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东阳蚕桑历史回顾
东阳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南朝宋元嘉21年(公元444年),文帝诏“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蚕桑、麻务尽其方”。此后东阳山区盛植桑树,以致当时“觳巾取于邱岭”。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东阳知州力主抑权豪,劝农桑。唐李肇国史补中有东阳产丝绸之记载。宋代蚕桑生产较为发达,缫丝织绸盛行:东阳有“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前期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茧价始终在低价位运行,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出现了大面积毁桑弃养现象,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中后期一是由于县政府对蚕桑生产作了较大调整,加大了蚕桑生产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概括起来有以下成绩和问题.
1 主要成绩
1.1 蚕桑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到"九五”期末,全县拥有桑园总面积2466.7hm2,养蚕户2.25万户,年发种量6.4万张,产茧2480t,桑园面积增长466.7hm2,发种量增加了0. 9万张.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我县传统的副业项目 ,极盛时期 ,全县桑园发展到 680 0公顷 ,年产茧量 790万kg ,是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富民、兴村、振兴全县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基础不牢 ,加之近几年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全县蚕桑业冲击较大 ,致使生产严重滑坡。到 2 0 0 2年底 ,全县仅保留桑园 42 0公顷 ,蚕茧产量不足 50万kg ,蚕桑生产一步跌入谷底。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蚕桑业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 ,我县蚕桑下滑的局势有所遏制 ,但生产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依然制约着蚕桑生产的巩固与发展。若不正视存在的问题 ,狠抓关键措施落实 ,变… 相似文献
4.
<正> 地处凉山州北大门的甘洛县,是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县,主体气候突出,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2℃,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相对湿度为76%,年日照时数为1611.2小时,无霜期260~283天。年降雨量为850~1100毫米,雨季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相似文献
5.
宿豫县蚕桑生产合作社试点工作的效果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我县蚕桑生产潜力,探索我县蚕叠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我县茧丝绸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2000年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爷化镇涧河村、侍岭镇岭西村搞蚕桑生产合作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1 忠县蚕业历史及蚕桑产业化现状忠县自然资源丰富 ,地处“黄金水系”长江中上游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 ,冬少严寒 ,日照充足 ,土地肥沃 ,宜桑宜蚕。忠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至今已逾千年。由于历代频繁战乱 ,种桑者无暇培育 ,养蚕者常误时机 ,于是纷纷变计 ,举桑林一砍而光 ,建国初忠县几乎无蚕业可言。解放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蚕桑生产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县蚕丝业起步于 2 0世纪 6 0年代 ,发展在 80年代 ,兴旺于 90年代初 ,于 1 991年成为原四川省蚕桑基地县。全县 42个乡镇 ,780个村 ,1…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在历史最高水平的1995年,全县有桑树5000多万株,全年养蚕6万多张,产茧3万多担(1担=50kg,下同),农民茧款总收人1400多万元。但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到2004年底全县仅有桑树400多万株,年养蚕1万多张,产茧7000多担。为探讨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笔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如何经受住茧丝市场疲软的冲击 ,使蚕业这个传统优势产业风光再现 ,再创历史辉煌 ?剑阁县鹤龄督导室始终认准发展蚕桑生产的传统优势 ,不等不靠 ,广泛发动群众 ,大打蚕桑生产翻身仗 ,积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今年栽桑 50 0 0亩 ,养蚕 480 0张 ,产蚕茧 2 40 0担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统一思想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督导室成立了蚕桑生产发展领导小组 ,明确各乡镇的乡镇长为蚕桑生产发展第一责任人 ,落实相应领导具体抓 ,并纳入目标考核 ,实行责任到人 ,下大决心 ,花大力气 ,巩固基础 ,保护蚕农利益 ,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二是保护桑树基础 ,…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蚕桑生产回顾及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自1978年以来山西省30年间的蚕桑业生产概况,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等现状;针对山西省蚕桑产业龙头企业不强、科技队伍“青黄不接”、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资金缺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山西省今后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丰都县兴义镇党委政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政府蚕桑基地建设会议精神。抓住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了中山村社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决定实施“1555”工程目标,即:年发种1000张以上的基地村10个,年发种300张以上的基地社50个,年养蚕10张以上的专业大户500户,到2002年全镇实现产茧2.5万公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l 建立班子,强化领导 该镇成立了蚕桑基地建设指挥部,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镇长、人大主席任副指挥长,三个办事处主任、蚕业… 相似文献
11.
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9℃,海拔跨度在9~1800m之间,蚕桑是临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对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加快蚕桑产业化发展,己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大部分蚕区蚕桑生产发展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然而睢宁县蚕桑生产发展势头强劲,桑园面积由1997年的1666.7hm~2逐步发展到2003年的4667.8hm~2,增幅达180%。2002年发种9.81万张,产茧3678.8t,分别比1997年增加92.4%和101.2%。2003年春季发种54089张,张产茧42.5kg,再创历史新高。蚕茧质量也显著提高,2003年春季“天宝”牌蚕茧上茧率达95%、解舒率71%、干壳量10.8g、好蛹率97%,干茧销售价高于邻县4000~6000元/t,从而使睢宁县桑园面积、发种数量、蚕茧产量和质量由原来徐州市第4位而跃居首位,进入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前10名行列。睢宁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能保持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近年来实施的三大战略措施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阳春市1974年起种桑2.19hm~2,生产蚕茧1.67t,总产值0.31万元。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县仅有桑地面积23.8hm~2,产茧14.2t,总产值3.6万元。改革开放象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象春雨滋润了阳春桑园,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村治贫致富奔康带来了好政策。阳春县委、县政府一贯注重发展蚕桑生产,1980年成立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