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各省森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为指标,利用基尼系数和均衡系数探讨我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均衡性,利用多维标度法探讨各省两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西部省份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比例远高于保护区个数比例,而沿海省份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比例远低于保护区个数比例;保护区级别越集中,各省保护区面积分布越不均衡,而数量分布越均衡.全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东南沿海省份设置的两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对森林采伐实行禁伐管理,保护区内各种经营管理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了森林健康和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建议在实验区进行保护性经营和实验,既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又不至于使其陷入孤立的保护,有效促进保护区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大熊猫物种的有效保护,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是大熊猫物种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以"大熊猫保护区"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尚显得不足,特别是大熊猫保护区特色化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计量体系和方法的选取需要开展更深入的讨论。梳理了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框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大熊猫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介绍了价值量评估方法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宁市大通县境内,地处北川河源头。东西长约95km,南北宽约69km,总面积107870.0hm2,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大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围绕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管护、技术、科研、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护区的地位得到了法律法规的保护,社会公众、特别是保护区周边居民对保护区地位及其作用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保护区已成为生态保护意识和功能最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利强 《北京农业》2011,(9):143-144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境内,该保护区是一个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该保护区当前林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参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了再次修正,加入集中代表度指数,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进行货币评估。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约为5.45亿元·a~(-1),该研究结果高于以往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保护区单项价值排序中居于首位,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森林型自然保护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的被保护的区域,是根据法律划定了一定的面积给予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根据建立的目的和具备的条件的不同,分为自然遗迹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区和生物物种保护区三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不论何种类型的保护区都是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利用自然资源结合科学研究和教育、旅游等活动,让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成立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想让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云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该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样化程度高。分析了区内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及动物类别、数量、分布特征;从植物区系的古老性与特有性、地带性植被的过渡性与典型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社会服务性与学术性等角度考察了保护区的生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是我国北方红松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自然保护区。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有助于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能够为生态功能区划布局,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货币化补偿政策提供价值评定依据。  方法  根据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从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3个维度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全面重新估算。  结果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49 366.42 × 104元/a,平均每公顷价值8.22 × 104元/a,高于已有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价值研究和全国森林的平均水平。按具体项目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36.80%) > 涵养水源(21.34%) > 保育土壤(19.88%) > 固碳释氧(15.02%) > 净化大气(5.61%) > 累积营养物质(0.80%) > 服务社会(0.39%) > 社区发展(0.14%)。  结论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应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延续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可持续的源动力。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及保育土壤等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龙滩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现状各因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生境特别是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以利于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地区较大的保护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区之一,是我国保护寒温带生物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对区域内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生态补偿是对为保护环境而牺牲自身利益的居民进行补偿。以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生态补偿过程中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聚焦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践,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充分保障在地居民的知情权、生存权以及直接的经济利益,从程序性权利入手提高公众参与度,有助于实现保护环境与保障民生共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基本概念入手,根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建立了一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进行应用说明,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够提供多功能的生态服务,对保护和改善泰顺县和温州市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  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参照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评估规范》的方法,定量评估了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  结果  2017年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总价值量为100.24×108元·a?1,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3.92×105元·hm?2·a?1。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可见,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和积累营养物质是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三者比例之和高达91.92%,占有重要地位。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竹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针阔混交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经济林。常绿阔叶林对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在50%以上,占据绝对地位。  结论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林分,因此通过把针叶林改造成阔叶林等林相改造技术,提高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系统结构,进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出和价值。表5参27  相似文献   

17.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并进行群落分析,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8种植被类型;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为23种群丛。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如崖壁矮林,对于研究植物群落的发生和形成以及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万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地貌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滇东喀斯特山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滇东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本文在对保护区内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感染力、面积适宜性、潜在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认为保护区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保护喀斯特地区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交叉定位、逻辑查询、空间分析及空间数据库匹配等3S技术,建立基于3S技术的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管理、森林资源管理与评价、森林保护管理、林权管理、林业工程与科研项目管理等核心业务信息化管理,可为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