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屠宰试验和胴体分割可检验一世代大通牦牛的产肉性能.6月龄组和18月龄组牦牛分别为14头和12头.结果表明一世代大通牦牛6月龄和18月龄体重分别为88.98 kg±10.41 kg,150.5 kg±56.1 kg,比同龄家牦牛的71.83 kg±10.23 kg和117.7 kg±17.4 kg分别高17.45 kg和32.8 kg,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龄组中一世代大通牦牛和家牦牛屠宰率均为48%~50%;两年龄组中,一世代大通牦牛胴体重、净肉重和优质肉块重显著高于家牦牛(P<0.05).  相似文献   

2.
采用"黄金分割法"对一世代肉乳兼用新品群牦牛初生到24月龄体重生长资料进行了Blogistic、Brody、Bertalanffy和Gomportz四种生长模型参数拟合.最后选定用Brody模型描述一定世代新品群牦牛体重生长发育最好.公、母牦牛体重生长模型分别为W=162.424(1-0.9067 e.)-0.2807 m和W=155.603(1-0.9547 e.).这些模型对指导牦牛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羊是主要分布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附近的区县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羊品种,目前存栏2 000余只,有独特的外貌特征.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具体测定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羊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乌羊公母初生重分别为1.83 kg±0.28 kg和1.59 kg±0.34 kg,周岁重为20.75 kg±2.89 kg和18.50 kg±3.54 kg,成年重为31.10 kg±5.28 kg和 27.78 kg±5.63 kg;乌羊性成熟较早,发情周期20.00 d±1.73 d,发情持续期38.27 h±13.71 h,妊娠期平均150.19 d±1.60 d,初产羊产羔率为116.67%,经产羊为177.78%.周岁乌羊射精量0.30 ml±0.17 ml,活力0.66±0.17,精子密度31.33亿/ml±29.33亿/ml,顶体完整率89.45%±6.42%,精子畸形率3.93%±3.43%;成年乌羊分别为0.64 ml±0.26 ml、0.67±0.18、21.35亿/ml±7.00亿/ml、92.76%±4.41%、4.06%±2.31%.公羊宰前活重为32.33 kg±2.52 kg,胴体重为16.67 kg±1.15 kg,屠宰率为51.59%±16.72%;成年母羊分别为27.67 kg±2.52 kg、13.33 kg±2.08 kg和48.08%±4.94%.文章还提出了在保种时应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从4群542头适繁母牦牛,29头成年公牦牛共571头组成的育种核心群(F1×F1横交群)所生的671头母牦牛、515头公牦牛共1186头一世代牦牛中进行了初生、0.5岁和1.5岁三个阶段强度分群鉴定和淘汰选择,获得18月龄理想型横交牛609头,其中特、一级公牦牛70头,特、一、二级母牦牛539头.公、母牦牛的留种率分别为13.65%和80.32%.为进一步加快新品群牦牛向肉、乳兼用方向的育种进程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 ,萨寒滩一代羔羊平均出生重 4 3kg± 0 69kg ,1月龄平均体重1 4 8kg± 1 0 4kg ,3月龄平均体重 32 1kg± 4 5 1kg ,1 0月龄平均体重 4 6 3kg± 5 70kg ;特寒滩一代羔羊的上述指标依次为 4 2kg± 0 68kg、1 4 2kg± 1 1 4kg、34 2kg± 5 70kg、5 0 2kg± 3 99kg ;肥育试验结果表明 ,萨滩寒杂一代 10月龄公羔试验初平均体重 4 7 5kg± 5 39kg ,试验末平均体重 63 6kg±5 2 1kg ,日均增重 2 5 9 7g ;特寒滩同龄一代上述指标依次为 5 6 8kg± 2 99kg、71 1kg± 4 76kg、2 30 6g。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青海省大通牛场试验基点2.5岁的半血野牦公牛与家牦公牛的产肉性能及背最长肌中18种氨基酸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屠宰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5岁牛血野牦公牛宰前活重为328.33 kg±18.93 kg,胴体重为159.67 kg±9.29 kg,肉骨比为3.171,屠宰率为48.63%±0.41%,净肉重为120.33 kg±13.65 kg,同龄家牦公牛相同性别分别为273.83 kg±9.67 kg,120.33 kg±4.04 kg,2.55±1,44.00%±2.62%,96.53 kg±7.39 kg.各项分别相差54.5 kg,39.3 kg,0.62,4.63%,23.76 kg两类型公牛在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净肉率、骨重、肉骨比,眼肌面积等性能上,经统计检验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180头生长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产毛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家牦牛1岁1.263±0.239kg/头,2岁1.404±0.329kg/头;3岁1.501±0.326kg/头;半血牦牛相应为1.074±0.308kg/头,1.064±0.336kg/头,1.158±0.410kg/头。其绒毛产量分别为家牦牛0.605±0.143kg/头,0.711±0.216kg/头,0.635±0.246kg/头。半血野牦牛0.556±0.177kg/头,0.418±O.201kg/头,0.453±0.217kg/头。裙毛产量分别为家牦牛0.658±0.137kg/头,0.693 ±0.175kg/头,0.866±0.187kg/头。半血野牦牛0.518±0.211kg/头,0.646±0.257kg/头,O.705±0.258kg/头。结果表明,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液进行血缘更新,牦牛的产绒、产毛性能未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在培育的大通牦牛新品群进行牦(犊)牛肉生产的幼、青年牦牛的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6月龄大通牦牛的肌肉纤维密度550.13±35.33/mm2已达到峰值,1.5岁为312.29±18.69 n/mm2,到2.5岁时285.72±17.66 n/mm2仅为峰值的50%左右;肌肉纤维的直径(μm)6月龄1.5岁、2.5岁分别为37.16±0.86、41.35±1.18和46.87±1.40,即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主要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肌肉内肌纤维与结缔组织含量6月龄、1.5岁、2.5岁分别为80.55%与19.45%、76.78%与23.22%、70.23%与29.77%,随年龄的增长,肌肉肌纤维的含量有所下降,而结缔组织的含量有所增加.这不仅说明了幼、青年大通牦牛的肉质细嫩,品质良好,而且反映了利用正在培育的大通牦牛新品群进行牦(犊)牛肉产业化生产的优势,同时可为牦(犊)牛肉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同时设置三个重复的比较试验,在3群鲁布革母羊中同时放入波尔山羊及鲁布革山羊种公羊各1只,通过自由交配观察测定种公羊的配种能力、产羔数量、后代毛色、初生重、各月龄体重;并通过补饲对比试验,测定波×鲁F1代的育肥性能;通过屠宰试验、品味试验、肉品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波×鲁F1的产肉性能和肉品品质.结果表明,波尔山羊的配种能力强,后代毛色近似父本的比例为65.2%,波×鲁F1适应性强,初生重提高18%,1~11月龄日增重提高17.8%;在同等条件下,补饲可使波×鲁F1日增重提高85.2%,比鲁×鲁日增重提高38.7%;每多增重1kg耗料量为3.2kg,耗料费为6.34元.波×鲁F18月龄胴体重为15.0kg±1.3kg,净肉重为11.2kg±1.7kg,分别比同龄鲁×鲁羊11.4kg±2.4kg、7.9kg±1.4kg高31.44%和41.77%;波×鲁F111月龄胴体重为19.1kg±2.8kg,净肉重为15.5kg±2.2kg,分别比同龄鲁×鲁羊12.2kg±1.2kg、9.8kg±1.5kg高56.56%和58.16%.经品味鉴定和肉品理化特性分析,其多汁性、嫩度、香气、香味、膻味、pH值、大理石纹、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的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半农半牧区引进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20.83±3.62)kg,相应比牦牛高8.24 kg和7.58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321.29±13.35)kg,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 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第一胎挤奶量(704.55±30.69)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3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牦牛♀和(黑×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开始,吉林省在引进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扩繁选育和级进杂交等育种技术措施,建立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并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与新疆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种群规模为核心群1 880只、育种群6 330只.新吉细毛羊主体细度66~70支,属细毛型品种,成年母羊净毛产量4.12 kg±2.02 kg,毛长8.77 cm±0.62 cm,剪毛后体重47.2 kg±5.60 kg,产羔率110%~125%.对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原毛量、净毛量、细度等毛用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对育种群不同级进代数生产性能与现场鉴定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种群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进行了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受胎率为78.79%,比当地对照群高13.5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1.01个百分点;繁殖率为67.68%,比当地对照群高6.81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4.72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为59.60%,比当地对照群高11.7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5.28个百分点.自然交配群受胎率比当地对照群高12.56个百分点;繁殖率比当地对照群高2.09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比当地对照群高6.49个百分点.人工授精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5.63kg和14.92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牦牛犊重2.28kg和2.05kg,增重率分别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4.86 kg和14.08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公母牦牛犊重1.51kg和1.21kg,增重率分别提高11.31%和9.40%,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大通牦牛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大通牦牛新品群的幼、青年牦牛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的研究表明6月龄大通牦牛的肌肉纤维密度(n/mm2)达到峰值为550.13±35.33,1.5岁为312.29±18.69,到2.5岁时为285.72±17.66,仅为峰值的50%左右;肌肉纤维的直径(μm)6月龄、1.5岁、2.5岁分别为37.16±0.86、41.35±1.18和46.87±1.40,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肌肉内肌纤维与结缔组织含量6月龄、1.5岁、2.5岁分别为80.55%与19.45%,76.78%与23.22%、70.23%与29.77%,随年龄的增长,肌肉肌纤维的含量有所下降,而结缔组织的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西黄杂种公牛与牦牛杂交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的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 半农半牧区引进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 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20.83±3.62)kg,相 应比牦牛高8.24 kg和7.58 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321.29±13.35)kg, 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 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 投入生产,第一胎挤奶量(704.55±30.69)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3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 ♂×牦牛♀和(黑×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牦牛优良类群之一的斯布牦牛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乳、肉成份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是成年母牦牛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为105.3cm、116.8cm、145.84cm、14.96cm和173.90Kg;公牦牛分别为111.5cm、121.75cm、152.13cm、16.28cm、204.42Kg。牦牛平均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107.9kg、47.0%、37.47%、45.41cm^2。母牦牛180d产奶总量全乳和半乳分别为216Kg和143.4kg。绒毛细度平均25.74μm。还对该类群牦牛的肉、乳品质以及绒毛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观察、试验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引自新西兰的无角陶赛特品种羊的杂交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与土种羊的杂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角陶赛特公羊和土种母羊的F1外貌与无角陶赛特羊更为相似;F1公羔初生重5.08kg±0.94 kg,周岁重46.92kg±4.59 kg;F1母羔初生重5.55 kg±0.70 kg,周岁重43.45kg±4.93 kg.F1各年龄阶段体重与土种羊相比,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②可通过回归方程预测F1的体重体重(kg)=0.126×体长(cm)+0.290×体高(cm)+0.473×胸围(cm)-26.539(r=0.879 2).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牦牛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的牦牛奶、肉等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的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发现,与当地牦牛相比,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与本地牦牛杂交的F1代公母犊牛的初生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犊(P<0.05),其中娟姗牛、安格斯、野牦牛的杂交F1代的公犊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30.12%、18.21%和13.21%;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7.89%、3.70%和1.94%;6月龄体重分别达到了81.26±1.23kg、79.26±1.04kg和78.42±1.13kg,而母犊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77.78±2.26kg、78.07±1.97kg和75.85±1.32kg。因此,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与牦牛种间杂交育种可显著改善犏牛生产性能,这将为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半农半牧区引入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20.83±3.62)kg,分别比牦牛高7.07 kg和7.88 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321.29±15.3)kg,分别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 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第一胎产奶量704.55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牦牛♀和(荷斯坦×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杜泊绵羊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杜泊羔羊体形外貌一致 ,黑头白身躯 ,肉用体型典型。初生重 :公羔 5 3kg± 0 8kg ,母羔 4 5kg± 0 9kg ;3月龄体重 :公羔 3 7 9kg± 5 3kg ,母羔 3 3 3kg± 4 4kg ;0~ 3月龄平均日增重 3 5 1g± 71g ,其中公羔 3 85g± 74g ,母羔 3 3 3g± 64g。饲料利用率高 ,哺乳期只均日耗颗粒饲料 (含 2 4%花生秧粉 ) 5 2 1g ,料重比为 1 8∶1(母乳除外 ) ;抗寒耐热 ,抗病力强 ,适应性好 ,易管理  相似文献   

20.
褪黑激素对柴达木绒山羊春季促绒生长及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简易手术在柴达木绒山羊试验群A、B组 ,于 1998年 3月颈部皮下分别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激素药管 ,7周后梳绒。结果表明 ,试验组绒毛平均长度分别为 6 72cm± 1 0 5cm ,6 93cm± 1 2cm ;对照组为 5 89cm± 0 6 8cm。试验组绒毛生长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产绒量为 0 4 6kg± 0 10kg ,0 5 0kg± 0 14kg ;比对照组 (0 38kg± 0 0 6kg)提高 17 4 %~ 2 0 %。试验组产绒量的特级率 (≥ 4 5 0g/只 )为 5 6 %~ 6 7% ;对照组为 2 2 %。尽管存在着自然流失现象 ,但试验组产绒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MT对试验组绒毛与粗毛比 ,粗毛长度和产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