24小时便可脱涩。2.冷水脱涩法。...  相似文献   

6.
涩柿常用的脱涩方法陈阵(山东省枣庄市果业局277400)涩柿采收后,必须经过脱涩方可食用。兹将几种常用的脱涩方法简介如下。(1)温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清洁缸内(忌用铁器),注入40℃~50℃的温水淹没柿果,密封缸口,四周用厚草帘包严保温,一般12~2...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将柿果内可溶性单宁变为不可溶性,使人感觉不到涩味,对涩柿品种脱涩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温水法即用草帘围护大缸保温,将柿果浸入40℃左右的温水中,保持水温,经10~24h即可脱涩。此法可使柿果保持原有硬度及脆度,且果色鲜亮。石灰水法将采收后的柿子浸泡于用生石灰刚配好的4%的石灰水内,约2~3d即可脱涩。此法脱涩的柿果鲜脆可口。鲜果混存法100kg柿果与3~5kg苹果、梨等分层相  相似文献   

8.
柿果脱涩     
由于柿果单宁含量高,除甜柿以外,所有柿果采后均需经过脱涩处理方能食用。脱涩原理:一是用乙醇、乙醛、石灰水等直接与果实中的单宁作用,使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从而使柿果脱涩;二是将柿果置于无氧环境中,使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醇经氧化变成乙醛,乙...  相似文献   

9.
正1、温水脱涩。将柿果放在缸、桶、坛等容器内(不用铁制容器),加入40℃左右的水,水量以淹没柿果为度。通过不时掺入热水或在容器口盖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来保持水温。一般1~2d即可脱涩。用这种方法脱涩的柿子肉质脆硬,颜色美观,风味好,但柿果含水量大,不宜久贮,只适用于少量柿子脱涩处理。2、石灰水脱涩。将柿子放入7%的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用竹条压住,使柿果浸没在石灰水下,在20~25℃条件下,经3~4d即可脱涩食用。用此法处理的柿子质地脆嫩,  相似文献   

10.
柿为我国栽培较少的果树树种,具有抗旱、耐湿,结果早,寿命长,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及早面市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催熟脱涩处理。现介绍几种既方便又适用的方法。一、硬柿脱涩法1冷水脱涩法将柿果放入缸和水桶内,注入冷水淹没柿果,每隔2天换水1次,7天即可脱涩。2温水脱涩法把柿果装入大缸。约占容积的70%,然后灌入40℃至50℃的温水,缸口用旧棉被或其它保温材料盖严。由于水中供氧不足,又在较高温度的作用下,果实缺氧呼吸旺盛,促使柿子在10~24小时即可脱涩。3石灰水脱涩法按每…  相似文献   

11.
柿子是我国的主要果树之一,柿果味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柿饼、柿干、柿醋、柿酒。但涩柿品种柿子刚采收时。由于柿果组织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单宁物质,人们在食用时.会感到很强的涩味,所以必须经过脱涩处理。常用的脱涩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正> 柿子一般分为甜柿与涩柿两大类群,甜柿在树上完成脱涩过程,采后即可食用,涩柿采后需经处理方可食用,我省所产柿子主要是涩柿,全省总产在1亿公斤以上。多年来常因不能及时运出又缺乏保鲜脱涩技术而造成大量腐烂,损失较为严重。为此于1989年在满城县进行了柿果采前保鲜脱涩试验,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材料和方法在1989年10月中下旬(霜降前),选采果皮脆硬、呈半绿半黄色、无病虫和机械损伤、果实保护组织生长发育良好的柿果为试材。采后装入60厘米×45厘米×0.06厘米塑料袋内,每袋装柿果10公斤。  相似文献   

13.
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C,钙、磷、铁等,矿物质也很丰富,含糖量13%-24%。为使柿子转化增值,要及时做好脱涩、加工等工作。一、脱涩未成熟的柿子,因含有单宁,吃起来很涩口。要进行脱涩。脱涩方法有①石灰水浸泡法:把柿子果装入桶或缸内,倒入石灰水,石灰水要淹没柿果为宜,石灰与水的比例为1:10;②喷酒精法:用75%的酒精喷雾在柿果上,密封4-5天;③温水浸泡法:将柿果装入缸内、然后灌入50℃左右的温水,封盖保温15-30小时;④密封祛:柿果放入米缸内,与鲜松针混合密封,以促进柿果呼吸达到脱涩的目的。二、加…  相似文献   

14.
<正>市面上的柿子按品质可分为甜柿和涩柿。涩柿成熟后,仍有强烈涩味,必须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柿专家杨勇介绍,柿子的脱涩实际上就是果实的后熟及人工催熟。在生产上,人工催熟柿子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对柿饼在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柿果脱涩初期,ST含量逐渐降低,IST含量相应增加,TT基本保护不变,但在脱涩后期,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在干制过程中ST出现滞后期,随着脱涩剂浓度增加,滞后期出现时间提前。未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或干燥温度大于65℃时,在干制过程中未出现滞后期。ST、IST及TT在整个人工制过程中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人工脱涩处理时间超过48小时,滞后期在干燥前人工脱涩期间出现;脱涩处理时间超过60小时,柿子变软而无法削皮。设计柿饼脱涩干制工艺时,脱涩剂浓度和脱涩时间的选择以使ST极大值即将大值即将出现且柿子尚未变软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熊月明唐自法柯冠武陈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我们曾于1996年开展了柿果脱涩试验,其中应用谷氨酸钠脱涩仅需两天,柿果即呈现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果皮出现褐色小斑点,影响外观,而另一些处理果面有残留物。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晓岫 《果农之友》2009,(9):48-48
刚收获的新鲜柿子果肉内含有一种叫可溶性单宁的物质。也称“柿子素”,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单宁细胞内,呈水溶性,在口嚼时,细胞破裂而流出,与口中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变成有收敛感的浓郁涩味。不堪食用。因此,将成熟的涩柿果肉中的可溶性单宁变为不可溶性就需要对其进行脱涩处理。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几种方法,供选用。  相似文献   

18.
柿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柿是我国北方重要果树之一。以前我们曾想延长鲜柿的贮藏时间,以加长供应期。但在一般常温条件下,涩柿脱涩后只能贮存1~2周,不耐贮运,所以柿果的贮藏难度较大。为了延长柿果的贮藏期,保持鲜脆和良好风味,我们从1983~1985年对柿果的贮  相似文献   

19.
柿果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水果之一。柿分为甜柿和涩柿。前者成熟时能在树上自然脱涩,采下即可食用;后者必须在采后经后熟过程或人工脱涩方可食用。我国栽培的多为涩柿。甜柿仅有大别山区的罗田甜柿,面积很小。山西柿树品种有七十多个,也都为涩柿。因此,农民朋友迫切需要了解柿子的脱涩原理及方法,现综合各地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前人们用烧酒脱涩,柿表面颜色会变坏,如发黑等;用二氧化碳脱涩又须相当的设备;以后研究出的干冰脱涩,需较长的时间和大的场地,而这次开发的粉末酒精脱涩比以上三法都省工,成本低,并能大量处理,处理后的果实也比别的方法耐藏、色泽好、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