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张春荣 《中国种业》2013,(Z1):90-90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原本是玉米生产上的次要病害,在国内外均有发生,一般损失不大;但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夏玉米产区暴发流行,危害十分严重。在玉米褐斑病暴发年份,玉米种植区有接近50%田块发生不同程度的褐斑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到100%,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出现整株死亡。又因大多数农民对该病症状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力,致使其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济源市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内的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内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条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3.
玉米褐斑病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石初 《作物杂志》2003,19(2):45-46
玉米褐斑病是广西自1987年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各玉米生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害发生的严重度一般在20%左右,个别高达50%,对广西玉米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将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该病害的调查研究结果,予以初报。1 症状观察研究据近10年的田间调查,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主要是CImmYT)的玉米品种及育种亲本材料,在广西出现玉米褐斑病的症状主要有整株黄点型及局部褐斑病两种类型。1.1 整株黄点型整株黄点型是一种新出现的褐斑病症状,一般是整株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密集及大小分布较均匀的小黄点,经镜检,观察到病原菌为Physodermam  相似文献   

4.
<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玉米大斑病,又称长蠕孢菌叶斑病、煤霉病、煤纹病、枯叶病、条斑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在冷凉地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苞叶和籽粒。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锈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主要为害玉米的苞叶、果穗等部位,不利于玉米的丰产高产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近年来,玉米锈病在上蔡县华陂镇等玉米产区发病程度呈现加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文章分析探讨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原因等,提出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两个方面的防控措施,为当地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5,23(2):107-107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发病更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内的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主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覆盖全国,但玉米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给玉米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玉米大、小叶斑病是国内外玉米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干枯,影响灌浆成熟,使玉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一般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4,22(4):227-227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垅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制种农户增收的重要问题.因此掌握玉米苗枯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做好玉米制种田苗枯病的防治,对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增加制种农户收益和稳定制种基地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严重且发展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该病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的节壶菌属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  相似文献   

10.
1.大褐斑病此病是水仙叶部的重要病害。我国主要产区漳州、崇明、舟山、福州、厦门等地发病均较严重。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初次侵染时,多发生在叶片尖端,造成叶片先端枯死。再次侵染的,病斑多发生在叶片中部及边缘。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黄褐色至褐色小斑点,后发展成纺锤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红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相互愈合连成大型条斑,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点(如图所示)。发病严重时全叶干枯,整株死亡。漳州地区发病严重的病圃,水仙叶片如同被  相似文献   

11.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01,19(4):233-233
玉米粗缩病 (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 ,俗称“万年青”、“君子兰”。商河县自 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危害发生 ,尤以春玉米和麦早套玉米制种田发生严重 ,现已成为影响商河县乃至山东省玉米制种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1 发病症状带毒的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 ,植株即染病。玉米得病后 ,叶色浓绿 ,叶片僵直、增厚、变短 ,背面叶脉产生蜡白色脉突 ,节间缩短呈丛生状 ,植株严重矮化 ,生长发育受阻。 6片叶前感病 ,严重的株高仅为 50~ 80cm即停止生长 ,较轻的虽然能长高 ,一般也不能抽穗结实 ,造成绝产 ;8片叶后感病 ,即使能抽穗…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三北六号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华北春玉米区主要指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天津、陕西等地区的玉米产区,该区玉米种植面积非常广阔,是我国春玉米主产区。该区域的主要生态特点是无霜期较长,活动积温多,半干旱及半湿润,20世纪90年代生产上主栽品种中单二、农大108等,由于品种推广种植时间长,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矮花叶病,又叫花条纹病、黄绿条纹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华北大部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发病较重,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5%~10%,流行年份可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识别要点1~2片叶时可出现症状,7片叶前后发病最重。最初在幼嫩的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如种子带毒,幼苗子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枯病、玉米条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在大田,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⒇黄有惠龙厚明田业龙(山东省滕州市科委277500)李宪文(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农技站277518)青枯病,也称玉米茎基腐病,是对玉米生产危害较重的病害,全国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又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螺霉病或黑霉病,主要分布在热带玉米产区。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5)毫米×(15)毫米×(12)毫米,严重时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央乳白色,边缘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明显  相似文献   

17.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发生严重,一般发病率30%~7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2005~2006年发生特别严重。一般发病率30%左右,严重的发病率70%~8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有的地块造成绝产。据调查:收获前15~20d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48.7%,收获前10d左右,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23.3%。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多不能抽穗结实,单株产量损失可达70%-100%,轻者减产20%-30%,严重者达70%80%,晚春播种、麦田套种、油菜及大蒜茬等玉米甚至绝产,给我国许多玉米产区带来严重影响。2008年山东省发生面积73.3万hm^2,改种5.9l万hm^2,绝产1.67万hm^2,玉米粗缩病成为该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1年威海地区春播玉米发病更是严重,大面积毁种或绝产。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感病后尚无可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品种抗病性利用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网斑病是一种针对花生发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云纹斑病、污斑病、,多纹斑病、泯褐斑病等,我国1982年首次在山东、辽宁等花生产区发现,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近年来蔓延迅速,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了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鉴于近期气候比较适宜玉米病害发生,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要求各区、县植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玉米褐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等病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延缓病害流行蔓延速度。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节壶菌属真菌引发,为害部位包括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形成较大的褐色条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