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甘肃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和传统地膜覆盖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提出,阐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旱作农业中的应用,并从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旱地农田降水高效利用等方面阐明了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大意义,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和发展甘肃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阐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本技术原理与优势,分析了当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模式的不足;并根据甘肃旱作农业不同的生态区域类型,提出了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适宜种植模式和覆膜模式,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邓杰 《现代农业》2009,(9):44-45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上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使这一技术发挥更好的增产潜力.笔者对武山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凋研.提出对策,希望广大农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规范应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  相似文献   

4.
临夏州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新技术实践,较好地回答了农业科技转化问题。全面总结分析了该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给我区玉米生产带来良好机遇,增产幅度在30%左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使我区农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全膜玉米七字歌,供旱作农业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龙小燕 《吉林农业》2010,(7):110-11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年降雨量2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提高单产,挖掘增产潜力,创新旱作农业技术,探索适宜陇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模式。通过试验研究,初步分析了陇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旱作农业区的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为区域全膜玉米推广应用总结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突破,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种植效益,而且实现了旱作农业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文章从内蒙古西部地区旱作农业的现状出发,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可行性和现实条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内蒙古西部旱作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强力实施,尤其是以秋覆膜的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的大力应用,西吉县马铃薯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根据本县农业生产和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总结提出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霞  刘二银 《甘肃农业》2008,(5):F0003-F0003
全膜双垄沟播是我省旱作农业的一项主推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在我省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 今年,陇南市文县被省政府列为旱作农业项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县之一,下达全膜双垄沟播种任务1333公顷,其中玉米1266公顷,马铃薯67公顷。  相似文献   

1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旱作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覆盖“一膜两季”免耕栽培模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常规半膜覆盖相比前期0~20cm土壤含水量增加4.2%,平均单产达到9457.2kg/hm^2,增产29.3%,节本17.8%,纯收益增加71.2%;比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前期0—20cm的土壤含水量增加1.1%,增产0.9%,节本26.7%,纯效益增加1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对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和早春全膜双垄面覆盖、春季播种技术均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效作用,以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效果最为突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纳水保墒、平抑地温的作用,能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缩短作物全生育期,可有效防止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有利于农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15.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固原市郊大堡试验场进行了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密度以75000株/hm^2为宜,最佳产量达11955kg/hm^2,比常规种植密度60000株/hm^2增产16.2%。  相似文献   

17.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间作大豆效益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年小区试验、3年大区对比展示和3年大田产量效益对比研究,探索出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立地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间作大豆技术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便于操作管理,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旱作节水新技术体系更为完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杨小庄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对中单5485、登海1号、长城799、五谷704、先玉335、长城706(CK)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55、五谷704为晚熟品种,出籽率高、产量突出、丰产性好,是宁夏南部山区旱塬地秋季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的首选玉米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对青薯168、青薯9号、中联红、克新6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CK)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结薯率适中,大中薯率高,达到91.1%,产量高达2.7万kg/hm^2,比陇薯3号(CK)增产1724kg/hm^2,适宜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种植,陇薯3号丰产性和商品性都很好,应继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固原市地膜玉米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下5种不同控释肥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基施1 113 kg/hm2处理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产量达到9 538 kg/hm2,纯收入达到10 724元/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产量达到8 160 kg/hm2,纯收入达到8 268元/hm2,分别较当地习惯施肥增产增收22.6%、5.5%、25.3%和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