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来说,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需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一是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二是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三是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四是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城镇化"建设的探索。杨凌区借助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殊政策支持,在"城镇化"建设中摸索出路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道路,"城社区"、"镇社区"两种类型的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为解决农民进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如何促进这种新型农民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方式。本文从分析杨凌区新型农民社区发展现状、目前存在问题入手,提出社区创新管理的基本对策,希冀能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型农民社区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79-180
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是专家、更是企业家的摇篮,因此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多年从事社区教育,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有途径进行分析,探索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农民就业经历了由单一农业生产到多元化的职业分化过程;阐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等原因,农民从事农业、外出务工或在农村非农企业中供职都存在各自问题。应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以产业为基础,产城融合发展,引领"三化"协调,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化解农民职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农民就业经历了由单一农业生产到多元化的职业分化过程;阐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等原因,农民从事农业、外出务工或在农村非农企业中供职都存在各自问题。应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以产业为基础,产城融合发展,引领"三化"协调,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化解农民职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农民社区参与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民社区参与存在着诸如农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内容有限、参与方式单一、参与环境较差等问题。在回顾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尝试从外在层面及内在层面分析影响农民社区参与的因素,认为参与能力贫困是影响农民社区参与的关键因素。通过提升农民的社区参与能力,构建农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与参与模式来促进农民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可以逐步缓解目前我国农村面临"未来无人种地""土地撂荒"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农民自愿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培养青年农民,增强农业后备力量;建立职教体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林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12-16014
分析了农民与土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联系方式所形成的农民问题的不同特点,为现实中正视农民问题提供参照作用。以土地为固有特征的农民问题的特点是:土地的联系程度决定了农民的分类及其政策;土地的私有形式决定了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土地私有联系的固有化决定了农民的前途。以土地为核心价值的农民问题的特点是:以土地为核心价值的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以土地为核心价值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以土地为保障基础的农民问题的特点是:农民利益载体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农民由身份认定向职业认定转化;农民的经济影响由局部向全面渗透转化。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基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战略;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并能够获得与务工大体相当的收入是职业农民成长发育的基础条件;制约职业农民发育成长主要的还是政策、社会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单纯是职业教育培训问题,需要从制约农村发展活力、约束要素流动等政策和体制机制入手,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考虑,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98-200
城镇化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的意在加快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置换土地,盘活现有的土地存量,加大了对农民居住地的整治力度,由此产生了被拆迁农民这一群体。被拆迁农民住进拆迁安置社区中,在身份和居住空间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他们是否能够适应新型社区的生活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探讨该群体现在生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丰富农村拆迁安置社区居民生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梁春丽 《现代农业》2015,(2):116-117
现代农业催生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崛起,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高素质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既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是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为了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主体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长期工程,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技能、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使经过培训后的农民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以农民为职业,具有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与传统意主义上的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不再是身份的代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未来土地谁来种、如何种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稳定社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本文主要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发展的要求下,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乔柏 《古今农业》2013,(4):16-24
农民融入现代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农民的公民权问题,其次要成为基层镇的居民,然后才是进入现代社会.国家除了要加大对三农投入外,分散性地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工业布局,避免超大型城市的出现,让农民就近寻找农业的以外的机会,防止大量的夫妻分离与父子分离,避免乡村大量存在的家庭破碎现象.与此同时,土地换社保,培养职业农民,解决农村兼业严重的现象,是农民溶入现代社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迁安市委在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已经科学判断迁安已经进入城乡二元结构加速转换的关键时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出全面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宏伟目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是加速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重点课题。本文阐述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迁安市委在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已经科学判断迁安已经进入城乡二元结构加速转换的关键时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出全面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宏伟目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是加速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重点课题。本文阐述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引领农民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型发展,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制"、"土地股份化+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和引领农民创业的模式,指出各种模式的作用和应用条件,提出深化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创业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对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课程建设的问题。在现实培训中,培训课程内容与农业生产类型不统一、课程目标与培训需求目标不统一、课程技能培养硬技能与软技能不统一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与师资培养不统一,找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找到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开发出更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课程,提高培训效果。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土地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农用地面积3950.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5%。农用耕地1187.1万  相似文献   

20.
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农户调查情况看,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土地权利不充分,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对土地补偿不满;农民对集体经济满意率低.今后北京郊区改革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土地确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及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