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一、年年初夏时节,栀子花开在襟前、枕边、桌上,花市上有她的盆栽售卖,要买鲜切栀子花只能去菜市场。菜场改造拆迁后,买菜的地方改成超市,栀子花也随之变得稀罕。有黄石的朋友晓得我们喜欢栀子花,把她老母亲种的,趁着花苞摘下来,坐高铁带给我,满满一大袋。她的情谊最暗合栀子花给人的感受,那么亲切朴实,像宜室宜家的良家女孩。  相似文献   

2.
游剑  林欢  梁冉 《北方园艺》2017,(5):118-121
以栀子花为试材,利用超声法对栀子花中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栀子花中栀子黄色素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以7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g·mL~(-1)),超声提取功率50kHz,超声提取温度60℃,超声提取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产品的色价82.18,OD值1.17。  相似文献   

3.
栀子花开     
颜亮 《花木盆景》2010,(6):21-21
<正>栀子花叶色翠绿,花大洁白而又芳香馥郁,深受人们喜爱,栀子花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养护相对较为简便,而在北方地区均为盆栽,若管理不当,常会出现叶色发黄、落叶、甚至萎蔫的现象,因此养护中在土壤、水肥、温度、光照、修剪等方面需精心管理。栀子花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属于典型的酸性花卉,pH值一般为5~6.5,因此盆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栀子花插瓶期间的保鲜效应,测定了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花朵直径、水分平衡值、开花级数等指标。结果表明:D配方(3%S+100mg/LSA)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5,(11):30-31
Q1我养的栀子花先是叶片发黄焦边.叶面上出现小白点并常常伴有蛛丝网.最后枯死:我用过豆饼、人尿、硫酸亚铁等,但始终未见其好转.,请问怎样才能养护好栀子花?  相似文献   

6.
夏天来了,栀子花又开了。在篱下,在路旁,在人家的庭院里和阳台上.一丛丛的栀子花忙忙地抽出碧青的花蕾,然后紧一朵慢一朵地舒展开它那雪白柔润的花瓣,馥郁的花香醉人心脾,让人心动。  相似文献   

7.
春兰     
林野 《花木盆景》2000,(6):45-45
最喜欢的还是栀子花;最难忘的是我的父亲;记得是读中学的时候,一天和父亲一起出去,看到有人扔了一棵尺长的栀子,枝上只剩下一丁点的绿叶。也不知那天是怎么了,我一定坚持它还能活,执意要把它带回家。父亲拗不过我,那栀子花终于种在了我家的院子里。其实.那时我还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8.
韩学俭 《花卉》2008,(7):40-40
栀子花又名黄栀子、山栀、林兰、木丹。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栀子花是优良的绿化、美化、香化树种,广布我国南方地区。春夏开白花,6瓣,顶生或腋生,有短梗、极香。凋谢后花朵变黄褐色,余香仍然四溢。果实用水萃取可得黄色染料,用于棉、毛、丝等纤维的染色。花期5~7月,果熟期11月。其变种有:  相似文献   

9.
豫南大别山区几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南大别山区常见的栀子花、大叶黄杨和海桐等7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栀子花芳香馥郁、玉洁动人.是我国十大香花之一,广泛种植于公园、庭院等场所,也是家庭养花中窗台、阳台和平台上莳养的最佳花卉品种。栀子花的繁殖方法常用的有扦插繁殖和压条繁殖。水插繁殖是扦插繁殖的一种,由于其技术简单易学、省时省料、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而备受大家青睐。是家庭盆栽中最经济实用的繁殖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番茄子叶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IPG胶条梯度、上样方式、上样量、聚焦条件等4方面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番茄子叶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即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番茄子叶总蛋白,选用24 cm pH3-7NL的IPG胶条,采用水化上样,上样量300 μg,按聚焦程序Ⅰ或Ⅱ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银染染色。若采用制备胶,以获取高含量蛋白点,则将上样量提高至1.5 mg,按聚焦程序Ⅲ进行聚焦后进行双向分离,并采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采用该优化的体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2.
桃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O'Farrell双向电泳系统,研究适于桃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对不同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不同pH梯度范围、不同上样量的比较,探索出一套适合桃树叶片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采用两性电解质配比pH3~10︰pH5~7为1∶4的IEF胶条,按9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较好、蛋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经此方法分离的桃叶片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MS/MS)得到了较好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测定灵芝提取液中杂质含量对灵芝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对灵芝提取液样品进行测定前预处理,同结合二值化方法对样品溶液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提取样品溶液图像的局部灰度突变点,对灵芝提取液中金属杂质的边缘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ICP-MS测定灵芝提取液中的Pb、As、Hg等金属杂质含量,实现对灵芝提取液中杂质含量的精确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测定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测定速度快、误差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离发病组织的内生菌,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12类样品中第8类未分离到任何菌,样品第5类和第11类为细菌病害,其余为真菌病害,其中第1类病原菌为黑附球菌,第2类和第3类病原菌为镰刀菌,第4类病原菌为拟茎点菌,第6类、第7类、第9类、第10类和第12类病原菌均为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鼠跳台试验,对灵芝、天麻等物质复配后的4个样品的辅助改善记忆功能进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11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8个受试组,给样15d后,进行小鼠跳台试验,对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模型可行,与模型组相比,2号样、4号样及低剂量3号样短期内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法及样带调查法,对丰都县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丰都县现有野生食药用菌2亚门3纲4目1 8科32属51种。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地区的真菌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桃果实蛋白质双向电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久保’桃(Prunus persica L.'Okubao')果实为试材,通过比较不同上样量、不同上样缓冲液、不同平衡缓冲液、不同染色方式等条件下的双向电泳图谱,探讨以上各因素对桃果实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电泳图谱虽然蛋白质点的数量少于银染色后的图谱,但背景较为清晰,适用于蛋白质组分析。采用固相pH梯度17 cm胶条,100 μg蛋白质上样量,样品干粉溶于375 μL含有硫脲、磺基三甲基胺乙内脂3~10的上样缓冲液中,等电聚焦后用含有磷酸三丁酯的平衡缓冲液还原,进行SDS-PAGE,银染色得出的双向电泳图有蛋白点1 209个,纹理较少,适用于桃果实蛋白质组学分析且兼容于下游技术的蛋白质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甜叶菊叶片RA和STV提取方法,促进甜叶菊种质RA和STV等甜菊糖苷含量分析用样品制备体系的优化,基于乙醇超声提取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实验,分析提取用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甜菊叶片RA和STV提取效率的影响,优化各参数,并以现有提取体系为参照,对其优越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tRA和STV提取效率较现有体系明显优化的提取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甜叶菊叶片粉末按料液比1:20 (m:v)加入50%(v:v)乙醇,室温振荡过夜,40℃下超声提取60min.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越橘果实中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以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水果或食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越橘果实的农药检出率为27.3%,样品农药检出率为77.1%。检出农药有乙酰甲胺磷、阿特拉津、乙草胺,检出率分别是37.14%、2.9%、54.29%,样品超标率均为0。经单项农药污染指数、检出率、超标率的综合评价发现,越橘果实主要污染农药为乙草胺。  相似文献   

20.
王寿华 《落叶果树》1993,25(1):13-15
研究表明,导致北京南口农场苹果短粗丛根病的巴基斯坦毛刺线虫(Trichodorus pakistanensis)在所调 查的45个果区中的31个果区大量发生,总样品频率和最高群体密度分别为 47. 1%和 536条/200ml土壤。各 区平均群体密度在1~282条/200ml土壤之间,以第40区的密度最高。线虫群体在3~5月间数量很少,6~ 7月大量发生,8~9月开始下降。弱树根围群体数量最多,达520条/2001ml土壤,半死树次之,旺树和死树 根围线虫数量最少,分别为 64条/200ml土壤和 80条/200ml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