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黄芪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黄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研究,来探讨黄芪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芪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芪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他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和60 g黄芩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按一定量添加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试验时间30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指数的研究,探讨黄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芩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芩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使用三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9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 g、40 g、60 g的中草药(黄芪、黄芩、鱼腥草)各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9种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时间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中草药(黄芪、黄芩和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与适宜用量,以及三种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投喂添加中草药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中草药熬制而成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就三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而言,以黄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等四因素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和鱼油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制成免疫饵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半滑舌鳎(平均体质量40.9g)。研究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免疫器官(脾)指数,探讨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添加2%壳聚糖能有效提高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从正交试验的结果及降低成本来考虑,试验各影响因素较好添加剂量为,维生素C100mg/kg、壳聚糖20、维生素E1和鱼油20g/kg。  相似文献   

5.
复方中药添加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将黄芪、党参、大黄、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罗氏沼虾,对该添加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在各试验组中以2%组效果最好。试验证明,该添加剂可显著地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功能,有效地预防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两种含量不同的颗粒饲料组(P0.05)。低脂含量的颗粒饲料(RQ)进行投喂的半滑舌鳎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和肥满度(CF)显著低于杂鱼和高脂含量颗粒饲料(CX)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用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既能节省其饵料利用率,又能使养成阶段的半滑舌鳎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7.
陈恒  罗小丽  管健  黄辉  刘金海 《饲料研究》2015,(5):44-48,73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探讨半滑舌鳎体表黏液溶菌酶(LSZ)、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等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情况,确定APS对半滑舌鳎体表黏液免疫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发挥作用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体表黏液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对低剂量APS(300~600 mg/kg)的免疫应答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中高剂量的APS(900~1 800 mg/kg)的免疫应答则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达到较好免疫效果的时间就越早,随后则表现为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APS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可见,APS对半滑舌鳎体表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具有改善、增强亦或抑制的作用。从节约饵料成本与增强半滑舌鳎体表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来看,半滑舌鳎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APS最佳剂量应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8.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黄芪多糖,探讨黄芪多糖对杂交鲌的免疫调节作用。用添加不同含量黄芪多糖的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鲌30 d,测定试验鱼的增重、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吞噬活性。进行攻毒嗜水气单胞菌活菌的复感染试验,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添加黄芪多糖的饲料投喂杂交鲌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稍快;试验组鱼体的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比对照组鱼体均有所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强。说明黄芪多糖对杂交鲌免疫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探讨半滑舌鳎肠黏液溶菌酶(LSZ)、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等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情况,确定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发挥作用的较佳剂量。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肠黏液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对低剂量APS(300 mg/kg或600 mg/kg)的免疫应答表现为随黄芪多糖(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中高剂量的APS(900 mg/kg≤APS≤1 800 mg/kg)的免疫应答则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其达到较好免疫效果的时间越早,随后则表现为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APS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可见,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和增强的作用,而较高剂量也会有抑制作用。从节约成本与增强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来看,半滑舌鳎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APS的较佳剂量应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平均体重为(35.36±0.46)g的黄河鲤1 920尾,随机分为8组(Ⅰ~Ⅷ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尾。Ⅰ~Ⅳ组为注射抗原的免疫组,Ⅴ~Ⅷ组为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Ⅰ、Ⅴ组)、1.5×1011(Ⅱ、Ⅵ组)、3.0×1011(Ⅲ、Ⅶ组)、4.5×1011CFU/kg(Ⅳ、Ⅷ组)。各组试验鱼在投喂试验饲料28 d后,改喂基础饲料28 d。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42天采用嗜水气单孢菌对各组试验鱼进行攻毒,14 d后统计各组的死亡率,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Ⅲ组黄河鲤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其几何平均值为486.7;其次是Ⅳ组,为372.6;再次是Ⅱ组,为234.6;而Ⅰ组最低,为192.8。免疫组黄河鲤均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以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4.5×1011CFU/kg时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建议添加量为3.0×1011~4.5×1011 CFU/k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平均体重为(35.36±0.46)g的黄河鲤1 920尾,随机分为8组(Ⅰ~Ⅷ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尾.Ⅰ~Ⅳ组为注射抗原的免疫组,Ⅴ~Ⅷ组为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Ⅰ、Ⅴ组)、1.5×1011(Ⅱ、Ⅵ组)、3.0 ×1011(Ⅲ、Ⅶ组)、4.5×1011 CFU/kg(Ⅳ、Ⅷ组).各组试验鱼在投喂试验饲料28 d后,改喂基础饲料28 d.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42天采用嗜水气单孢菌对各组试验鱼进行攻毒,14 d后统计各组的死亡率,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Ⅲ组黄河鲤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其几何平均值为486.7;其次是Ⅳ组,为372.6;再次是Ⅱ组,为234.6;而Ⅰ组最低,为192.8.免疫组黄河鲤均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以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4.5×1011 CFU/kg时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建议添加量为3.0×1011~4.5×1011 CFU/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3种益生菌复合发酵半滑舌鳎配合饵料的最适比例及时间。试验以半滑舌鳎配合饵料为底物,菌种总接种量为3%,35℃下进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发酵处理,对照组未接种任何菌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80.27±0.19) g的半滑舌鳎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对照组半滑舌鳎饲喂配合饵料,试验组在配合饵料中添加10%发酵饵料(按照优化试验所得最适条件发酵饵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发酵后各组发酵饵料的活菌数均提高十万倍左右,3种菌种混合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以1∶3∶2的比例发酵第5 d时发酵效果最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半滑舌鳎体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半滑舌鳎全价饵料在35℃下,以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1∶3∶2比例发酵5 d的效果较好,且发酵饵料可促进半滑舌鳎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刘金海  陈恒  黄辉 《饲料研究》2020,43(3):49-53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研究半滑舌鳎免疫球蛋白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变化,确定半滑舌鳎免疫球蛋白对APS产生最强免疫应答时的APS最佳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半滑舌鳎鳃黏液、肠黏液、血液及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在第18 d时达到最高水平,鳃黏液、肠黏液和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则于第54 d时达到最高水平;随着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试验组半滑舌鳎血液、皮肤黏液、鳃黏液及肠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大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滑舌鳎鳃黏液、肠黏液、血液及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产生最强免疫应答时的APS最佳添加剂量为1 800 mg/kg。  相似文献   

14.
将试验鱼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五倍子组和黄芪组。将黄芪和复方五倍子混合并添加于配合饲料中饲喂草鱼,之后测定草鱼的脾脏指数、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第12d黄芪组草鱼脾脏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2、16和20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提高了草鱼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用上述混合中药投喂草鱼期间,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在投喂12d后有明显提高,而在16d和20d差异不明显,脾脏指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口服酵母免疫多糖对俄罗斯鲟(Polyodon spathul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共设6个组,每组120尾,分别在各组饵料中添加0(对照组)、1.0(Ⅰ组)、2.0(Ⅱ组)、4.0(Ⅲ组)、6.0(Ⅳ组)、8.0 g/kg体重(Ⅴ组)的酵母免疫多糖。投喂28 d后,采血,测定俄罗斯鲟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Ⅲ组俄罗斯鲟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俄罗斯鲟饵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的量以2.0 g/kg体重左右为宜,超过8.0 g/kg体重对俄罗斯鲟的免疫刺激作用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A3α肽聚糖对受免彭泽鲫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彭泽鲫注射接种灭活嗜水气单胞菌苗,然后投喂含有肽聚糖的饲料,测定鲫鱼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等免疫指标。结果:各项免疫指标显著提高,表明A3α肽聚糖可增强受免彭泽鲫的免疫应答效果。  相似文献   

17.
溶菌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溶菌酶代替常用的抗生素饲喂樱桃谷肉鸭,旨在探讨其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溶菌酶、基础日粮+吉他霉素和基础日粮+金霉素日粮。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结果表明:在采食量方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平均日增重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肉比和饲料增重成本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溶菌酶组料肉比和饲料增重成本最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溶菌酶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Ⅰ组)、800.0 mg(试验Ⅱ组)、1000.0 mg(试验Ⅲ组)、1200.0 mg(试验Ⅳ组)和1400.0 mg(试验VⅤ组)。投喂30 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和第Ⅱ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Ⅲ、Ⅳ组和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高活性干酵母能增强中华鳖幼鳖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研究结果证明在中华鳖幼鳖饵料中添加高活性干酵母的量以每千克体重1200.0 m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肽聚糖在鱼类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用添加A3a肽聚糖的饲料投喂接种F-AH疫苗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通过测定鲫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黏液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证明肽聚糖与F-AH疫苗联合使用,鲫体表黏液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均显著提高,表明A3a肽聚糖是F-AH疫苗的良好佐剂,能增强鱼类F-AH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地势光照相近的6个池塘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为84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液和肝胰腺中的LZM、SOD、CAT、AKP活性及血液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和肝胰腺中的LZM、SOD活性及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在7 d达到峰值,CAT活性在14 d达到峰值;血液中的AKP活性在14 d达到峰值,肝胰腺中AKP活性在28 d达到峰值;试验组注射鳗弧菌的死亡率为56.7%,对照组注射鳗弧菌死亡率为90.0%,复合植物提取物对罗氏沼虾注射鳗弧菌保护率37.04%;试验组罗氏沼虾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投喂0.02%复合植物提取物7 d或14 d,能够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