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广州市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水源丰富但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在污水排放量的减少、污水处理的产业化道路、环保产品的开发和新水源的开辟等方面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护农业生态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我们对邯郸市农业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调查,旨在为制定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在资源持续利用中虽收到较好效果,但在农业生态方面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 耕地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鑫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68-10469,10477
在研究河南省地势、水利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国时期河南农业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河南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应华 《农技服务》2016,(4):219-220
本文分析了清镇市区域环境、水源、人脉等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从农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寻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意识,充分利用清镇市水资源、环境优势,大力拓展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产业,走一条不同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的小康建设之路,为清镇市经济实现快速腾飞、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学、管理学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有:农户对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认识、灾害损失补偿保险机制建立、灾害风险管理及法律法制保障等四大方面内容.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探索农业生物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水环境污染成为目前的重大问题,河流及地下水层的过度开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林木的开采、农田灌溉等一系列活动造成了水质的改变,长此以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水环境整治是必须进行的,按照污染源的分布特征,水污染可以分为点污染源(如城市污水、工矿企业和排污的船舶等)、面污染源(如雨水的地面径流、水土流失以及农田大面积排水等)、扩散污染源(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整治要从源头出发,减少或杜绝污染水资源的化学物质的排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及应用,合理开采林木资源,改善水循环等。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与宁夏森林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破坏,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人为的因素之中。以木材作燃料,封建统治阶级修筑宫室苑囿、佛寺、城镇等以及狞猎时的驱除猛兽,加之各种滥砍滥伐,都会破坏森林,而农牧业的发展与森林的缩小乃至消失密切相关。宁夏传统农业的发展有秦汉、唐宋、明清3个高峰时期,而这3个高峰时期又恰恰成为其森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森林的破坏,使土壤失去了庇护,因而自唐宋时起。旱灾、水灾、雹灾、风沙灾害等就较多发生,至明清时期更为频繁。当今,要减少和控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只有加大林业和牧业的比重,把农、林、牧的结构调整好。  相似文献   

8.
清民国时期,兰州发展较快,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设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本文分别从水利开发、提水工具、水利管理等方面,探讨清至民国时期兰州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10.
湘西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覆盖面广,密度大。民国时期湘西地区自然灾害的基本类型涵盖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多灾型共存与三大主要灾害突出、灾害风险性高与致损性强、灾害发生的连续性与复杂性构成了其主要特征。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了湘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湘西地区自然灾害进行考察与梳理,以期对今后湘西灾害史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钟启顺  郭灿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801-7804
民国时期湖南自然灾害异常频繁,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有地质、地理、气候以及自然生态方面的因素。社会原因主要有社会政治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静茹  佀连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41-3042
探讨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技术防治措施和法律规范对策等.  相似文献   

13.
梁海超  张定宇  李妍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93-18795,18798
通过文献查阅,具体分析我国土地破坏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我国土地复垦的主要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土地复垦区域研究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目前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规划及相关法律来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格尔木地区干旱、风沙、霜冻、洪涝和雪灾等主要农牧业气象灾害特征、发生规律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当地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佳  柯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81-2182,2242
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36-3839
新疆作为我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造就了绿洲灌溉农业与畜牧业并存的生产方式,通过与当地严酷的自然灾害斗争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分析历史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关系,简要探索新疆农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营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0-1451,1454
概述了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森林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文电子资源信息检索库森林保险研究文献专业检索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森林保险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以开展森林保险重要性及试点工作为主的森林保险起步阶段、以少量理论研究为主的森林保险研究缓慢发展阶段、以高水平博硕论文为主体的森林保险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②森林保险的主要研究观点:对森林保险的内涵特点的研究已基本趋向一致;对开展森林保险作用的认识逐渐被挖掘、深化;对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的研究普遍担忧;对发展森林保险的制约因素的研究观点各异,即一种观点认为影响森林保险的是制度等外在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思想意识等内在因素;对发展森林保险的对策研究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0.
肖忠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60-562,564
对循环农业理论的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包括循环农业理论演进及其特征,循环农业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及其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消费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绿色消费,并构建了循环农业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