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杂交水稻特优269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9—2010年广西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作为依据,研究特优269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特优269在2年内的产量分别为8 207.55、7 589.78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特优63增产4.01%、4.99%,在12个品种中名列第一和第三;特优269 2年内的高稳系数分别为84%、86%,在12个品种中处于中上水平,且都大于对照。说明特优269的丰产稳产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杂交水稻特优269的选育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269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东南分院利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自选的玉269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感温型超高产杂交水稻迟熟新组合,于2012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超高产、株型理想、茎秆粗壮、叶片厚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抗病性强等特点。2012年7月,国家农业部验收的"特优269百亩示范片"平均每亩产量达742.3 kg,超过国家双季稻区超级稻品种每亩产量720 kg的标准,通过了农业部超级稻认定的第一年认定。介绍了特优269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特优582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龙特浦A与自选育的广亲和强恢复系桂恢582配组育成的中熟早籼超级稻新品种。2007年、2008年广西杂交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7 653.45kg/hm2和8 276.70kg/hm2,分别比对照特优63增产6.08%和9.23%,2009年5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09010);2010年7月高产示范种植产量为10 819.50kg/hm2,达国家双季稻区超级稻品种产量指标要求,2011年1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农办科(2011)10号];2012-2013年连续2年成为国家农业部和广西区农业厅推介的华南稻区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特优233百亩连片生产示范与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特优233是玉林市农科所选配的早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早造,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进行特优233百亩连片超高产栽培示范,项目采用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移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适时追肥;合理用水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特优233加权平均产量达11.08 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2.8%,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回顾广西超级稻新品种(组合)选育、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对广西本土的超级稻品种(组合)桂两优2号、特优582、特优269的选育进行详细介绍,指出广西超级稻发展存在的超高产理论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对较少、育种和销售脱节、超高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广西超级稻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良法,充分发掘特优269水稻的高产潜力,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特优269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增加,特优269生育期、分蘖数呈增加趋势。因此,特优269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施氮量为纯N 255 kg/hm~2。  相似文献   

7.
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株叶型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04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研究不同的父母本播差期、父母本行比和"九二O"用量对特优649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第Ⅰ期父本与母本同播、1.5叶时播第Ⅱ期父本,父母本行比为2∶14,"九二O"用量在195~225g/hm2时,F1种子产量最高,为3240.0kg/hm2,这是特优649高产制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抛栽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特优269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制定该组合抛栽密度、施氮量的最优方案,使良种良法配套,发挥该组合的高产潜力。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个施氮水平处理和3个不同抛栽密度处理。结果表明,抛栽密度和施氮量对特优269产量的影响显著,要获得高产适宜的抛栽密度为每公顷25.5万~30.0万蔸,适宜的施氮水平为纯N 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9.
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旱优3号是我国南方首批通过省(市)级审定的节水抗旱杂交稻之一。2005年,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广西试种,探讨其生态适应性、产量潜力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优3号耐旱耐寒,中抗稻瘟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一般单产6000.0kg/hm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具有7500.0kg/hm2潜力;全生育期与特优63相仿,可作早稻、晚稻及中稻种植,在广西水稻旱区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高蛋白专用稻特优K9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蛋白专用稻特优K91秧龄、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以N为代表)3个栽培因子的研究,明确了特优K91在三明市低海拔地区作连晚栽培的较佳技术组合是:肥力中等田段30 d,30万丛/hm2,195 kg/hm2;肥力中上田段30~35 d,21~25.5万丛/hm2,135~195 kg/hm2.  相似文献   

11.
晚籼新品种玉丰占百亩连片中试示范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丰占是玉林市农科所利用香引一号作母本、八桂香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晚籼稻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进行玉丰占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项目采用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小苗规范移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适时追肥;合理用水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玉丰占平均产量达9.03t/hm^2,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3.4%,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新建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2006年选用优良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进行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可以获得高产,两年两个品种平均每公顷桑园产桑叶分别为36322.5kg、46336.5kg,养蚕产茧分别为2250.0kg、3090.0kg,实现速成丰产的目标。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园地,深沟厚肥,适时栽植;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75000株;适时剪伐,控制有效枝条数,每公顷约为270000条,培育良好的桑树群体结构;加强水肥管理,按桑树生长期分期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期和插秧苗数对杂交稻特优10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晚两季探讨不同播期与苗数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103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苗数的变化主要引起穗粒数和穗数的变化。通过适宜的播期与适宜的苗数,在足够穗数的前提下,可以发挥特优103的大穗优势,提高其增产潜力。特优103在闽南作早、晚季高产栽培试验,在中肥水平条件下,早季2月中旬,晚季7月中旬初播种,每公顷基本苗插65万苗左右,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豫东平原夏花生高产栽培措施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夏花生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研究施氮量、播期、密度、化控量及叶面喷硼5项栽培措施与夏花生产量的关系。通过模拟寻优,找出了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结果]建立了豫东平原夏直播花生综合栽培措施的产量数学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4 5,达极显著水平。5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的一次项效应是播期>密度>施氮量>多效唑>硼砂;二次项的效应为密度>施氮量>多效唑>播期>硼砂。5个因素95%置信域的最佳组合值是:施氮量169.9~192.2 kg/hm2,播期6月7日~9日,密度30.7万~31.7万株/hm2,多效唑920.6~965.4 g/hm2,硼砂1 159.2~1 325.4 g/hm2。[结论]模拟寻优的方案比经验方案增产13.1%。  相似文献   

15.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 ̄7日,基本苗104.8万 ̄106.8万/hm2,施氮(N)量294.9 ̄308.0kg/hm2,施磷(P2O5)量139.2 ̄152.2kg/hm2,施钾(K2O)量180.1 ̄200.3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新品种皖豆24为试验对象,将多项实用大豆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应用于皖豆24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中。[结果]在2006年的生产示范试验中,怀远龙亢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904.0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6.5%,最高单产达3507.0kg/hm^2;风台东风湖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737.5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7.7%,最高单产达3699.0kg/hm^2。皖豆24的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苗期每公顷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2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兑水450~750k喷雾防治蚜虫。鼓粒期每公顷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ml喷雾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结论]在安徽省皖北地区推广种植皖豆24能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黔黑荞1号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黔西北温凉气候区对苦荞黔黑荞1号进行了春播试验,建立了黔黑荞1号产量与播种量、施N量、施P2O5量、施K2O量的数学模型;经过优化组合频数分析,得出产量高于3000kg/hm2的栽培方案:播种量35.94~42.39kg/hm2,施N量30.83~38.17 kg/hm2,施P2O5量174.23~215.77 kg/hm2,施K2O量58.88~68.30 kg/hm2.  相似文献   

18.
薹油两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薹油两用油菜"杂780"的高效栽培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播期:8月25日、9月5日和9月15日,3个密度:75 000、112 500和150 000株/hm2,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杂780"菜籽、菜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早播能显著提高菜籽和菜薹产量,早播菜薹平均产量分别比中播、迟播的高4.6%和76.0%;在一定范围内,菜薹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播期和密度组合中,早播、高密度时菜籽产量最高,为3 486.0 kg/hm2;中播、高密度时菜薹产量最高,为13 290.0 kg/hm2。早播油菜纯收入9 670.44元/hm2,比中、迟播分别高27.2%和216.0%;高密度时纯收入为9 726元/hm2,比中、低密度分别高25.6%和239.0%。[结论]"杂780"在9月5日前播种,密度为112 500~150 000株/hm2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用早熟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集成高密低氮、缓控释肥和生物调控技术,研究迟播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早熟油菜品种圣光127,在湖北省10月22-30日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120~240 kg/hm~2的条件下,可获得1 814.3~2 777.4 kg/hm~2的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施氮量,起到以密省肥的作用,也能缓解因播期推迟引起的产量下降。实施种子处理、选用缓控肥、适度化学除草和叶面补肥等绿色技术能够促进迟播油菜生长发育,缩短全生育期至190 d左右,能够满足湖北地区油-稻-稻(再)三熟制生产的要求。10月22、30日播种的各处理平均产量2 278.9 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2 100 kg/hm~2增产178.9 kg/hm~2,按照油菜子价格4.0元/kg计算,增效715.6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