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机砷化合物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有机砷作为抗病原微生物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美国每年用于饲料添加剂中的有机砷达400吨左右。有不少研究报道认为,有机砷制剂优于无机砷。然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1 无机砷化合物具有有机砷制剂同样的促生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4,(6):13
正美国在1940年代批准将砷用于动物饲料。使用砷是为了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增加体重,提高饲料效率,改善色素沉积。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2006年的报告显示,美国每年生产的87亿只肉鸡中,有70%以上被喂了砷。2013年5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们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4月12日,美国马里兰州继欧盟和加拿大后禁止在鸡饲料中使用含有砷的饲料添加剂。当含有砷的药物用于杀灭动物体内寄生虫时,会导致无机砷在动物体内聚集,美国FDA一项对100  相似文献   

4.
《浙江畜牧兽医》2014,(1):38-38
正最近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取消了3种含砷兽药的使用许可证,分别是:洛克沙坤(Roxarsone)、阿散酸(Arsanilic acid)、碳坤酸(Carbarsone)。上述3种兽药曾用于101种相关兽药中,预计将有98种含砷兽药受此次取消许可证情况影响。目前,仍有1种含砷兽药"硝苯坤酸"(Nitrosone)因  相似文献   

5.
对于砷制剂的毒性人们从古代就有认识,中国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就是砷的化合物,长期以来砷的使用也局限于杀鼠、杀虫和防腐、除草方面。上世纪5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就将有机砷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和不少亚洲国家以稻米为主食,然而水稻具有富集有毒物质砷的能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中外科学家近日找到一种新办法,通过操控水稻基因降低砷含量,给水稻"解毒"。砷以无机砷和有机砷等多种形式存在,无机砷毒性较高。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砷,因此对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而言,降低水稻中的砷含量是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发现,水稻中的砷多是通过硅的转运蛋白lsi1和lsi2"混进"植物机体内的。以往,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砷化合物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化合物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张心如,杜干英(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长期以来,砷被人们视为一种剧毒元素,砷的化合物主要作用是杀鼠、杀虫、防腐和除草剂。自1907年Ehrlich报告有机砷化合物以来,砷制剂便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和强壮剂。50年代美国...  相似文献   

8.
有机砷制剂在畜牧上的应用山东省菏泽地区饲料公司李彦才,王沂民砷在自然界很少以元素状态存在,而是主要以三价和五价化合物存在。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美国目前把砷制剂作为最常使用的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近几年,砷制...  相似文献   

9.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简称药管局)6月8日宣布,检测显示,服用辉瑞公司生产的洛克沙胂的肉鸡体内会残留微量致癌物无机砷。洛克沙胂1944年在美国获准上市,是美国药管局批准上市的第一种含砷动物药。美国一些家禽饲养者使用洛克沙胂清除家禽体内的球虫。这种药也能使肉鸡增重,皮肤呈金黄色。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媒体披露,美国市场部分鸡肉可能含有少量砒霜。辉瑞公司一款在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就在禽类中使用的药物洛克沙砷(Roxarsone),可能致使鸡体中含有致癌物质砷。洛克沙砷1996年在中国上市,目前有多个厂家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砷是一种常见毒物,地方性砷中毒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化学性疾病,主要是原生的环境或者非人为因素所引起机体摄入砷化物过高,大多数是饮水所致。美国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认定,砷及其化合物是引起人类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砷对机体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关于砷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非常多,但砷的毒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试验通过测定砷诱导的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氧化应激角度阐明砷的卵巢毒性作用及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Enrlich提出有机砷制剂可以与寄生虫体内的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形成共价键以发挥药理作用。以后便有大量有关砷制剂的研究,并一度被认为是有效的促生长物质。早在50年代美国、加拿大就已经应用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改善畜禽生产,我国1993年批准阿散酸使用于猪鸡,1996年批准洛克沙砷的使用。但最近又有报道,从生态及环保的角度讲,使用有机砷制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有机砷制剂的种类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的有机砷产品主要为对-氨基苯砷酸及其钠盐(阿散酸)和3-硝基-4-羟基苯砷酸(洛克沙砷)。 …  相似文献   

13.
砷及砷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运杰 《广东饲料》2010,19(10):23-24
<正>对于公众来说,砷是毒物的"同义词"。不过,与其他一些金属如汞相比,砷的毒性比较低。其毒性主要是导致鼠、鸡、羊和猪的繁殖障碍,引起生长发育不良(NAC,2001)。此外,有研究表明,砷还是人体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砷的营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07年 Ehrlich报告有机砷化合物以来,砷制剂便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和强壮剂。 5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将有机砷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 Nielson等 (1975)通过大鼠试验证实后,砷才被确认为是动物营养的必要元素。我国 80年代才开始应用研究, 1993年农业部批准正式批量生产对氨基苯胂酸。近些年,有机砷添加剂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一些相关的研究也开展得较顺利,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人们对砷制剂的安全性仍存在着质疑。本文就有关砷的营养学知识及应用砷添加剂需注意的事项等问题做一概述,以便人们较全面地了…  相似文献   

15.
阿散酸的作用、毒性及环境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砷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元素,地壳中排列第20位,海水中排列第14位,人体中排列第12位。地球富含砷约1.5~3mg/kg。砷属于第四周期的类金属,在第五主族的位置与P、S、Se相比邻。在动物营养学中,砷既是必需元素,又是有毒有害元素。砷作为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鸡、山羊、小型猪、鼠的实验证明,缺砷生长减慢,损害繁殖性能。含甲基的有机砷与细胞膜磷脂有密切关系。一些砷化合物对动物具有明显生长促进作用。美国FDA最早于1964年允许有机砷制剂应用于鸡的饲料,1983年正式批准用作猪鸡的促生长剂。目前常用的有阿散酸(对氨苯胂酸,C6HsAsNO3)和洛克沙生(3-硝基-4-羟基苯胂酸,(C6H6AsNO6)两种,我国农业部1996年批准了砷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导读:尽管人们认识到砷对有些动物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目前尚未见到在生产中由于缺砷而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的报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科学把握住有机砷添加剂"度"的分寸,把合理利用有机砷添加剂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及控制其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结合起来,已刻不容缓!专家提出,由于对有机砷的促生长效果和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对有机砷制剂在环境中的循环、转化机理等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建立高灵敏度、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来正确评价有机砷制剂的饲用安全性、食品安全性及生态安全性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对饲用有机砷制剂的作用机制、毒性及残留、环境行为和对不同形态、价态砷的检测技术四个方面对其安全性评价及发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有机砷制剂有氨苯胂酸(商品名:阿散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商品名:洛克沙生),由于其确实存在药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规则》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禁用品。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有机砷虽然无急性毒性,但长期使用或过量添加会引起动物组织器官崩溃,同时抑制多种组织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砷化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砷能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对宿主同样也有毒害作用。Adrien(1985)指出,细菌和寄生虫对含砷药物也存在耐药性,从这一角度分析,砷制剂也不可能成为"后抗生素时代"替代抗菌药物的新产品。虽然有机砷制剂作为畜禽促生长剂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经济效益,但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难以避免,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禁止使用砷制剂作为畜禽促生长剂刻不容缓。笔者提出,养殖生产者已充分认识到砷制剂具促进动物生长,但是,同时更应急需认识到砷制剂具有较强的发育毒性和致癌性。本文综述了砷制剂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减轻或消除砷制剂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东家禽》2011,(7):53-53
日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公布。美国市场部分鸡肉可能含有少量砒霜,但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洛克沙砷的辉瑞制药公司表示将在美国停止销售,同时正在联系多个进口该产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水禽世界》2011,(7):53
日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公布,美国市场部分鸡肉可能含有少量砒霜,但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洛克沙砷的辉瑞制药公司表示将在美国停止销售,同时正在联系多个进口该产品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砷(As)是一种剧毒物质,直到1975年Nielsen等通过大鼠试验证实砷是动物营养的必需微量元素之后,才引起动物营养界的关注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将有机砷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且已形成规范技术。我国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80年代,起初主要研究无机砷如氧化物、硫化物、砷酸、砷酸盐、亚砷酸盐等,由于无机肿属于高毒类化合物,毒性大,易残留,安全性低,不宜作饲料添加剂应用,继而转向有机砷的应用研究,于1993年研制出一种有机砷饲料添加剂对氨基苯砷酸,并由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由浙江省黄岩市荣耀化工厂定点生产,随后又相继研制出对氨基苯砷酸钠、3-硝基-4-羟基苯砷酸等系列产品,几年来推广应用于养猪生产,取得厂较好的饲养效果,而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根据几年来生产实践中的体会,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就目前应用于肉鸡生产的有机砷饲料添加剂产品种类、作用机理与缺乏症、应用效果、毒性与安全剂量、应用安全性与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