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里最大的属,有二百余种,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散见于中南半岛、印度东部、马来西亚、日本和菲律宾。山茶属植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茶叶是重要的饮料;茶油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食用油:茶花为名贵花卉。长期以来,山茶属植物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被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耐冬山茶的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茶(Camellia japonica)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我国是世界山茶的起源中心与分布中心。在山东青岛近海岛屿和崂山等地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山茶分布(当地称之为耐冬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天然分  相似文献   

3.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供试的山茶属植物24个种,分类属于山茶亚属(Subgen camellia)的 18个种,占供试总样的75%;茶亚属(Subgen Thea)的 1个种,占 4.17%;后生山茶亚属(SubgenMetacamellia)的2个种,占8.33%。其它3个种,占12.5%。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山茶属不同物种幼林期离体叶细胞的膜伤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温对山茶属不同物种幼林期离体叶细胞的膜伤害骆琴娅,漆龙霖,杨昌智,李立(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山茶属是山茶科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我国是山茶属植物起源与分布的中心,据统计约有180种[1],但多集中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其分布受低温...  相似文献   

5.
对隶属于山茶亚属、茶亚属、后生山茶亚属的27种山茶属植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山茶亚属的种仁含油率较高,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高(大多在85%以上),个别种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亚麻酸;后生山茶亚属种仁含油率相对较低,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还含有5.16—9.04%的芥酸。在山茶属植物中发现亚麻酸和芥酸,在国内乃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目前大约有29种3变种山茶属植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山茶属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并就其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古籍考证,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山茶属植物在《四库全书》10部古籍中的传统命名、资源分布状况、使用部位、炮制方法和护肤功效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山茶属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提供古代医学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山茶属植物有山茶、油茶、滇山茶、茶梅、茶和普洱茶共计6种;叶片是使用最多的部位;炮制方法以煎煮和捣制为主;护肤功效中以治疗痈疮、脓肿提及频率最高。山茶属植物多被古人用于治疗皮肤科的疑难杂症,研究结果为山茶属植物的绿色、天然、功效良好的护肤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按张宏达分类系统,贵州分布的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有4个亚属13组46种4变种。但《贵州植物志》出版较早,仅记载了42种3变种,且部分物种已在《中国植物志》第49卷3分册作异名处理。该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很相似,野外分类较为困难。为方便应用,本文结合《中国植物志》和近几年的野外分类实践,主要以分类检索的形式,分组、分种对贵州分布山茶属植物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开发利用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茶科植物资源,对该区山茶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山茶科植物共有7属28种(包括变种)。对其种类占全国与福建省的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优势属、生活型与生态环境条件、数量以及应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桐为山茶科杨桐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溪边林下,自然分布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区,在我省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山区县,在台湾、日本及韩国等地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1.
黑松叶蜂属昆虫世界上已记载两种,一种是日本黑松叶蜂Nesodiprion japonicus(Marlatt),分布于日本及我国台湾省,另一种是双枝黑松叶蜂N.biremis(Konow),分布于我国广东省沿海岛屿和泰国(Smith 1974)。二者均为害松树,前者是日本松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我们从陕西、浙江等省收集到这一属的几种标本,经鉴定为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茶花(Camellia japomice Linn)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由于山茶的花期较长,花姿多变,花色艳丽,有很高的观尝价值,目前被广泛种植,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但一种茶花只有一种花色(十八学士最  相似文献   

13.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中重要的一个大属,它在食用油、饮料和花卉中占有重要过置。为了探索山茶属有性杂交的规律,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油茶和新的茶花,以便满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更高需要,我们从1972年以来,先后用15个种,进行58个组合的种间杂交。另外,在普通油茶优树中广泛地进行了互交。现将试验资料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油脂植物44科73属91种,占全国油脂植物108科397属974种的40.7%、18.4%和9.3%。优势科有樟科(9种)、大戟科(6种)、山茶科(6种)、蔷薇科(4种)、榆科(4种)、漆树科(4种),优势属有山茶属(4种)、山胡椒属(3种)、山矾属(3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马尾松、竹柏、草珊瑚、三叶木通、樟树、乌药、木油桐、多花山竹子、油茶、栝楼、赛山梅与木腊树等。对该区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取用部位、含油率大小、分布、生活型以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前言我国为山茶属植物主要分布国家,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掌握的有200多种。在利用上有的以食用油料为主,有的以花卉观赏为主,也有的两者兼备。这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财富,加以发掘收集和和利用,对科研、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山茶属物种,品种繁多,水平分布南至热带,北至温带,垂直分布从海拔几十米到2千5百多米。不同的种,其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明显不同,有的3—5年便可开花结实,有的需要8—15年才能开花结实。将分布在各地的物种和品种发掘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是科研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16.
细尖连蕊茶(C.parvicuspidata)属于山茶属(Camellia L.)连蕊茶组(TheopsisSealy)该组在张宏达教授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中共有43种,细尖连蕊茶作为新种载入。采集于广东省北江瑶山;潮安凤凰山;蕉岭石湖等地。  相似文献   

17.
前言作者以日本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的日本柳杉为主,对杉科(共10属15种)中分布于北半球的9属10种进行了核学方面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有9属10种,它们是柳杉属的日本柳杉和柳杉、水松属的水松、落羽杉属的落羽杉、水杉属的水杉、台湾杉属的台湾  相似文献   

18.
山茶花及其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3,24(5):23-23
山茶花又名红山茶,是我国的名贵花卉,我国南北方诸省都有栽培,但以云南山茶最为著名,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云南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共约200种,主产东亚,中国近190种,云南约有60种。人们常说的山茶花,是泛指山茶属的观花树种,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ulata)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品种达120多个。云南山茶的栽培历史甚为悠久,早在唐代光化年间即有种植。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就画有宫廷园林中栽培的茶花园,当时称为“瑞花”,白族先民称为“橙花”。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徐霞客、杨升庵、郭沫若等均有不少赞颂云南山茶…  相似文献   

19.
罗汉松属(1)     
罗汉松属(Podocarpus)约有常绿树种130种,分布范围如图1所示。其中分布北限的日本境内有罗汉松(P.macrophyllus)和竹柏(P.nagi)两种。属用材树种,单  相似文献   

20.
短管红山茶为一野生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乌蒙山区,在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和赫章县内,有大面积成片分布。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影响,茶林破坏极为严重,致使植株矮小,产果量低,而不为人们所重视.一九八二年,我们于毕节县的城关、大兰、王张、烧杠和中屯公社,发现此种山茶,并采制标本,经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鉴定后,与本所助研曾范安命名为短管红山茶,属山茶属红山茶组滇山茶亚组中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