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科研团队在鸡肉品质候选基因挖掘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基因组学》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据介绍,肉品质是肉鸡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针对其遗传机理的解析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而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率先应用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基因时空表  相似文献   

2.
畜牧     
《饲料广角》2013,(22):7-8
中国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科研团队在鸡肉品质候选基因挖掘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这一领域率先应用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基因时空表达等前沿技术.筛选得到影响肉鸡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干物质含量及肉色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4个.得到影响胸肌率重要调控基因1个.  相似文献   

3.
鸡肉品质的遗传机理解析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近期,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鸡肉品质候选基因挖掘与新基因鉴定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筛选获得影响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干物质含量及肉色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4个,其中大部分为国际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倾向于购买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高、口感细嫩的高品质鸡肉。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遗传、环境、营养等。鸡肉的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其要求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遗传、环境、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方面论述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鸡肉是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鸡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倾向于购买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高、口感细嫩、  相似文献   

6.
《饲料与畜牧》2014,(12):25-25
<正>12月3日讯,农科院发布文章指出,以aa肉鸡为代表的快大型白羽肉鸡,其风味品质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改善其风味。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在营养调控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系列有价值的发现。研究发现:饲料补充细胞  相似文献   

7.
《吉林畜牧兽医》2014,(6):45-45
<正>新西兰牲畜改良协会(LIC)的科学家近期发现了影响牛奶成分的奶牛基因变化。新西兰乳品网的记者从新西兰牲畜改良协会的媒体发布中心了解到,所有的奶牛其实都有"肥胖基因",被称为AGPAT6,但是新西兰牲畜改良协会的高级科学家Matt Littlejohn博士表示,所发现的基因变化在遗传学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有一些奶牛所产的牛奶的脂肪含量高于其它奶牛所产的牛奶。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每年畜禽产品生产量达到200亿t,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是中国和意大利。畜产品快速增长开始于50年前的现代家禽养殖业的开始(Mead,2004)。在过去的20年中,品种的选育及规模化养殖使得畜禽产品市场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9.
以如皋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影响鸡肌内脂肪性状的3个候选基因(H-FABP,A-FABP和△9-FAD)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基因聚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在3个基因中分别检测到A2980G,A1763G和C197T的SNP突变及3种基因型.肌内脂肪最小二乘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H-FABP和△9-FAD基因中BB型与A-FABP基因中AB型为优势基因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P<0.05);但聚合基因型(两基因和三基因)并未表现出其相应的优势,无明显遗传规律可循,可见简单的优势基因型聚合并不是最佳的聚合方案,应建立在单个候选标记遗传效应明确且一致的基础上,尤其是针对复杂的肉质性状如肌内脂肪等.  相似文献   

10.
11.
《饲料广角》2008,(7):8-8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2.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通力合作,成功培育出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猪。此种转基因猪肉预计对人类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比较重要的预防作用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1影响猪肉品质的主效基因1.1猪氟烷基因(Hal)氟烷基因又称氟烷敏感基因或猪应激综合征基因是发现较早的主效基因之一,氟烷基因的隐性纯合个体(Hal.nn)在应激情况下易产生一种分子缺陷病,即应激综合征(PSS),形成大量PSE劣质肉。  相似文献   

15.
猪肉肌内脂肪是决定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利用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候选基因及PPARγ基因的当前研究状况,及其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旨在为猪肌内脂肪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鸡ADSL基因、GARS-AIRS-GART基因为侯选基因,以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ADSL外显子2、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序列进行SNPs检测。结果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IMP含量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DSL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C型、显著地高于CT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GARS-AIRS-GART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ADSL和GARS-AIRS-GART基因的合并基因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合并基因型为TTTT的个体IMP含量显著高于CCCC合并基因型的个体,高出1.584 mg/g,因此可以利用该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相关基因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档肉牛的育种方面。本文就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几个相关基因的发现、表达部位以及对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猪肉肌内脂肪是决定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利用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候选基因及PPARv基因的当前研究状况,及其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旨在为猪肌内脂肪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PCR—RFLPs标记技术,对中国地方猪种雅南猪、大河猪、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以及三元杂交群体DLY共113头个体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内含子Ⅰ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BsmⅠ酶切位点具有多态性,并分为3种基因型(即AA、BB和AB型),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基因型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从的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基因型AB和BB(P〈0.01)。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下,高品质猪肉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肌内脂肪的含量(IMF)是鉴别猪肉品质非常关键的参数,它能显著的改善猪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昧等性状。怎样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的同时,促进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达到既能提高瘦肉率,减少脂肪含量,同时又能增加肌内脂肪含量的目标成为今后猪的育种工作重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对控制猪IMF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的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I)基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IMF的高低。ADDI基因是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ipocyto Detemination sad Differentiation factor-1),又称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Blement-binging Protoins-lc, SREBPI-c),作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是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与SREBP-1a和SREBP-2-起调控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且与脂肪分化相关的基因存在相互调控作用,是甘油三酯代谢、脂肪生成以及胰岛素敏感性之间连结的关键。众多关于猪ADD1基因的实验研究表明,ADD基因多态性与猪肌内脂肪、皮脂率和屠宰率等性状显著相关,ADDI基因很可能是影响猪肉质、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