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广场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问卷为实际依据,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问卷中使用者对环境的心理感受,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讨论了景观要素需求度与使用者心理感受之间的联系,并分析了景观要素对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国市南山公园使用者时空行为与空间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晗 《广东园林》2021,43(4):31-34
山地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正成为居民康体健身、休憩娱乐及社会联系的户外起居空间。以宁国市南山公园为例,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动态观察,研究使用者时空行为与空间偏好。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使用者行为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使用者的行为偏好与使用时段、空间特征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基于结果探索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空间特质,并提出保障不同功能区域间的空间边界感、适当增设趣味设施和无障碍设施、进一步发挥公园宣传媒介和科普教育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使用者的需求是公园规划设计的重点,常规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者并未直接参与项目设计程序,而使用状况的评价有利于参与到设计的后续提升中。该文通过调查南京市莫愁湖公园的使用状况,了解公园的使用情况,总结使用者的活动特征和行为偏好,分析其满意度评价情况,发现该公园存在部分活动空间设计不合理、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和文化展示不够充分等问题。从活动场地、开放共享、服务设施和文化表达等4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同时为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公园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中小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文化底蕴和功能需求等,以清河县新世纪广场为研究案例,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广场存在空旷无景、功能单一、设施不足等缺点,并提出了改造和设计方案:增加文化区、活力区、生态区,对不同的分区按不同的空间功能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每个分区的作用,建成更符合城市文化和人们需求的城市广场,为清河县政府和其他中小城市广场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的建设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为使用者服务。该文从公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园使用者的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探究城市公园建设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方向与管理措施,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口袋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口袋公园如何满足使用者,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理论对杭州中大广场花园进行研究。采用行为注记的观察方法和SD评价的问卷方法,总结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使用需求和评价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者主要为附近居民,以不宜远行人群为主,使用频率高、时间长;使用者日到访量较高,主要活动类型为休息交流,使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晚上,使用空间集中在林缘旷地和广场空间;使用者满意度较高,其中"休息设施""安全程度""场地卫生"显著影响"整体评价"。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城市建设应重视小型绿地,推广口袋公园;2)着重建设林缘旷地和广场空间,满足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时段的活动需求;3)结合区位条件,有重点地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从唐山市越河公园环境的实际出发,基于使用者心理和行为的需求,对公园绿地空间环境的设计进行研究与分析,努力提高公园的文化氛围、空间环境质量,促进公园中的交往和交流活动。设计以人为本,依据居民日常行为和心理的需求,结合不同区域内设置不同类别的运动场地与休闲娱乐空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形成居民的业余休憩、娱乐健身等综合性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视障使用者的角度探究其理解和诠释景观的方式对视觉无障碍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组织30名16~28岁的视障人士,以广州花城广场为调研地点,通过行为观察与访谈研究视障人士的"行为与感知"过程,以及问卷调查进行"感知与评价"的分析,探讨视障人士的景观感知方式,分析其景观需求;最后从意愿需求、总体环境需求及环境细部需求方面得出相关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现场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所参与的意景集团总部LID屋顶花园设计项目进行了使用后评价研究,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功能需求、使用偏好等,确定了该屋顶花园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根据后期维护较少、植物生长较差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商务建筑屋顶花园设计进行了详细探析,给出了设计方法与建议,以期为今后同类建筑屋顶花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对福州市闽江公园入口广场使用者的游憩行为及所在的广场声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属性的使用者会产生不同的游憩行为;不同时段和高度的声环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使用者游憩行为和周边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游憩行为会引起周围声环境的变化,超出城市公园舒适声级范围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觉得声环境对自身影响不大。最后,对研究场地内游憩行为与声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为城市公园广场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后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与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使用者参与城市广场空间的行为方式的记录,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文化背景,总结了调研结果进而分析现有城市广场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从而探讨人的行为心理对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广场的新建设或改造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健康人居环境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广场景观要素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城市广场景观要素的居民感知评价,提出相应的景观要素优化策略.以福州五一广场为例,基于多维感知的理论方法提取广场的23项景观要素作为广场使用者的评价对象,采用Kano-IPA景观要素评价问卷调查获取了使用者的主观评价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现代社区口袋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片区9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生活圈营造作为切入点,采用行为观察、现场拍摄记录、问卷评价等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口袋公园基本现状、居民的使用满意情况,和使用者行为特征、使用需求,总结出公园现状特色缺失、同质化,互动空间缺失、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可达性差,以及设施配套与需求错位等问题。并从居民生活圈打造和需求出发,提出建设多样化公园,空间叠加优化布局,构建功能合理、布局完善的公共设施体系,以及打造宜人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等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4.
铁路的线性结构、跨区性等特点对将铁路遗产合理化改造为公园造成很多困难,且目前国内外缺乏从使用者的角度探知铁路遗产公园改造是否合理的实践研究。文章选取哈尔滨市中东铁路为案例,从使用者的行为体验和心理需求出发,利用调查问卷、访谈、SD量表法及Eviews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性定量地探究影响铁路遗产公园整体印象的影响因子,归纳总结面向公园的铁路遗产改造时面临的服务功能、空间形态单一及文化渗透等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求为同类型铁路遗产公园保护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活动特征和对安全、舒适度、活动、私密性、社交的需求,以南宁市朝阳广场为例,对广场内的老年人活动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发放问卷。结合调查结果得出朝阳广场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在台阶、铺装、座椅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日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安全性、社交、私密性、活动以及舒适度需求,根据调查得到的这些需求提出改善建议,给同类型的广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现场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太原市汾河公园的空间利用情况和使用者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使用后评价(POE)。在总结场地环境和设施使用问题的基础上,从慢行系统、防护设施、服务设施、交通可达性、遮阴设施5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汾河沿岸的环境改善和公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量化研究的思路,定量评估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质量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参照,以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及使用者归属感,为城市公园建设工作贡献力量。【方法】以城市公园建设成果较丰的广州市为例,选定天河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语义分析(SD)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结合其需求需要,对公园景观建设质量进行相应评判。制定了包含观赏性、游憩功能、安全性、空间组织、生态环境、社会功能共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形成一定的科学评判依据。【结果】1)6个评价方向权重排序如下:观赏性0.223>游憩功能0.213>生态环境0.189>生态环境0.185>安全性0.177>社会功能0.109>空间组织0.089。2)由SD法得出天河公园的20项二级指标得分位于“正向”,区间范围为[0.960,1.360],平均分为1.171分。3)将AHP权重计算结果与SD法所得评分结合最终得出天河公园景观质量总体评分为1.138分,整体评分处于“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适应使用者特征的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璨  肖铭 《广东园林》2020,42(6):52-57
健康步道系统规划是厦门市实现生态、宜居、低碳城市的重要项目,集美区城市绿道作为健康步道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基于对绿道周边未来的使用者和游客的调查,采用SPSS数据分析的方法,对3个片区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并反馈在整个绿道的规划理念中,使各片区内的城市绿道符合其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形成各自的特色,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为例,对使用者进行了环境认知的调查研究,以获得高等院校新校区建成环境的评价。通过绘制认知地图、调查问卷、语言描述及访谈等方法,分析了校园的意象空间结构、一般意象要素和总体评价,形成了使用者对校园规划设计的反馈,从而为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环境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研究如何从心理层面满足人在景观中的需求,以求为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提供参考,从而设计出符合游人心理需求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