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离到一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根据其细胞形态,菌落特征,培养特征,以及对有机碳源,还原形态硫化物能力等生物特征将该菌株定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该菌株生长最适pH范围是6.5~8.0。光照强度对菌株细胞的增殖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有明显影响,较强光照有利于细胞的增殖,低光照则对细胞内合成类胡萝卜素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沼泽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沼泽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该色素对氧,光照,温度的作用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微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当氧,光照,温度的作用强度增加,介质PH值进一步改变,该色素将受到破坏,表现为褪色或变色,吸收光谱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LuxR家族调控蛋白调控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分析LuxR家族调控蛋白序列,对其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和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研究生物被膜形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生物被膜增强剂的开发提...  相似文献   

4.
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光合细菌,在污水处理、农业种植、畜牧与水产养殖等领域都有较多应用。在自然培养条件下优化培养基配方,对培养条件中对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进行探究。最终确定最佳C源乙酸钠添加浓度为10 g/L,最优N、P源为复合肥2(N:P:K=15:15:15),最佳添加浓度为0.5 g/L。细菌适宜生长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以上、光照强度4 000 lx以上、p H值范围为7.5~8.0。在植物病害防治实验中,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枣锈病病原菌、根腐病病原菌、褐腐病病原菌、叶霉病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光合细菌耐受Se及最适生长条件进行探讨,为今后应用光合细菌进行含Se废水处理奠定理论基础。Se耐受性较强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以酵母膏为碳源,pH值7.0,接种量为20%30%生长最好,对亚硒酸盐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50μg/ml。  相似文献   

6.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促进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的生长和繁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组成配方为:乙酸钠3.8g/L,氯化铵1.3g/L,酵母膏0.7g/L,微量元素0.8 mL/L。在此条件下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D_(660nm)值可达2.186,比优化前提高了29.4%。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染料脱色的微生物处理法,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中分离到多株脱色菌,其中一株高效脱色菌为T-2,并初步鉴定其为红酵母属的一种(Rhodotorula sp.);研究温度、pH对该菌脱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培养温度为35℃、pH为3.0时对染料脱色率达到95.4%.  相似文献   

9.
冯波  赵红卫  张迅  方为茂  熊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22-13324
[目的]选育高活性沼泽红假卓胞菌并对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混合茵液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生长培养基并研究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到茵株BL,根据伯杰氏手册(第8版)鉴定其为沼泽红假单胞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HCO3 2.0g,CH3COONa2.0g,NH4Cl1.0g,K2HPO4 0.5g,NaCl2.0g,MgCl,0.2g,酵母膏0.5g,玉米浆0.8g,1000ml蒸馏水。在光照厌氧条件下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配合絮凝剂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CODCr和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44.8%和46.7%。{结论}菌株BL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筛选到的新培养基具有简单、易配、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沼泽红假单胞菌R-3去除水体中氨氮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以1株具有氨氮去除效果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氨氮浓度、温度、pH值和光照强度对其降解氨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体初始氨氮浓度在80 mg/L以下时,菌株R-3降解氨氮的效果较好,降解率均大于70%;该菌株在温度为25~30℃,水体的p H值为6~9,光照强度为1 000~5 000 Lux的环境条件下对水体中的氨氮具有较好地降解效果,对氨氮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5.7%。沼泽红假单胞菌R-3具有高效去除水体中氨氮的能力,且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制备具有漆酶活性的芽孢悬液,研究了芽孢漆酶对4种合成染料RB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促进染料脱色的漆酶介体,同时考察了酶浓度、介体浓度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RB亮蓝﹑活性黑和靛红在无介体时不能被脱色,在乙酰丁香酮(ACE)介导下的脱色率都超过了60.00%;在pH9.0时,芽孢漆酶-介体系统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酶浓度和介体浓度分别为88.64 U/L和0.5 mmol/L时,2 h后脱色率可超过80.00%,表明该芽孢漆酶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一色内毛菌LS0547漆酶粗酶液与紫脲酸(VA)或乙酰丁香酬(Ace)组成的漆酶一介体系统刈结品紫、靛红、活性黑KN—B染料进行脱色试验,探索pH、温度、染料浓度和漆酶浓度等条件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作用下,漆酶脱色靛红和活性黑KN—B效率高;存介体紫脲酸(VA)作用下结品紫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牙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究底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记忆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芽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木耳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相似文献   

15.
好气和厌氧条件下小麦秸秆的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网袋培养法,研究在好气和厌氧条件,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碳、氮释放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的残留质量、碳和氮残留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呈前期(0~3个月)降解较快,而后(3~12个月)逐渐减缓的趋势。用一级动力学方程y=y0+a·e-kt对小麦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的残留质量随时间变化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57),质量腐解半衰期分别为72.8和121.9d,腐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0.022 0和0.014 0/d。在好气条件,小麦秸秆中碳和氮元素释放速率常数分别是其在厌氧条件的1.79和1.67倍,小麦秸秆中碳和氮元素的释放率分别是其在厌氧条件的4.39和1.40倍,且在培养至1个月时处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残留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好气条件更有利于小麦秸秆碳氮元素的释放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从而更有利于小麦秸秆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黒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配施氨挥发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黒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配施氨挥发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氮是使土壤出现NH3-N释放峰的主要原因,而磷的施用使由施氮而引起的NH3-N释放峰进一步加强.单施氮时,随施氮量增加,NH3-N释放量峰值增加,但低氮水平时NH3-N释放量增长幅度较小,其增长幅度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过量单施氮使NH3-N释放总量增加.单施磷对NH3-N释放总量无明显影响.而氮磷配合施用后,NH3-N释放量则随氮、磷的增加而增大.配施有机物料处理的NH3-N释放峰值较宽,持续时间增长,释放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莆田黑猪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H-FABP基因5'-调控区检测到两个多态性位点(G7T和C11A),由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定义为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0.740和0.260;在外显子2处存在3个多态性位点(A2C、T62C和T65C),由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定义为c和D,基因频率分别为0.164和0.836.群体遗传分析表明,H-FABP基因5'-调控区属中度多态(0.25〈PIC〈0.5),外显子2区属低度多态(PIC〈0.25).)c2适合性检验表明,两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莆田黑猪H-FABP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野猪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源性为100%,而与牦牛、驴、人、大鼠、鸡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4.0%、92.4%、87.8%、82.4%,77.9%和67.2%.  相似文献   

18.
外源水杨酸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合作杨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水杨酸(SA)预处理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A能明显促进合作杨损伤叶片中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增加,并对合作杨损伤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SA可能是通过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使伤害信号分子H2O2获得积累,并由H2O2传递伤害信号,诱导了合作杨的伤害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微生物量与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添加尿素(U)、尿素+葡萄糖(U+G)、尿素+秸秆(U+S)的培养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初步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东北黑土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U或U+G的处理,微生物量提高很快(5~15d时),但下降也很快。添加U+S处理,微生物群落变化很快,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迅速升高(5~10d时),而且微生物量可以保持两个月之久。以上结果说明化肥配施秸秆具有良好的土壤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自然放牧条件下青海黑藏羊的肉品质特征及性别间的差异,选取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公羊和羯羊各5只,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背最长肌的肉品质指标及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屠宰率为41.05%,背最长肌的pH处于鲜肉范围,熟肉率为54.44%,含有锌、硒等元素,鲜味氨基酸含量达38.40%,共检测到32种脂肪酸,均含有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系列脂肪酸;性别对青海黑藏羊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羯羊色度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羊,背最长肌的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和公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苏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公羊;母羊背最长肌中铁和硒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公羊和羯羊;公羊背最长肌的粗灰分和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羯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上述结果表明,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肉的矿物元素含量更高,公羊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羯羊在肉色和氨基酸含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