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农民有近千年种植蕌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该地蕌头种植面积大幅度回落,由历史上最多时的8000亩(1亩=1/15公顷)下滑到现在不足2000亩,产品出口创汇去年只有40万美元.梁子湖区这一优势产业呈现萎缩、衰落的颓势.  相似文献   

2.
蕌头又名薤,属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重庆东部区、县广有种植,其产品经加工后出口日本、韩国,深受日、韩民众喜爱.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蕌头的生产加工出口已成为渝东地区特色产业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往往只追求高产量而忽视其品质及加工用原料蕌头的合格率.为改善加工出口用蕌头的品质,提高加工用原料蕌头合格率,现将加工出口用蕌头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承德地区谷子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月12日至5月31日分8个播种期,并以适宜承德种植的新品种承谷13号、长农35号为试验材料,调查两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初步确定在承德地区承谷13号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中旬,最高产量为307.2 kg/亩;长农35号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最高产量为240.3 kg/亩。并分析了播种期对生育期、出苗、抽穗、成熟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蕌头又名薤,以肉质鳞茎供人们食用,是深受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欢迎的香辛类蔬菜.我国生产的蕌头在亚洲市场上供不应求.我县于1 998年引进种植,一般产鲜鳞茎22500kg/hm2左右,效益是种植小麦的3倍以上,生产的蕌头全部由外贸企业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5.
选择热粳优35(粳杂)、甬优1540(籼粳杂交)、扬两优6号(籼杂,对照品种)3种水稻,考察不同播种期对其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探索在京山县适宜种植的粳稻品种和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3个高产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内,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5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籼杂扬两优6号和粳杂品种热粳优35。以产量为考察指标,适宜在京山县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甬优1540(籼粳杂交),其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北种玉1号是红兴隆地区的玉米主栽品种。在玉米种植中,不同播种期对其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影响极大。基于此,本研究以北种玉1号为试验试材,分5个播种期播种,探究不同播种期对北种玉1号产量的影响,以确定该地北种玉1号的最佳播期,为实现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种玉1号在适宜播种期内(5月中旬左右)产量达到最大,过早或过晚播种产量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蕌头,也称薤,百合科葱属能形成小鳞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作二年生蔬菜栽培,蕌头营养丰富,并有温补功能,可预防多种疾病,被誉为“菜中灵芝”.舟山市定海区大毛乡是我省蕌头重点产区,其加工的系列产品“盐渍蕌头”、甜酸蕌头”、“发酵蕌头”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上供不应求,年出口量达100吨左右,现已成为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拳头产品,也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现总结大毛乡蕌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整地播种 蕌头适生土壤  相似文献   

8.
<正>花生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其种植要求条件比较严格,要求地势平坦,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这样生产的花生才能色泽亮白、仁大皮薄、香味纯正。作者通过近几年实地跟踪调查农户种植花生情况,总结出一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一、花生适宜播种期的确定花生适宜播种期,是根据品种特性,自然条件和栽培制度确定的。在自然条件中,温度是确定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温度低于12℃,花生种子不能发芽,在  相似文献   

9.
1品种 适宜温室种植的品种有红香椿、褐香椿、红芽绿等。 2播种期在阳畦、温室等保护地进行育苗,播种期在2月上旬。露地育苗在3月下旬~4月上旬。冬播在11月下旬。亩用种量2.5~3.5kg,条播用种量少,撒播较多。3播种方法3.1催芽。先将种膜翅搓掉,再用温水浸种24h,然后拌上细砂,保持25℃左右,在向阳地方催芽,上面覆盖薄膜,经3~4d种子萌芽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0.
为壮大十堰市青贮玉米产业,增加青贮饲料供给,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引进雅玉青贮8号、豫青贮23、郑青贮1号,以播种期为主处理,分为春播青贮玉米和秋播青贮玉米,每季玉米设置4个播种期,共8个播种期,比较不同播种期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等指标,探索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播种期,并通过播种期研究青贮玉米在十堰市春+秋两季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春播和秋播的生物产量都显著高于豫青贮23和郑青贮1号,其在十堰市春+秋两季种植适宜的播种期为春播在4月上旬、秋播在7月中旬;春+秋两季种植模式,可生产鲜青贮玉米饲料122158.3kg/ hm2。  相似文献   

11.
杨凤兰 《云南农业》2007,(10):19-19
一、品种布局"滇杂32"在蒙自县适宜种植海拔1400-1700m,"滇杂80"、"滇杂31"适宜种植海拔1450-2000m。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使气候条件满足水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属茄科,俗称土豆。马铃薯在吴起县种植历史久远且面积大,每年种植20多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3,是全县主要的粮经兼用作物,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生长特性来看,马铃薯喜阴凉气候,适宜在土质疏松的土壤环境生长,科学掌握其种植技术是实现稳产、高产的首要条件。1种植技术要点1.1选种与种子处理1.1.1选种。根据当地的气候、降雨量及土壤条件,选用抗旱、抗病、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夏播品种选择费乌瑞它和  相似文献   

13.
邯7860是邯郸市农科院培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于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冀东及中北部春播棉区推广种植(播种期4月20~30日);同时也可以在冀南棉区春播种植(播种期5月1~20日)。该品种于2005年、2006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大面积多点示范种植,一般亩产籽棉225kg,高产地块可达350kg。该品种的突出表现是结铃早、结铃集中、吐絮快,棉花品质好,易管理,比其它品种可节省2~3个工,抗虫抗病性好,是生产上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选用适宜龙山县种植的紫云英优良品种,2013年从省内外引进5个紫云英优良品种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鲜种亩产在1 674~2 123 kg,播种期到成熟期在187~205天。适应性最强,经济性状最好的品种为紫冷艳1号。  相似文献   

15.
一、播种期 一般我国每年3~4月份播种春小麦,8~11月份播种冬小麦。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它受当地适宜种植的品种特性所决定,超出适宜的播种期,就会影响生长和环境的统一,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4000株/亩、4500株/亩和3500株/亩;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该研究为洛阳市甘薯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镇麦12号’是江苏省常熟市的主推小麦品种,为进一步优化其种植技术,特研究了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肥料运筹组合条件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是影响‘镇麦12号’实际产量的关键因素,该品种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配以对应的播种量、纯氮施用量及氮肥运筹,即可取得较好的种植表现。‘镇麦12号’适期播种,则其种植表现较好,实际产量较高;但较迟播种,则其种植表现一般;而迟播,则其种植表现最差。因此,在常熟市种植‘镇麦12号’,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国杂交水稻在安哥拉隆格农场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适宜的播种期及合理的田间种植和管理方法,在安哥拉隆格农场对10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试种筛选试验,采用小区定量直播(撒播)方式进行种植;每个品种采用分期播种,每期间隔10 d,摸索适宜的播种期;采用4种播种方式,摸索出适合当地的最佳播种方式;并设计4种不同播种量,确定最佳的播种量。结果表明,中国杂交水稻在安哥拉隆格农场表现增产优势明显,较当地品种增产157.7%~236.6%;当地种植水稻的安全始穗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迟于3月15日,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中旬;播种量控制在60~120 kg/hm~2之间,采用直播(撒播)或机械条播,为最适宜的田间种植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南阳盆地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