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存在诸多交叉重叠,各监管机构职责不清,食品安全标准难统一,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特别是食品抽查、检测程序不规范,监管部门缺乏监管动力,执法不力,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民众信任感流失,维权困难等,提出了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宣...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制度构建的法治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21-2423
基于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仍存在立法相对滞后、司法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公民法制意识和能力不足、及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立法工作、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规范执法部门的管理活动、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活动、及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多元监督机制等对策,为健全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监管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丽霞  程晓 《农学学报》2014,4(5):82-85
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及其模式的设置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简单回顾,总结了国内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管模式和立法现状,发现食品安全管理在体系设置、监管及责任追究模式、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出发,以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二元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公共执法体系、加强私人执法模式的探讨、建设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信息沟通机制、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合理分工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依靠公众参与,在法律建设、机构改革、信息公开与行业自律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了组织严密、运转顺畅、体系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信息披露、舆论监督与行业自身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进程,需要尽快实施加强公众立法参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舆情监控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推进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以及以信息为纽带、探索公众参与式联合执法机制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品各个环节入手研究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因素,分析食品安全失效的原因,旨在探究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食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探寻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合理设置,寻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的途径,试图解决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从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科 《北京农业》2011,(15):47-48
分析了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问题,包括:监管机构不健全;检测人员整体水平较低;监管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监管机构信息缺乏有效利用等方面。提出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改进措施,包括: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推进检测市场化;进一步完善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建设;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信息要加强整合。  相似文献   

7.
毕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61-2262,2265
我国大陆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亟待解决。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相对大陆来说比较完善,有比较健全的监管机构和法律制度、强有力的社会团体监督以及严厉的违法处罚措施。目前,我国大陆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认证和法律制度,应该借鉴台湾食品安全的监管经验,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制度和法律制度,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制定严格的违法处罚措施来健全大陆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近年来通过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执法主体建设、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实现较大提高。针对尚且存在的执法依据不健全、执法主体设置不尽合理、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执法改革,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规范执法意识,注重发挥人民主体的参与作用,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实现合法、规范、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食品安全治理难度增大。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是建立科学食品安全风险决策机制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仍存在立法、执法、司法和组织化程度上的困境,可通过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食品安全和监管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群众监管通道,构建多元、安全、激励的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机制和完善司法救济制度等措施改进。  相似文献   

10.
<正>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熊鹰  杜兴端  李晓 《农学学报》2019,9(7):74-79
[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和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果是当前监管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方法]基于四川省实地调研,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执法体系、检测体系、风险应急体系、追溯体系五个方面对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状况作出分析。[结果]揭示了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执法监管难度较大、收贮运环节监管乏力、检测能力仍然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困难等问题。[结论]提出通过建立有效的投入品源头管理机制、合理的产地准出准入管理机制、科学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可行的网络化监管工作体系来构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何玉杰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37-139,160
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法律法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采取分段管理多部门执法的监管模式,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应当建立和完善配套法律制度,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性,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林  吴俊  姚赛  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201-203
结合毕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针对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建立并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检测队伍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打击高压态势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底全国范围将推动实施排污权交易,安徽省实施排污权交易既面临挑战又具有机遇。安徽省排污权交易起步较晚,在全国属于滞后省份;在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方面较为落后,应迎头赶上其他地区。法学视阈下研究安徽省排污权交易为其探索出一条创新、高效的路径:首先尽快制定与实施符合本省特点的排污权交易实施细则与办法,构建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法规政策体系;其次通过法律实施,完善和规范排污权交易监督和约束机制。建议通过规范交易主体权责、搭建区域性交易平台构建安徽省排污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新疆自治区25个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结果发现新疆农产品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农牧区地域辽阔,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难以组织和开展;农牧区居民文化安全意识淡薄;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改善新疆农产品安全现状的措施建议,包括提高农牧民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理顺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64-14366
论述了构建农村多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实必要性: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政责任的逻辑延伸;是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分析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食品安全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二是政府部门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力;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的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四是农村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督中的作用有限;五是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监督意识不强。基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农村多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策略:加快农村食品安全立法,确保有法可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力度;完善农村食品安全行业公约,健全行业监管机制;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发育,发挥组织监督职能;培养农村群众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形成食品安全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消费者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毫无疑问,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归根结底则是在于法律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乃至缺失。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需要从立法、执法等方面着手,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是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等全程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8.
农业强国与依法治国双重战略的叠加,内在地要求农业行政执法和涉农刑事司法发挥法治支撑作用。基于执法与司法的法理关系,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需要依法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不仅是节约法治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也是维护法制统一的应然要求。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点主要集中在管辖、证据、相关法律文书的承认与执行等方面。为确保衔接的紧密性和有效性,应当构建相关衔接机制,包括农业行政执法中发现涉嫌犯罪的移送、刑事司法机关对农业行政执法移送案件的审查、刑事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发现农业行政违法案件的移送、相互协助与相互认定,以及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检察监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