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目山4纲30目3729种昆虫,分析了该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联系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为:东亚成分为主体,昆虫模式标本丰富,种类富庶,区系成分古老独特,垂直分布较明显。天目山昆虫与南部邻近地区关系较紧密,尤以与西部、南部的关系密切,而与北方的联系较小,特别是与西北干旱区系的关系极小。天目山昆虫区系起源的主要成分为自晚侏罗纪形成的我国东部高原古昆虫在天目山定居发展起来。昆虫区系从热带属性逐渐演化为亚热带山地区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木本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新疆木本植物区系37科,105属,436种进行区系地理学分析,探讨区系的来源和发展,结果表明:(1)新疆木本植物区系种的区系成分是多元的,区系发生成分主要有安加拉成分,古北极成分,古地中海成分,新疆本土成分和华夏成分;(2)发生时间在各个地区是不同步的,除准噶尔外,新疆的荒漠区系起源较古老,于早第三纪时就已经基本形成,而准噶尔荒漠则形成于第四纪;新疆的山地植物区系相对年轻,它们的区系形成均不早于第三纪;(3)整体上新疆现代木本植物区系是在古地中海退却后得到繁衍的,自第三纪以来就一直处于干旱气候控制之下,在第四纪进一步旱化,并且这一进程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重点保护对象分布情况、区划范围,根据生态完整性原则、物种的有效保护原则,采用自然区划和人工区划相结合,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保护区总面积21734hm2,其中:实验区面积11163hm2,缓冲区面积4487hm2,核心区面积6084hm2。  相似文献   

4.
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详细的植物类群调查,对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过渡性明显,集中了大量原始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和古老孑遗植物成分,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通过对该区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之间共有种和区系成分的对比分析,表明大巴山植物区系应属华中区边缘,很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东西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5.
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邦兴  范家瑞 《林业科学》1990,26(5):396-401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在垂直结构中形成梭状图式。具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区系特性及起源古老的特点。与邻近森林区系的关系表现出与中国喜马拉雅南部及热带东南亚北部山地森林区系更近亲。结构5层,8种层片。所有这些表明该森林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上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由于生态环境特殊与同类其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  相似文献   

6.
老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岭自然保护区是秦皇岛市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种子植物732种(含种下单位),隶属100科372属。科属分析表明该区与秦皇岛市种子植物分类群结构基本一致,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具有与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特有程度低。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亚热带中部(湖南、湖北)藤本植物区系特点和与邻近地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土著藤本种子植物60科159属784种,其区系具有种类丰富、分布类型多样、特有成分较多、区系较古老等特点,在科、属水平上与贵州的关系最密切,在种的水平上与华东的关系最密切;与该区的全部种子植物区系相比,藤本植物区系的热带性更强,并与喜马拉雅及我国西南有较强的地理渊源等特点.因此认为,复杂的地形和一定的海拔高度有利于藤本植物多样性的形成;许多热带性的科、属中的藤本植物能分布到其分布区的最北缘位置,代替直立的乔灌木生活型在分布的北缘地带生存.  相似文献   

8.
四川西部甘孜和凉山地区蕨类植物共有46科101属453种,种类繁多,特有成分丰富,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区系成分复杂,新老兼备;区系具有交叉、过渡性;区系性质在不同分类等级上存在差异。地理成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一致表明川西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具有热带向温带性质的过渡特性,略接近我国南方蕨类植物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9.
康乐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2):5-10,34
以中条山林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系统调查,分析木本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据统计,中条山地区共有木本植物78科172属49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9种,被子植物73科162属471种。分析结果表明,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的种数最多,其次是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该地区木本植物丰富,起源古老,具有暖温带与亚热带双重性质,过渡性特征比较明显,而且与其他地区的植物区系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有爬行动物29种,隶属2目2科22属。在区系组成中,以东洋界区系成分为主体,古北界区系成分处于劣势地位。爬行动物在秦岭主脊南北坡的分布与垂直分布上的差异不明显。同时将牛背梁保护区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及区系成分与秦岭中段的黄柏塬、老县城、太白山、长青和佛坪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分布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区内昆虫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分类描述,对已鉴定出的昆虫种类特点、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鞘翅目昆虫占有明显优势;云南松毛虫和松纵坑切梢小蠹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森林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区(界)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结构分析雷公山保护区现代植物区系的特征,该区有种子植物158科,562属,1 414种。植物区系孕育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成分,并参与东亚植物区系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进程;属为古北大陆起源,以古老的大陆起源为主体;种的区系成分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1 004种,是东亚植物区系一部分,中国特有属14属,中国特有660种,贵州特有种2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是构成雷公山植物区系的基本骨架,并与热带亚洲关系密切。雷公山种子植物属和种的分析基本一致,其区系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都柳江源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为契机,在对保护区全面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选取保护区内以中华槭、水青冈、枫香和密脉石栎为优势建群种的四种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运用植物多样性指数、M.Godron稳定性值和年龄结构指标分析群落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大小为密脉石栎林中华槭林水青冈林枫香林。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对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蝽次目昆虫88种(亚种),隶属于12科62属,其中以蝽科种类最多,有40种,其次为缘蝽科,有19种,再次为猎蝽科,有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东洋区成分显著,但具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物种占种总数37.5%,并杂有少量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为主,但与华南区和华中区有较多共有成分,西南-华南共有种占81.8%,西南-华中共有种占76.1%。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具显著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南岛最新的蝶类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海南岛蝶类共计613种,隶属于11个科220个属。并对海南岛资料较全的589种蝶类昆虫进行了区系分析,其中属东洋区系种类的占总数的81.49%,其它跨区系的广布种占18.51%,显然,东洋界的种类占优势。提出了实现海南岛蝶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对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优势科、种的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十分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 315种,隶属114科418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07科405属1 297种。以乔木种类居多,计676种,占总种数的51.4%,而木质藤本最少,只有174种,占13.2%;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强于温带地区;在种的水平上,特有种类较多,计825种,其中中国特有11种,中国温带-热带亚热带特有29种,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785种。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生态公益林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淳安县域内的主要生态公益林类型进行了群落特征的野外调研,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淳安县生态公益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42种,隶属于74科162属。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热带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但温带区系成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群落生活型分析,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总体水平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群落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8.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具有古北,东洋交叉重叠,过渡带明显,地区特有种,原始种类比较丰富的特点,其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成非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岛野生的土著药用木本植物区系进行研究,发现该区系由332种206属70科组成,区系特点为热带北缘特征,物种主要集中在本岛的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探讨了海南岛药用植物资源应用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部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四川西部甘孜、凉山地区(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和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地区有苔藓植物57科、150属和302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2)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3)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4.75%,东亚成分次之,占24.47%;(4)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84种,占总种数的65.25%,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5)东亚成分中,中国-喜马拉雅与中国-日本两个变型成分的总和为63种(91.30%),远远超过了典型的东亚成分6种(8.70%),表明该区东亚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