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了棉行土壤温度、水分与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情况。结果表明:起垄能提高棉行光照强度,出苗期、二叶期的日平均光照强度较平作分别增加26.4、40.6 klx,5 cm深层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3、1.2℃,且可以调节棉行土壤水分含量以适应棉苗生长需求;起垄促进棉花早发,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单株铃数均高于平作,伏桃比例提高9.8个百分点,霜前花率提高8.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提高15.0%,皮棉产量提高14.7%;起垄种植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对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整齐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纤维长度影响不大。可见,起垄种植是提高麦棉套作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早熟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麦棉套作下,于棉花预留行设置起垄与平作两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其对棉行土壤温度、水分、光照变化规律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起垄能提高棉行光照强度,增进光照时间,提高5 cm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促进棉花早发早熟,提升棉花霜前花率8.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提高15.0%,皮棉产量提高14.7%。  相似文献   

3.
麦棉套种适宜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麦前对麦棉套种中小麦的边行优势,以及麦棉伴生期间不同预留棉行宽度和不同行向对棉苗生长影响的调查分析,提出三一式和四二式是较有利于小麦棉花两熟高产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辽西北地区麦棉菜套复种高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广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07-1008
[目的]提高小麦(粮食)产量,利用棉花及麦茬作物提高经济效益。[方法]试验设麦棉套种麦茬复种白菜、小麦清种麦茬复种白菜、棉花清种3个处理,研究各作物的生育进程及表现。[结果]最佳麦棉套种模式:设2.6m一带,麦畦宽1.6m,种10行;棉垄1.0m,种双行;麦茬根据市场需求复种适宜夏种秋收的蔬菜。[结论]这种栽培模式既增加了麦、棉的纯面积产量,又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90-17491,17519
[目的]探讨麦棉套种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麦套春棉与单作春棉比较、麦套春棉及麦套夏棉试验,测定棉花与小麦产量,并测定试验前后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麦棉套种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总俺收益。[结论]该研究可为麦棉套种地区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播前基础准备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抗枯黄萎病的中早熟或中熟棉花品种,种子要经过脱绒、包衣技术处理。2.麦棉配置模式。麦棉套种以"4·2"式和"3·2"式为宜,实行高低垄种植。"4·2"式麦棉配置,带宽170厘米,种4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厘米,预留棉行110厘米。"3·2"式麦棉配置,带宽150厘米,种3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厘米,预留棉行110厘米。3.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饼肥50千克,专用复合肥(其氮磷钾含量为1∶1∶1.5,并含有适量硼肥、锌肥)50千克,将3种肥料混合均匀,堆沤10~15天,最迟于棉花播种前20天,在预留棉行中间开沟(沟深25  相似文献   

8.
扶沟县麦棉套种面积大,促进了麦、棉产量的迅速提高,1983年与1987年比较,麦棉套种面积由3万亩扩大到55万亩,小麦总产增加1.1倍,棉花总产翻了近5番,农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980—1988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62.7公斤,小麦平均亩产256.4公斤,麦棉均稳定在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1990年调查,河北、山东、河南三个省植棉面积近4700万亩,其中:麦棉两熟面积238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0%以上。目前,棉区麦棉两熟栽培技术已初步配套。麦棉产量有所提高,前作小麦亩产均在300公斤以上,并已取得麦棉两熟栽培的技术经验,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套种配置不合理。一般麦套春棉预留棉花空档大窄,如三一式预留棉花空档不足50厘米,三二式和四二式相对更窄,并难以实行麦棉高低垄分厢种植。而麦套夏棉三  相似文献   

10.
<正>1麦棉套作一年两熟双丰种植技术及其优点为了缓解冀南地区粮棉争地矛盾,促进棉花、小麦双丰收,近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研究出了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合理安排种植模式为基础,选择适宜的棉花和小麦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改进机械设备,突破了以往阻碍棉麦套种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了农田生产"两高一低"、"三增五减"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麦套春棉对棉花生态环境及生育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扩大麦套春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3种处理:麦套春棉覆膜栽培;单作春棉覆膜栽培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每处理定健株10棵,每隔4~5d观测一次棉株生长情况。[结果]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温度是影响棉苗生长直至中后期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结论]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8-14900,1490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采用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结果]共生期间,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播期早的均多于播期晚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播期早的均重于播期晚的,株高播期早的高于播期晚的;同期播种的麦套玉米畦埂的多(或重或高)于套种行的;整个生育期,不同播期种子根和次生根无差异;而播期越晚叶片数越多、株高越高,产量5月25日套种最高,与单作玉米最高产量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结论]玉米适时早套,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麦棉不同配置方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其环境因子有极显著的影响。麦棉套种棉苗迟发晚熟是由于预留行内光照、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条件较差所致。几种配置方式相比,以4行小麦宽0.6m,预留行宽1.0m的配置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1992~1993年对麦套春棉麦棉共生期水分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两年试验结果表明,4种套种方式共生期田间持水量变化动态均表现为:棉行间>棉株间>麦棉行间>麦行间;在试验范围内麦棉间距≥030m时,无论麦收前有无自然降雨,棉行间、棉株间持水量与纯作棉田(CK)差异不显著,而麦棉行间、麦行间持水量显著低于CK;3—2式和4—2式用水较为经济;套种田与CK持水量等同点分布区集中在距小麦边行030~040m处,各套种方式麦棉间距以030m为宜。  相似文献   

15.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麦后直播短季棉密度及叶龄模式化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传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29-6730
[目的]为中棉所50麦后直播及高产高效种植提供配套栽培技术。[方法]设密度和缩节胺用量2个因子,共6个处理组合,重复3次,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磷酸二氨225 kg,后期叶面喷施10%尿素液和1%硫酸二氢钾补充施肥。[结果]试验表明,中等以上肥力麦田,麦收后及时整地,施足基肥,直播短季棉中棉所50,留苗密度12万~15万株/hm2,采取叶龄模式全程化控,DPC用量143.5 g/hm2,每公顷皮棉产量超过1500 kg,霜前花率92.3%。[结论]早期化调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降低果枝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