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在白玉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豆粕、玉米粉,研究不同的原料组合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选出以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采用白玉菇菌糠饲养蚯蚓时,添加辅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蚯蚓对饲料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饲养。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菌糠中三因素添加比例为尿素0.2%,豆粕6%,玉米粉2%。采用该营养水平,在试验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单盆增重为17.85 g·袋-1。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其在羊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及羊日粮饲喂效果。[方法]对杏鲍菇菌糠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几种非常规饲料进行了比较,设计了不同添加比例菌糠或发酵菌糠的全混合日粮(TMR),分别在波尔杂交公羊育肥期和湖羊母羊育成期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为12.06%,发酵后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达13.41%,均高于油菜秸秆(3.28%)和金针菇菌糠(9.92%)。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波杂公羊育肥期的日增重(ADG)分别为188.70和186.79 g/d,高于对照组。育成期湖羊母羊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干杏鲍菇菌糠(45%)组湖羊的日增重为118.11 g/d,低于中药渣组。[结论]杏鲍菇菌糠在羊日粮中可替代部分常规饲料,能显著降低羊的饲料成本,且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较好,在波杂山羊育肥期发酵菌糠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3.
史经略  张安宁  薛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93-1496,1500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玉米粉的量66%、豆粕量11%、酒糟量2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红糖添加量5%、含水量43%、接种量9%。[结论]在该条件下获得生物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比率混料设计方法,探讨影响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因素。研究表明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玉米粉5.19%、豆粕5.19%、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3.3 g/袋。由此可见,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是培养杏鲍菇的优质原料,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比率混料设计和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麸皮、玉米粉、豆粕对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麸皮、玉米粉、豆粕均能明显增加杏鲍菇的产量,3个因素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豆粕玉米粉麸皮。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g/kg,玉米粉51.9g/kg,豆粕51.9g/kg,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g/kg,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6.9g/袋,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6.1%。【结论】用葡萄夏季修剪枝条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菌糠替代木屑等作为培养杏鲍菇的基质,以榆黄菇菌糠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菌阶段,添加42%菌糠生长速度最快,对照和53%菌糠生长速度较慢。但从单产和总产量方差分析显示,53%菌糠和对照在0.05水平上显著,从成本上和循环经济上考虑,在本试验中,配方2(菌糠53%、木屑27%、米糠15%、石灰1%、糖1%、玉米粉2%和含水量65%)是值得采用的配方。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择波杂山羊40只,随即平均分成4组,在60d试验期间分别用含10%、20%、30%玉米秸菌糠的配合饲料与不含菌糠的对照配合饲料进行育肥饲养,观察生长性能以及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含10%、20%杏鲍菇菌糠的配合饲料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0%杏鲍菇菌糠的配合饲料的增重效和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对照及其他试验组。表明:杏鲍菇菌糠用量可以作为肉羊饲料添加物,并以占配合饲料20%的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利用食用菌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固态发酵康宁木霉配方的试验研究,确定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配方中加入食用菌废料后对康宁木霉的长势、有效活菌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为食用菌废料50%,麸皮30%,玉米面10%,豆粕1.5%,稻壳及其他8.5%。[结论]该研究为杏鲍菇食用菌废料作为替代原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复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粉虫人工饲料配方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配制黄粉虫不同复合饲料,研究不同复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适合黄粉虫幼虫的饲料配方。[结果]黄粉虫人工复合饲料最适配方为95%玉米粉+5%螺旋藻粉配制的饲料配方E,黄粉虫幼虫的体重增长较为明显,其次是95%玉米粉+5%胆固醇配制的复合饲料(配方D)。[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黄粉虫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菌、牧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木薯下脚料替代木屑、棉籽壳栽培杏鲍菇,再以其菌渣替代三七糠配制饲料喂养家兔的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木薯秆、木薯渣为主料组成不同培养基配方栽培杏鲍菇;利用杏鲍菇菌渣替代三七糠配制家兔饲料,适口性、采食量表现正常,增重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洋虫是1种新型的饲用昆虫,实验研究了洋虫人工饲料麦麸、玉米粉、小麦粉和豆粉及其配方对洋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饲料配方饲喂洋虫,对洋虫幼虫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对幼虫增重、蜗重和化蜗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豆粉作为洋虫幼虫的饲料,幼虫增重快,化蛹率高,蛹重重;用小麦粉饲养的洋虫幼虫各项指标均接近于豆粉饲养的幼虫,其次为麦麸,用玉米粉饲养的效果呈明显弱势。综合经济成本来考虑,建议洋虫的人工饲料取小麦粉和麦麸为主,混配少量的豆粉及微量的Vb和复合Vc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羔羊对玉米蛋白粉、膨化大豆粉中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为选择滩羊羔羊代乳料蛋白来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12只4日龄的滩羊公羔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3组,对预饲后13~16日龄滩羊羔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对照组饲喂脱脂牛奶粉,试验组分别饲喂玉米蛋白粉、膨化大豆粉。[结果]羔羊对牛奶粉、玉米蛋白粉及膨化大豆粉中各养分的消化率均较高,以牛奶粉最高;羔羊对玉米蛋白粉各养分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膨化大豆粉各养分的消化率(p<0.05)。[结论]从营养的消化性分析,玉米蛋白粉、膨化大豆粉可作为羔羊代乳料的主要蛋白来源,以降低饲养成本。两者相比,玉米蛋白粉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孙华  李海军  彭先文  吴伯希  李才元  王文华  梅书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22-19223,19232
[目的]探讨构树叶粉用于饲喂猪的可行性及其使用比例。[方法]选择日龄接近,体重25 kg左右的育肥猪进行构树叶粉饲养试验,试验组分以添加5%、10%和15%的量替换豆粕和麦麸,以及以15%的量替换全价料。[结果]各试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饲养效果如日增重和料肉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试验组I、II、III和IV的每kg增重成本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09%、3.66%、-8.69%和6.11%。[结论]构树叶粉可以15%的添加量用于肥猪饲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康宁木霉的最优发酵配方。[方法]以活菌数和纤维素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康宁木霉最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料配方。[结果]考虑经济因素,最终确定最优化培养料配方为麸皮30 g、草粉30 g、稻壳30 g、玉米面0 g、豆粕1 g、料水比1.0∶0.7:接种量为1%。[结论]该配方适合在秸秆发酵剂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梨枝屑栽培杏鲍菇的基质配比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梨树枝条废弃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用不同比例的梨枝屑和玉米芯作为栽培料,研究其不同配比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基质配方。[结果]在栽培料中添加梨枝屑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梨枝屑含量增加,其菌盖和菌柄的直径有所降低,但添加50%梨枝屑与全用玉米芯的效果相当。杏鲍菇的最适培养料配方为50%梨枝屑+42%玉米芯+5%玉米粉+1%蔗糖+1%石膏+1%石灰,最适pH值为7.5。[结论]采用添加50%梨枝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的杏鲍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与全用玉米芯相当,用于产梨区杏鲍菇生产中可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对爆破玉米秸秆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爆破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81%~100%),以玉米(0、2.5%、5.0%)、麸皮(0、2.5%、5.0%)、豆粕(0、2.5%、5.0%)和营养液(0、2.0%、4.0%)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固体发酵6d后,测定发酵产物纤维素降解率、滤纸酶活性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性,选择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率和滤纸酶活性最高的培养基组合为:83.5%爆破玉米秸秆、5.0%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其中营养液、豆粕和玉米的不同水平对纤维素的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CMC酶活性最高的培养基组合为:86%爆破玉米秸秆、2.5%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综合结果表明,爆破秸秆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最优培养基组合为:83.5%爆破秸秆、5.0%玉米、2.5%麸皮、5.0%豆粕和4.0%营养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