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胚胎及仔鱼发育特点,采用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孵化条件下观察了欧洲舌齿鲈胚胎发育及仔鱼的形态变化与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舌齿鲈受精卵呈圆形,浮性,卵径为(1.287±0.025)mm;在(13.0±0.5)℃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分别历经了受精卵(0 h)、2细胞期(1.5 h)、4细胞期(2.0 h)、8胚叶期(2.5 h)、多细胞期(4.0 h)、桑椹胚期(4.5 h)、囊胚期(9.0 h)、原肠胚期(22 h)、胚胎轴出现期(37 h)、肌节及视囊出现期(48 h)、脑泡形成期(56 h)、心脏形成期(62 h)、尾芽期(68 h)、心脏跳动期(70 h)和孵出期(71 h)等阶段,历时72 h完成孵化过程;初孵仔鱼全长为(3.98±0.02)mm,在(13.0±0.5)℃水温下,0~9 d处于早期仔鱼阶段,孵化0~5 d的仔鱼游泳能力差,心脏、肠道、鳍等各器官继续发育,卵黄囊占身体较大比例;孵化5 d后的仔鱼,眼囊内晶体颜色变黑,体表黑色素聚集,卵黄囊明显变小;孵化后7 d的仔鱼,口裂和胸鳍鳍条形成,少数仔鱼开始平游,但无法摄食,仍靠卵黄囊提供营养;9 d后进入后期仔鱼阶段,孵化9 d的仔鱼几乎全部进入平游状态,肠道内可见食物,卵黄囊未完全消失,属混合营养期;孵化11 d的仔鱼卵黄囊彻底消失,营外源性营养;孵化13~17 d的仔鱼游泳能力增强,肠道充满食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孵化17~19 d的仔鱼个体开始出现明显的大小差异;孵化19 d后鱼体变黑,各鳍基本形成,继续发育将进入稚鱼期;欧洲舌齿鲈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具有异速生长特性。本研究初步阐述了欧洲舌齿鲈的早期生活史特征,为欧洲舌齿鲈在中国的人工苗种繁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后背鲈鲤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3~2.5 mm;受精后13 min卵膜吸水膨胀,卵径达3.3~3.8 mm。水温在12.0~15.5℃的条件下,平均孵化时间为274 h。初孵仔鱼全长为9.5~10.6 mm,8日龄仔鱼初次摄食丰年虫,进入混合营养期。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后背鲈鲤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3~2.5 mm;受精后13 min卵膜吸水膨胀,卵径达3.3~3.8 mm。水温在12.0~15.5℃的条件下,平均孵化时间为274 h。初孵仔鱼全长为9.5~10.6 mm,8日龄仔鱼初次摄食丰年虫,进入混合营养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养殖条件下的鲈鲤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鲈鲤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鲈鲤成熟鱼卵平均卵径为1.8 mm,吸水膨胀后为2.5 mm,沉性卵、弱黏性。在水温(19±1)℃的条件下,受精后1 h 25 min胚盘形成;2 h 45 min进入卵裂期;16h 33 min进入囊胚期;28 h进入原肠期;33 h 50 min进入原肠中期,此时统计受精率高达99.38%;受精后40 h 34 min进入神经胚期;67 h 10min肌肉开始收缩;85 h 15 min进入心动期;101 h 40 min开始出膜。该过程所需积温为1 901.0℃。讨论了鲈鲤胚胎6阶段32时期的分化特点,旨在为该鱼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尖吻鲈仔鱼期的骨骼生长发育规律,为开展尖吻鲈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研究及鱼类化石探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软骨—硬骨双染染色技术,连续观测0~23日龄尖吻鲈仔鱼发育过程中脊柱及附肢骨骼中的胸鳍、背鳍、腹鳍、尾鳍、臀鳍形成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1日龄的尖吻鲈全长1.70±0.10 mm,其身体细长笔直,骨骼尚未开始骨化,附肢骨骼未出现;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发生自然弯曲并开始发育,胸鳍、尾鳍原基逐渐形成;5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末端开始向上弯曲,背鳍开始发育;9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出现弯曲,髓弓和脉弓开始形成,尾杆骨上翘,随之形成尾鳍,胸鳍原基、背鳍鳍皱开始出现,臀鳍开始发育;1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胸鳍和尾鳍发育基本完成,髓棘、脉棘开始出现;15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腹鳍开始发育,背肋和腹肋以软骨的形式生长,尾杆骨收缩,背鳍和胸鳍进入发育后期;19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柱骨化,胸鳍出现鳍棘,附肢骨骼发育接近完全;21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背肋和腹肋开始骨化,尾鳍骨化基本完成,髓弓、脉弓、髓棘和脉棘也开始骨化;2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柱骨化完全,胸鳍发育完成,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完成发育,鳍条开始骨化并出现分节,仔鱼完成变态.脊柱畸形首次出现在10日龄的尖吻鲈仔鱼中,至22日龄时畸形率占样本采集总量的8%,其中前期畸形的仔鱼在14~15日龄时基本被淘汰.[结论]尖吻鲈仔鱼脊柱及附肢骨的发育顺序与其他鱼类基本一致,但发育时间节点有所不同.尖吻鲈仔鱼的骨骼发育畸形首次出现在10日龄左右,但主要集中在20~22日龄.  相似文献   

6.
采用Pixera Penguin 600CL数码照像机对大银鱼ProtosaIartx hyalocranius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及仔鱼的开口饵料、仔鱼养殖过程中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银鱼受精卵在4~9℃下孵化全程约需852 h,胚胎发育经历了9个生理阶段共30个发育期;出膜后仔鱼平均体长为4.76 mm,全长为4.86mm;出膜后约20 d卵黄完全吸收;平游期鱼苗平均体长为5.85 mm,全长为6.09 mm。在显微镜下对不投饵养殖条件下的仔鱼进行观察,发现仔鱼早期(10~20 d)以浮游植物为开口饵料,20~40 d时可主动摄取轮虫,仔鱼对轮虫壳及休眠卵无法消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Pixera Penguin 600CL数码照像机对大银鱼ProtosaIartx hyalocranius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及仔鱼的开口饵料、仔鱼养殖过程中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银鱼受精卵在4~9℃下孵化全程约需852 h,胚胎发育经历了9个生理阶段共30个发育期;出膜后仔鱼平均体长为4.76 mm,全长为4.86mm;出膜后约20 d卵黄完全吸收;平游期鱼苗平均体长为5.85 mm,全长为6.09 mm。在显微镜下对不投饵养殖条件下的仔鱼进行观察,发现仔鱼早期(10~20 d)以浮游植物为开口饵料,20~40 d时可主动摄取轮虫,仔鱼对轮虫壳及休眠卵无法消化。  相似文献   

8.
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大鳞鲃(Barbus capito)经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2017年6月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并详细描述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大鳞鲃的成熟卵为灰白色,属沉性卵,弱粘性,卵径(1.3±0.1)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4.5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4个时期,仔鱼发育主要有4个时期。在孵化水温(26±0.5)℃,保持充氧状态下,从受精至出膜需50h12min。初孵仔鱼全长(7.11±0.26)mm,至平游摄食需128h。  相似文献   

9.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Linnaeus)的胚胎发育及仔鱼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梭鲈受精卵为圆球型,呈淡黄色;吸水前平均卵径为0.96 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0 mm。梭鲈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4期,在水温16.0~17.2℃范围内,受精75 min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3 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94 h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平均为3.8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为1 616.8℃.h。梭鲈的仔鱼发育过程可分为出膜仔鱼、眼黄色素期、眼黑色素期、鳔一室期、卵黄吸尽期5个发育期,在17~18℃水温下历时约159 h。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黑莓鲈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死亡不可逆点(PNR),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饥饿对黑莓鲈仔鱼摄食、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5~22.8℃水温条件下:①黑莓鲈仔鱼在6日龄开口摄食,8日龄卵黄囊消失,其混合营养期仅维持2 d 左右,属于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②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9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 PNR 发生在孵化后第11~12 d,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仅4~5 d,且在到达 PNR 后仅1 d 多即全部死亡,其耐受饥饿的能力较差;③在饥饿胁迫条件下的仔鱼对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进程明显慢于正常投喂组仔鱼,且随着饥饿程度的不断加深,仔鱼的生长发育趋于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仔鱼在 PNR 期出现胸角,并且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由饥饿所导致的形态和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的各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其成熟卵的卵径为2.7mm-2.9mm,受精后约1h吸水膨胀后达到最大, 卵径4.0mm,受精后2min-4min出现粘性,但粘性不强;在水温9.7 ℃-23.4℃,平均16.6℃条件下,3.5h后进入卵裂期,6h后进入囊胚期,21h后进入原肠期,43h后胚孔封闭,74h后肌节开始收缩,78h后心跳开始,150后出膜;刚出膜的仔鱼长8mm,出膜后第2天到第4天胸鳍、鳃、口腔、尾鳍、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出膜后第6天仔鱼体长达13mm,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幼鱼对养殖水池背景色的偏好,以平均体质量为76.0、33.0 g两种规格的欧洲舌齿鲈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八扇形颜色选择系统为试验装置,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对试验视频进行录制和存储,通过SolveigMM Video Splitter Business Edition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得到结果视频,然后将结果视频输入运动轨迹跟踪系统EthoVision XT 12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幼鱼对黑色等深色区域累计停留的时间最多,表现出偏好性;在白色等浅色区域累计停留的时间最少,表现为厌恶性;欧洲舌齿鲈幼鱼对养殖水池背景色的偏好是基于生理本能选择且与个体大小无关。因此,建议在欧洲舌齿鲈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尽量采用黑色等深色为背景色的养殖池,而不使用白色等浅色作为养殖系统的背景色,本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和养殖鱼类福利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掌握鲈鲤仔鱼早期培育过程的摄食特点和饥饿耐受力,为其苗种规模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18.5~21.9℃水温条件下,利用人工繁殖孵化获得的鲈鲤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对鲈鲤仔鱼生长、发育、存活、卵黄囊吸收、摄食率及摄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鲈鲤仔鱼的不可逆生长点(PNR).[结果]饥饿对鲈鲤仔鱼全长、体长、体高及肛前长等生长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对眼径和鳔等组织器官发育也有明显影响.鲈鲤仔鱼5日龄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时仔鱼卵黄囊基本消耗殆尽,鲈鲤仔鱼混合营养期维持5 d.鲈鲤仔鱼5日龄开始摄食外源性营养,初次摄食率约20%,随后逐步提高,至13日龄时达最高值(100%),之后开始下降,在17日龄时下降至40%,低于最大初次摄食率的50%.根据PNR定义,即17日龄是鲈鲤仔鱼的PNR.在5~11日龄期间(饥饿7 d内),鲈鲤仔鱼的初次摄食强度和摄食能力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2日龄后(饥饿7 d以上)则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呈迅速下降趋势.饥饿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在17日龄(饥饿13 d)时剧增,到18日龄(饥饿14 d)时其累计死亡率达88.00%,而摄食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仅为14.75%;至19日龄(饥饿15 d)时饥饿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高达100.00%,摄食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仍为14.75%.饥饿组鲈鲤仔鱼的50.00%累计死亡率出现日龄为18日龄,即在PNR出现之后.[结论]在18.5~21.9℃水温条件下,鲈鲤仔鱼混合营养期为5 d,PNR发生在17日龄.鲈鲤仔鱼可在5日龄后开始投喂,最佳投喂时间为8日龄,但最晚投喂时间不宜超过13日龄.  相似文献   

14.
扁吻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16.
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17.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微流水孵化方式对祁连山裸鲤的整个胚胎发育及仔鱼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祁连山裸鲤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多数为黄色,沉性卵.42min吸水膨胀平均卵径为(2.44±0.04)mm;水温在12.0~14.0℃时,受精卵经过25个发育期,历时192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2±0.05)mm.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映铜,锌两种重金属和甲胺磷农药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和仔鱼成活的影响,得到了三种药物对大鳞副泥鳅胚胎的24hLC50及对仔鱼的24h、48hLC50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和仔鱼成活;三者的毒性强度是铜在于锌,铜锌远大于甲胺磷,但仔鱼比胚胎对药物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鲇仔鱼的摄食和生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鲇Parasilurus asottts L仔鱼摄食和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自然水温(18~2l℃)条件下,鲇仔鱼6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2%;8日龄卵黄囊消失,此时饥饿仔鱼的摄食率最大(74%);混合营养期为6~8日龄,耐饥饿临界点(PNR期)发生在9~10日龄。鲇仔鱼14日龄时已开始吞吐人工饲料,但不能较好地摄食;到19日龄时,能较好地摄食生长。在22~28℃下,鲇仔鱼的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温度范围适合仔鱼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