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伤口愈伤剂的试验,筛选出农抗120混合制剂为国槐伤口愈伤的最优制剂。它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对国槐腐烂病及伤口流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合理地修枝技术是促进剪口愈合,防止微生物侵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苹果腐烂病的有效防治方法,研究比较了春季休眠期和萌芽期用纯泥、多菌灵药泥、拂蓝克、人工树皮二代和愈合剂5种药剂处理对苹果树伤口愈合面积和形成愈伤组织鲜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形成的伤口愈合情况好于萌芽期形成的伤口;使用多菌灵药泥包裹处理伤口愈合面积、愈合比例最大,分别为7.05cm2和99.76%。愈伤组织鲜干重也最大,伤口愈合效果最好。建议春季在休眠期使用多菌灵药泥对苹果腐烂病进行伤口处理。  相似文献   

3.
1栗干枯病(又名腐烂病、栗疫病) 1.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树干皮层.发病初期出现褐色病斑,组织松软,稍隆起,有时自病部流出黄褐色液体,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干缩凹陷,病斑上散生黑色瘤状小粒点.病皮干枯后粗糙、干裂,并在病斑周围长出瘤状愈伤组织.该病菌从伤口侵入,全年均可发病,3月份为发病高峰.严重时导致枝干或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百合组培快繁技术途径.[方法]以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时间、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左右外植体出现膨大,培养20 d左右,即有淡绿色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NAA和BA浓度对愈伤诱导影响较大,激素浓度为0.5 mg/L NAA和1.5 mg/L BA的MS培养基对促进子房膨大和愈伤诱导效果最佳.[结论]不同的灭菌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不同,均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形成愈伤组织能力有一定差异,用子房作外植体比花柱、花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且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新疆紫草毛状根愈伤组织为基础的细胞悬浮体系.[方法]以新疆紫草毛状根为外植体,探讨激素、培养基、蔗糖、钙离子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的影响.[结果]MS附加2,4-D 1.0 mg/L+ KT0.5 mg/L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钙离子浓度为250 mg/L时的B5 +6- BA0.1+ NAA 0.5愈伤鲜重最多,愈伤增殖倍数为9.63倍;愈伤组织在P-1中的生长量均较小,但愈伤的颜色普遍较红,当钙离子浓度为250mg/L、P-1附加1.0 mg/L KT的处理愈伤最红.[结论]毛状根是诱导新疆紫草的最佳外植体.研究为利用新疆紫草毛状根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P(乳液)、N(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为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27种PND愈合剂,试验不同配比愈合剂对促进美国杏李树干腐病伤口愈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ND17的愈合率优于其他各种PND愈合剂;同时用PND17与复方21%过氧乙酸、4%甲基硫菌灵膏剂、3.3%腐殖酸铜水剂、10%硫酯膏等做对比试验,发现愈合剂PND17对美国杏李树干腐病的伤口愈合率达到59.1%,优于上述4种对比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苦糖果再生体系,保存种质资源.[方法]以苦糖果种子诱导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6-BA、IBA等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条件下,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有很大差异.相同浓度激素条件下,以MS为基本培养基可诱导出苦糖果愈伤组织,最佳配方为MS+6-BA 0.5 mg/L+IBA 1.0 mg/L,诱导率为76.26%,而1/2MS培养基上无愈伤组织出现.经过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培养,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5 mg/L,芽分化率达67.40%.[结论]该研究实现了苦糖果愈伤组织诱导并获得再生植株,初步建立起苦糖果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红树秋茄的愈伤组织体系,为实现秋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其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树林秋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2,4-D和6-BA不同浓度配比下秋茄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以及不同激素水平对秋茄叶片和愈伤组织褐变情况的影响.[结果]2,4-D对秋茄叶片愈伤组织形成是必需的,添加一定量的6-BA有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激素配比为MS+1.0 mg/L 2,4-D+1.0 mg/L 6-BA,诱导率最高,达35.0%;秋茄叶片和愈伤组织均有褐变现象发生,21 d内,褐变率达33.3%~45.0%.[结论]初步明确了秋茄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及褐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是  士杭 《现代农业》2002,(8):15-15
一、树干涂药法 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木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类树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以在树干距地面2米高的部位涂抹氧化乐果农药,药液被树木吸收后能输送到树体各部,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防效一般可达到85%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药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组织培养,探索适合新疆水稻品种的遗传转化条件,为新疆水稻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3个水稻品种成熟胚诱导的良好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以SiPEBP为目的基因,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同时以抗性愈伤率为依据,对影响转化的愈伤诱导率、农杆菌侵染浓度、时间和共培时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在NB培养基中添加2 mg/L的2,4-D的愈伤诱导率高;相比25℃、暗培养,28℃、持续光照培养可使诱导率提高到100;,且缩短了诱导周期;在OD600值为0.3的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愈伤30 min,共培养2d,同时添加一张无菌滤纸,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3个水稻品种的抗性愈伤率均达到40;以上.[结论]新疆水稻农杆菌转化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农杆菌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疆海岛棉不同材料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筛选再生能力强的海岛棉材料,为新疆海岛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以105份新疆海岛棉为材料,利用改良后的MS培养基对下胚轴共培养,在2,4-D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浸染农杆菌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验证转化效果。【结果】 海岛棉材料愈伤组织的增殖速率与其基因型有关,改良后的MS共培养基、2,4-D诱导培养基可有效用于新疆海岛棉共培养和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时间为4个月,时间过长不利于其增殖;愈伤增殖速度与转化率呈正相关,增殖快的材料其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化率较高;筛选出2份增殖快且转化率好的海岛棉材料。【结论】 建立了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与鉴定方法,筛选出9份愈伤增殖好、且能够有效转化的海岛棉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疆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筛选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的腐烂病防治药剂,为香梨腐烂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样地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药剂筛选采用树干淋刷药液方法,定期调查处理病斑复发率,测量病斑愈合宽度和愈合面积,综合评价供试药剂对香梨腐烂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株率为48.0%~92.0%,平均病株率为65.20%,平均病斑块为7.05块/株,病斑发生部位主要分布于分枝上。施药90 d所有药剂处理病斑愈合情况良好,在病斑愈合宽度上,10%苯醚甲环唑平均愈合宽度达到11.0 mm,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在病斑愈合面积比方面,3%甲基硫菌灵和10%苯醚甲环效果最好,平均愈合面积比分别达到71.2%、63.6%。【结论】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普遍且较重,平均发病率达65.20%;综合药效结果排序,10%苯醚甲环唑在病斑愈合效果表现最好,且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该药剂在香梨腐烂病防治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潮霉素、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尾巨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确立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质量浓度。【方法】以尾巨桉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先后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上,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和不定芽生根率,观察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1)培养基中的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00 mg/L时,尾巨桉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7%,12.1%和26.7%;(2)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仅有2.6%,10.2%和7.6%;(3)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生根困难,生根率分别为10.2%,16.2%和10.1%;当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时,农杆菌生长被完全抑制。【结论】尾巨桉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尾巨桉遗传转化过程中,抗性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10 mg/L,卡那霉素为20 mg/L;生根诱导适宜的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和25 mg/L;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较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羊踯躅嫩叶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羊踯躅新生嫩叶为外植体,筛选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及生根培养基,并以再生植株茎节为试材,建立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结果】最适合羊踯躅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2 DR+2.40 mg/L 2ip+0.80 mg/L NAA,诱导率为99.5%;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DR+2.90 mg/L 2ip+0.01 mg/L NAA+1.75 mg/L KT,分化率为99.7%;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4 DR+0.06 mg/L ZT+0.02 mg/L NAA,生根率达99.0%。利用再生植株茎节的快繁结果表明,在28 d的培养周期内,每节段平均增殖达5倍以上。【结论】成功建立了羊踯躅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和植株高效再生体系,可以满足羊踯躅工厂化育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采后ABA处理促进‘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愈伤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吴觉天  王毅  姜红  毕阳  司敏  张静荣  徐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0):4003-4011
【目的】研究外源ABA处理对采后‘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分析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酶在愈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为试材,人工损伤后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处理,评价处理块茎在常温((20±3)℃,湿度(80±5)%)及黑暗条件下的愈伤效果,分析100 mg·L~(-1)ABA处理后块茎伤口处组织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积累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扫描电镜观察伤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结果】不同浓度ABA处理均有效促进了块茎愈伤,其中以100 mg·L~(-1)的处理效果最好。ABA处理能显著提高块茎伤口处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并能使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增加,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呈现双峰型变化,在处理后的第3天和第9天分别高出同期对照253.07%和125.18%。此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处理后第6天分别较同期对照高出48.60%和50.42%。ABA处理还明显增强了块茎伤口处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BA处理促进了块茎伤口表面愈伤封闭层和周皮的形成。【结论】外源ABA处理可通过促进马铃薯块茎伤口处组织的苯丙烷代谢,提高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加速马铃薯块茎愈伤周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树的树高较对照显著降低,冠径较对照显著减小,中心延长枝与主枝延长枝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1年生枝量分别是对照的1.99和2.59倍,短枝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7和23.42个百分点;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00和47.00个百分点,单株花芽量分别是对照的3.59和4.68倍,单株花序坐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7和8.07个百分点;新梢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减小,叶绿素SPAD值较对照显著降低。【结论】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既可控制富士苹果幼树的树冠大小,抑制新梢生长,增加枝量,促生短枝;又可提高单株、主枝以及长、中、短枝的花芽量、成花率、坐果率;还能抑制新梢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其中以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的促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外植体不同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效果,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白魔芋和花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以外植体不同接种方式(倒插、正插和平放)和不同长度外植体(2、6、10 mm)为处理,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并再生植株。【结果】叶柄切段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切割长度均对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产生影响。将白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以正插和平放方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倒插处理,分别为85.0%和73.3%;正插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与分化芽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以6 mm长的叶柄切段正插入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白魔芋和花魔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79.2%和59.2%,芽分化率分别为29.5%和21.8%。【结论】当魔芋外植体正插或长6 mm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较高,培养效果较好。初步建立了一套以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的魔芋离体再生体系,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惠州西湖景区古树名木病虫害发生情况,为西湖景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惠州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和鉴定。【结果】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共有8科8属9种31棵,病害共12种,其中危害叶片的病害主要有灰斑病、炭疽病、褐斑病、藻斑病、煤污病等,危害树干的病害主要有枝枯病、干腐病;虫害有6目14科19种,其中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主要有榕管蓟马、绵蚧、荔蝽、榕卵痣木虱、天蛾、中国绿刺蛾、棉大卷叶蛾和丽绿刺蛾等,蛀干害虫主要有家白蚁、眉斑楔天牛和云斑天牛等。叶部病害、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对植株的危害较轻,枝枯病、干腐病和家白蚁等对植株的危害较严重。【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复壮修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科学技术,防控园林植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