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瑞丽柠檬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危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瑞丽柠檬病害种类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初步明确了柠檬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病害12种,细菌病害1种,类病毒病害1种,病毒病害1种,苔藓2种,地衣2种,生理性病害3种.对瑞丽地区春、夏、秋、冬4季调查结果,柠檬生产中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是疮痂病、流胶病、煤烟病、裂皮病和溃疡病,其中疮痂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此研究为柠檬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巩留县林木病害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留县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的影响,其林木病害种类呈多元化特点.在历年采集标本和收集资料以及近几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巩留县林木的病害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统计.针叶树种病害种类28种、阔叶树种病害种类142种.其中真菌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157 种、寄生植物(菟丝子)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1种、地衣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4种、苔藓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1种、螨类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6种、生理原因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1种.共记载巩留县林木病害(按树种)170种.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香蕉作物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和保障海南香蕉种植业的持续发展,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笔者对海南省香蕉主产区——中西部地区的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6个市县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了为期2年的香蕉作物病害调查。通过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及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香蕉作物的病害共27种,其中真菌病害18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4种,病毒病害2种。当前对香蕉为害较重的主要病害为香蕉枯萎病、炭疽病、黑星病、束顶病、灰纹病、叶缘枯斑病、花叶心腐病等7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水市节能日光温室、大棚、拱棚等保护地主要蔬菜病害调查研究 ,以鉴定确认该市保护地蔬菜的真菌病害 37种、细菌病害 3种、病毒病 5种、锰过剩症 1种 ,其中番瓜霜霉病、番茄白粉病及黄瓜瓜扁茎病、锰过剩性褐脉病均属省内首次报道 ;并对已确定的 4 6种病害的分布与危害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信阳市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市8种园林植物的真菌性病害进行了调查及病原鉴定,并对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发现病害17种,其中,樟树叶斑病、石楠红斑病、红花檵木灰斑病及十大功劳炭疽病为河南省4种新记录病害.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病害有玉兰黑斑病、石楠红斑病、石楠灰斑病、桂花褐斑病、黄杨炭疽病5种病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鄂西南山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Fisch)Bunge]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黄芪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粉病、白绢病4种,在实验室对该4种病害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致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通过防治试验总结出一套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省18个地区的铁皮石斛种植园内的病害进行调查,共发现12种病害,其中茎叶部病害3种,为漆斑病、灰霉病和褐斑病;根部病害有2种,为镰刀菌枯萎病和白娟病;基质病害有2种,为白羽纹病和木腐病;生理性病害有4种,为黑斑病、湿腐病、枯心病和萎蔫病;同时在浙江省的铁皮石斛栽培的基质和植株上发现了黏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芒果作物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海南省芒果主产区进行为期2年的芒果作物病害调查,通过实验室内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并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病害共有42种,其中真菌病害32种、细菌病害5种、线虫病害3种、寄生性植物2种;对芒果致病较重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流胶病、枝枯病、蒂腐病、细菌性果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煤烟病、幼苗立枯病、果腐病等10种。调查结果对于科学制定芒果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海南省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2004—2018年水稻突发病害的全面调查,总结了全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穗颈瘟、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4种病害的发生概况,并提出了较全面的防控对策,以期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不同拌种剂防治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及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及组合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小麦根病发生现状及致病病原种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4个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北省小麦根病的发生现状,调查表明,根病的发生在不同品种和地区以及同一品种或同一地区不同生育期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分离培养结果表明:该省小麦根病 由多种病原侵染所致。主要致病病原有根腐蠕孢菌,丝核菌,全蚀菌,镰刀菌,链格孢菌等5个属10余种。  相似文献   

12.
油梨根腐病是油梨根部重要病害,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时可造成油梨整株死亡,已成为油梨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目前广西已发现有4种油梨根腐病,是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重点介绍4种油梨根腐病的特点、发生、病因、症状等,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面介绍油梨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秦巴山区西洋参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高对西洋参病害防控的针对性及预见性,我们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对留坝县、勉县和太白县等西洋参主要种植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危害西洋参的主要病害共20种,其中侵染性病害有14种,非侵染性病害6种。西洋参灰霉病、锈腐病、黑斑病、根腐病和菌核病为当地主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烤烟根部真菌区系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从云南省楚雄市、玉溪市、保山市等8个烟区采集到烤烟根茎病害标本347号,经分离、纯化、鉴定,初步获得腐霉菌(Pythium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13个类群真菌区系;通过致病性测定,其中,6个类群有致病性;复合侵染能增强致病能力;并鉴定出楚雄市等地的烤烟根病有猝倒病(Pythiumaphanidermatum Hesse),黑胫病(Phytophthora porasiticavar.nicotianae Tucker),根黑腐病(Thielaviopsis basicola Ferr)等6种。  相似文献   

15.
对信阳市病害发生较重的24种园林花木植物进行了病害调查,发现病害种类45种,其中叶部病害37种,茎枝干等部病害8种,根部病害1种。从病原物方面分析,这些病害中真菌性病害40种,细菌性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2种。  相似文献   

16.
 能抑制植物病害的土壤称为抑病土.抑病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已报道了多种植物土传病害可被土壤抑制.在烟草黑根病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也有许多报道,本文根据这些作者及自己的研究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系统论述了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的研究现状,内容包括:(1)发生、分布及危害;(2)根病危害上升的原因;(3)病原学及发病规律;(4)根病防治对策。重点介绍了危害我国小麦的4类根病,即全蚀病、纹枯病、镰孢菌根腐病、蠕孢菌根腐病。小麦根病的防治应立足于土壤生态控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抗耐病品种,实施健身栽培,以及应用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土层地温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的影响,采用河南烟区19个代表县市(区)2011—2020年的地温数据(包括0、5、10、20 cm土层),分析了三大生态烟区的地温年际变化特点,并以襄城为例分析了地温与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的同一土层,地温均表现为豫南烟区>豫中烟区>豫西烟区;不同生育期的地温对根茎类病害的影响,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不同土层地温中,一般20 cm>5 cm、10 cm>0 cm,而5、10 cm土层地温对根茎类病害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这与烟株根系在各土层分布的数量多少有关。并提出了适当调整移栽期、覆膜、揭膜、灌水等根茎类病害生态调控措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首市杜仲种植园病虫害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吉首市杜仲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立枯病、叶枯病、角斑病、褐斑病和灰斑病、枝枯病等7种,其中优势病害为根腐病和立枯病;虫害主要有刺蛾、杜仲梦尼夜蛾、地老虎、金龟子、吉丁虫、天牛、象甲等7种,优势虫害为刺蛾和地老虎。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吉首市杜仲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选取孜根腐病病株根系分离、鉴定出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Rhizoctonia sp.和未知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种属待定)4种主要致病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4种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未知真菌单独接种发病率为70.0%,致病性强,是孜然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F.oxysporum和F.solani,发病率分别为50.9%和43.2%;Rhizoctonia sp.的发病率较低,为11.0%.用未知真菌、F.oxysporum、F.solan和Rhizoctonia sp.进行混和接种,其发病率为97.4%,症状典型,说明孜然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