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产蛋鸡群产蛋达到高峰水平,但维持时间不长,便开始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产蛋鸡群产蛋率按时达到高峰水平,但维持时间并不长,便开始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或出现缓慢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根据门诊长期的大量病例总结,浅析了环境因素及应激、饲料、药物、疾病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产蛋鸡群产蛋率按时达到高峰水平,但维持时间不长,会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使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分析了环境因素及应激、饲料、疾病等几个方面原因引起产蛋下降情况,并提出和具体实施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产蛋率是衡量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某些因素会导致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随后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致使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正常水平,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效益。本文结合大量生产实践,认真分析了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饮水、应激、饲料、药物、疾病等,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蛋鸡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  相似文献   

6.
蛋鸡生产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蛋鸡场常出现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商品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对于提高蛋鸡养殖水平、提升养殖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蛋鸡高产、稳产的特点已被业界公认。但是,生产实践中因产蛋性能较低、产蛋异常下降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引起养殖户与种鸡场无端的争议。下面根据笔者近几年来总结的经验谈谈一些浅薄见解,以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在实际生产中,蛋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应到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高峰,饲养至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间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或缓慢下降。一、产蛋高峰期没有高峰或维…  相似文献   

8.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传染病外,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之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笔者对江苏省射阳县206户蛋鸡养殖户调查发现,蛋鸡非生理性产蛋率下降现象增多,应开产鸡群开产日龄推迟,产蛋高峰和维持时间延迟或缩短等情况较普遍,产蛋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正>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症,有些鸡场和  相似文献   

12.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短时间内(一般6—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症,有些鸡场和专业户  相似文献   

13.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后,一般在短时间内(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  相似文献   

14.
吉学仁  王苹 《山东家禽》2004,(10):34-37
高产蛋鸡群产蛋异常表现主要有:鸡群产蛋没有高峰,有产蛋高峰但不能正常维持,以及蛋色、蛋壳、蛋型、内容物变异等。产蛋异常是由不同的管理因素引起的,都将对鸡群在第一个产蛋年的生产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势必引起有关专家和饲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征,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 饲料方面11 饲料配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笼养蛋鸡普遍易患脂肪肝综合征、产蛋下降综合征和疲劳症3种常见病。现将其病情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脂肪肝综合征在高产蛋鸡群中较为多见。表面看蛋鸡体况良好,但其产蛋量却逐渐下降,或者产蛋率达不到高峰,高峰期缩短。严重的也有病鸡突然死亡。由于产  相似文献   

17.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笔者对我县181户蛋鸡养殖户调查发现蛋鸡非生理性产蛋率下降现象增多,应开产鸡群开产日龄推迟,产蛋高蜂和维持时间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多数鸡群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养鸡户怀疑是由于产蛋下降综合征,但笔者认为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善,患有某些传染病,用药不当,或各种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8.
蛋鸡在产蛋高峰前后的饲养管理李道良,吴传清(安徽省合肥市食品公司养鸡场230011)经育雏育成阶段后,蛋鸡进入产蛋阶段,其经济效益在此间才能表现出来。为保持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维持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高峰前后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一、前期前期的产蛋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蛋鸡高产、稳产的特点已被广大养鸡业界所公认。但是,生产实践中因产蛋鸡产蛋性能较低、产蛋率异常下降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引起养鸡户与种鸡场无端的争议而面对公堂。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的死淘率等。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后,不出现产蛋高峰或产蛋率攀升缓慢、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现将我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蛋鸡产蛋下降的情况加以归类整理分…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鸡在产蛋高峰前期,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产蛋鸡能充分发挥产蛋遗传潜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适时科学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