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忙季节,耕牛肩负着繁重的劳役,常因使役不当,役后不吃喝,不反刍,表现困倦和嗜睡,称之为耕牛过劳症,严重者为急性过劳症,在使役中突然倒地不起,甚至死亡。笔者曾诊治此病5例,治愈4例,死亡1头。 1 临床症状:在使役中耕中突然倒地,侧卧田中,烦  相似文献   

2.
林玉 《福建畜牧兽医》1997,(3):16-16,17
耕牛前胃驰缓主要发生在冬季、早春时期,此时由于天然草源枯萎,得不到青饲料补充,春季3——4月正值春耕大忙,耕牛过度使役,有时1天14小时使役,得不到间歇性休息。农户认为,为了补充营养多干活,在使役中尽量多喂精料如加喂煮熟地瓜、米糠及米粥等,结果引起许多耕牛前胃驰缓的发生。本人在多年的行医中,共发现并治疗69头此类病症,并中西兽医结合疗法,治愈68头。现将体会简述如下。1.症状:牛在饲喂后4~24小时发病。反刍停止或乏力,停止暧气,出现间歇性瘤胃脸气,大部份病牛卧地,食欲减少,有的废绝。听诊瘤胃蠕动减少,2分钟…  相似文献   

3.
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反刍是反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反刍机能紊乱或停止,常致不良后果。了解耕牛的反刍习性,探讨其规律,以便对耕牛进行正确合理的饲养管理及使役,有利于耕牛健康。同时,对耕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自1962年以来,在河北省衡水、唐山等地所进行的这方面的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4.
耕牛是农村的主要役畜,春夏季节使役短而集中,做好使役间的护理很重要,现介绍以下3点使役间护理经验。1 防病 春夏使役期间常见暑热和突降雷雨,要防止使役时田间中暑和伤寒两种疾病。1炎热天气使役时,应时常稍停耕地并给牛背洒水解热。2备足雨具,在倾降雷阵雨时,遮盖耕牛头部及腰背部或牵至避雨亭下,防止被雨淋发生伤寒软脚病,平时应对使役耕牛精心护理。2 保证反刍 牛食量大、采食粗糙,速度快,须通过反刍才能把草料消化吸收。如使役季节的午餐,供给耕牛优质青草,一般役牛在25~35min就能吃饱,间歇10~15min开始反刍,约再经35~45min反…  相似文献   

5.
前胃康是我所中兽医研究室在原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经多年反复研究试验改进而成的兽用中草药新型散剂。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前胃蠕动,改善前胃内环境,使胃内有益微生物活力增强,以软化干结内容物,调整胃肠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对耕牛前胃疾病,特别是瘤胃积食、前胃弛缓,三胃阻塞(百叶干)瘤胃鼓气等有特殊疗效,1976~1996年以来用前胃康共治疗前胃疾病耕牛285例,治愈268例,治愈率达94.0%,现将治疗情况报告于下。1临床诊治常见病因:饲养管理不善和使役不当通常是诱发耕牛前胃疾病的主要原因。长期饲喂坚韧的粗纤维秸秆饲料,带泥土的…  相似文献   

6.
秋末春初,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加之耕牛使役出汗,机体感受外邪而发生此病。旧城地区是该病的常发和多发地区。如果不辨明病症,往往会误诊为前胃迟缓症,延误治疗会引起死亡。我们在县站门诊工作4年多的时问内治疗此病45例。治愈43例,经当地兽医误治来站后治疗过晚而死的2例。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是耕牛冬季和夏收夏种农忙时节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由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特别是舍饲牛和老龄牛以及使役过重的耕牛发病率更高.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致,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发展成为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其他前胃疾病.笔者在基层兽医站临床多年,几年来采用中药香砂理中散和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耕牛前胃弛缓23例,治愈19例,现将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指教.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剂“猪苓肉桂汤”治疗耕牛前胃弛缓朱盛铮(抚州地区畜牧良种场)耕牛前胃弛缓相当于中兽医的脾虚慢胃或脾胃虚弱,是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不足或缺乏,在临床上以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扰乱,一定程度上还伴有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种耕牛常见病和多发病。若治疗...  相似文献   

9.
耕牛臌胀病多发生于春秋水草茂盛季节。牛过多地采食了易发酵的青草和豆科植物,或吃了霉变饲料,有毒植物或饱食后立即使役,都会导致臌胀病。这种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患牛在胁迅速胀大,严重时至痛状.后脚踢腹.起卧不安,声如鼓立。膨胃初期瘤胃蠕动增强,继而减弱、消失,食欲、反刍停止;严重时呼吸困难,呻吟,四肢张开,甚至张口吐舌,日内流诞,不及时治疗极易死亡。慢性反刍和嗳气比较缓慢,可自行消失,但会反复发作。治疗耕牛膨胀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止酵,排除瘤胃气体和促进胃肠机能恢复。现在介绍几种民间简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耕牛前胃弛缓,是巧家县马树镇耕牛春末夏初多发疾病。病畜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不反刍,瘤胃呈间歇性膨胀,粪便干硬成块状,有时粪便附有肠黏膜,低头,呈痛苦状,牛体消瘦。治疗不及时,并发"百叶干"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牛前胃弛缓是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为脾虚慢草。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多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前胃疾病及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热性病的发病过程中,但笔者却遇到两例口服抗生素引起的前胃弛缓,现报道如下:1病例1.1病例11995年9月某畜主诉其所饲养的耕牛患病。经查,患牛为一青年水牛,体温37.8℃,呼吸27次/min,脉搏47次/min;精神沉郁,食欲丧失,反刍停止;听诊瘤胃时,许久才能听到极微弱…  相似文献   

12.
大戟散加味治疗耕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戟散加味治疗耕牛前胃弛缓耕牛前胃弛缓是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无力或停止,缺乏暖气,前胃蠕动次数减少或无蠕动等。笔者运用《牛经大全》中的大朝散加味,治疗此病患牛13例,疗效较好,现予报道。(一)方药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13.
前胃弛缓是反刍兽整个机体技能紊乱的疾病,是耕牛多见病和常发病之一。其病理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兽医临床上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笔者对45例患前胃弛缓的病牛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检查了反刍液PH值和血液的某些指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乐果(ROGOR)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在有机磷农药中,其毒性不很高,对大白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245毫克,可是在使用乐果较普遍的水稻区、甘蔗产地,鹅、鸭,甚至耕牛常受其害,笔者遇到一起耕牛乐果中毒的严重事故。回中霉过程语安县某村原有耕牛33头,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仅2个月时间,就有11头耕牛先后中毒,6头黄牛和3头水牛急速死亡,2头黄牛的症状较轻,4天后逐渐恢复,死亡率占该村养牛存栏数的27.3%,这是一起值得深刻吸取教训的严重病例。2症状病牛主要症状为流涎,擅科,拒食,反刍停止,几小时至1~2天内倒地抽…  相似文献   

15.
耕牛前臂神经炎的治疗聂树中(黑龙江省肇州县朝阳乡畜牧站,166426)前臂神经炎一般多发于奶牛。但春季耕牛使役过度,饲料饲草单一,造成前胃弛缓,消化能力降低,使瘤胃内B族维生素合成减少,引起外周神经营养不良,功能减弱而引发炎症,使动物运动机能障碍前肢...  相似文献   

16.
耕牛瘤胃积食为耕牛多发病之一,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是过多的食物积滞在瘤胃中,导致瘤胃不能正常运转之症。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畜体虚弱,前胃运动机能减退,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一次性过量采食不易消化的劣质、粗硬饲草,谷物、豆类等;或是过量饲喂干料后饮水不足;或是饱食后立即使役,使耕牛失去正常的反刍时间,加上大量出汗,丧失水分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笔者在浦城县盘亭乡多年在本病的诊治上采用同病异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耕牛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前胃弛缓,其中使役过量、饲喂不当是引起耕牛前胃弛缓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几例耕牛前胃驰缓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病例1:2000年6月20日下午,平正仡佬族乡平心村桶井组胡丹成家的1头五岁黄母牛发病,前来就诊。主诉:喜睡、出汗、厌食、气喘、全身颤抖;临床检查:体温40.8℃,呼吸42次/分钟,心跳54次/分钟,瘤胃蠕动1次/2分钟,眼睫膜发白,舌苔薄白,被毛粗乱;诊断为前胃弛缓继发感冒。治疗:(1)柴胡注射液10ml×2,比赛可林10ml×2,青霉素80万u×4,…  相似文献   

18.
宜昌市点军区一养殖户送1头病山羊到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教研室诊疗室就诊。据畜主介绍,病畜为波尔山羊种羊1.5岁,放养。发病初期表现消化不良,反刍不规则,食欲减退,粪便少而干,有时拉稀;发病后期不愿走动、喜卧,眼球下陷,食欲废绝。畜主按前胃弛缓治疗无效后前来求诊,由于病山羊一直未查明发病原因,在送往我院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19.
真胃扭转是现代兽医学病名,中兽医古籍无此记载。笔者临床中遇到水牛真胃扭转二例。例1 养正六队肖应榕饲养的一头16岁公牛,1982年5月27日吃草减少而求诊。病牛精神沉郁,反刍停止,鼻镜干燥无汗,口中津液浓稠,舌苔黄腻,胃肠蠕动音微弱,四肢无力。误诊为湿热内困,服清热燥湿中药1剂。翌晨病情加重,高度狂躁不安和精神沉郁交替出现(用大绳将牛颈项拴于大树上),无法接近观察口色。眼结膜充血发绀,右肷部触诊有波动感,诊断为腹痛症,肌肉注射氯丙嗪和阿托品也未能减轻症状。午后3时左右,病牛精神沉郁,再无兴奋症状,5时倒地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前胃弛缓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反刍动物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内容物运转迟滞等前胃运动和消化机能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食欲、反刍紊乱,前胃蠕动减弱或异常,因此又称前胃虚弱。临床上以水草迟细、前胃蠕动减少或停滞、缺乏反刍和嗳气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舍饲牛、老龄牛和使役过重的牛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