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明含硒纳米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籼型常规水稻"农香2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含硒纳米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含硒纳米硅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比仅常规施肥的水稻增产17.4%,且能提高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率,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两系杂交稻田两优4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上饶师院生命科学学院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5.15%.其中硅肥为120 kg/hm2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559.09kg,比对照增产11.31%.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平均比对照增加5.73%、10.28%.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施硅显著提高稻米碱消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同时水稻施加硅肥不仅降低了水稻植株高度,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而且增加了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纤维素的含量和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说明在80~160 kg/hm2施用水平内,对水稻春光1号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硅肥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肥料、保健肥料和植物调节性肥料,水稻是对硅需求量大的作物之一。近年,硅肥在江苏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为明确叶面喷施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2022年在泰州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展田间肥料试验,本文以江苏省主栽品种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计常规施肥和“常规施肥+硅肥”两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叶面喷施,通过调查植株性状,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45 kg·hm-2硅肥可分别有效提高亩有效穗1.8万、实粒数9.2,显著增加水稻产量399 kg·hm-2;可以改善稻米品质,分别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1.36%、1.39%、0.08%,分别降低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0.04%、0.25%;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硅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和秸秆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12%、0.05%、2.97%。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多效唑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品种盛泰优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小。施用多效唑,水稻籽粒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1%,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小幅增加,但用量过大时会减少有效穗数;适量施用多效唑可提高稻米品质,稻米整精米率明显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小幅上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所有降低;株高随多效唑用量增加明显降低,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适量增施氮肥和多效唑可提高盛泰优018的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水稻种植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明确克盐碱水溶肥缓解水稻盐碱危害的效果,在秸秆还田下,分别于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调查其对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和EC分别显著降低3.80%和4.93%,土壤EC显著降低11.65%,在灌浆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EC和土壤pH、EC变化不大;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对照显著增加21.94%,有效穗数显著增加26.51%,结实率增加2.51%,每穗粒数降低8.18%,千粒重显著降低3.68%;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常规对照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3.49%和54.95%,食味值略有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纯收益为813.86元·hm-2。综上所述,施用克盐碱水溶肥可以显著降低生育前期水体的pH和EC以及土壤EC,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硫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5.1%~6.3%,其中施硫肥3kg/亩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3kg/亩也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在施用硫肥1.5~3kg/亩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施用硫肥1.5kg/亩时研磨品质较好。各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基于盐碱地土质差、水稻产量低的问题,以不施用腐植酸(A0)及化肥常规用量(B1)处理为对照,研究化肥减量[常规用量减量20%(B2)]配施不同类型腐植酸有机肥[粒状腐植酸有机肥(A1)、粉状腐植酸有机肥(A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量水平下,A1处理明显增加水稻穗数,A2处理明显增加水稻结实率,从而2个处理较A0处理增加产量;不同类型腐植酸有机肥均可明显降低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垩白度和垩白粒率,A2处理明显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评分,其中,食味评分较A0处理提高3.40%,但A2处理降低蛋白质含量。B2处理总体上可明显降低水稻穗数、穗粒数,降低产量,同时明显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增加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评分。A1B1处理可增加水稻净光合速率、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并明显增加糙米率。A2B2处理明显增加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外观品质,A2B1处理明显增加稻米食味评分。综上,A1B1处理产量最高,A2B1处理食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蘖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在江苏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270 kg/hm2施氮量、有机氮肥占比40%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分蘖肥和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氮肥(蘖肥)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在早施分蘖肥情况下,产量以蘖肥占比20%>10%>30%;蘖肥和穗肥不同配比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稻米蛋白质含量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当穗肥占50%时,稻米淀粉RVA谱出现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粘度降低、崩解值减少、消解值增大和糊化温度提高;大田促蘖和保蘖肥各占10%、促花占30%、保花占10%时,有利于协调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基肥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开展了水稻不同锌肥用量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不同锌肥用量处理水稻产量、锌养分吸收、稻米品质和土壤有效锌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施锌肥可使水稻增产2.90%~5.80%,增产效果随着锌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增加趋势。施用锌肥也可明显增加水稻不同器官中锌含量,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水稻籽粒锌含量增幅为17.42%~32.02%,茎秆锌含量增幅为55.45%~68.91%;水稻籽粒锌积累量增幅为19.64%~32.14%,茎秆锌积累量增幅为19.25%~35.21%。此外,施用锌肥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提高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综上所述,合理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米中锌含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以及提高土壤中有效锌含量。  相似文献   

10.
明确基肥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巢湖布置了中稻不同锌肥用量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通过对不同锌肥用量下水稻产量、锌养分吸收、稻米品质和土壤有效锌含量差异分析,明确安徽省巢湖中稻的锌肥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基施锌肥水稻增产2.9%-5.8%,增产效果随着锌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增加趋势。除了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施锌也明显增加水稻不同器官中锌的含量,与不施锌肥相比,水稻籽粒锌含量增幅为17.4%-32.0%,茎秆锌含量增幅为55.4%-68.9%;水稻籽粒锌积累量增幅为19.6%-32.1%,茎秆锌积累量增幅为19.0%-35.2%。除之之外,施锌肥后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肥相比,施锌肥增加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综上所述合理的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稻米中锌的含量,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提高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水稻施以更多的氮肥,造成土壤中的氮硅产生严重失调。氮肥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对水土造成严重污染,降低养分利用的效率,还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问题日趋严重。硅并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并且对水稻的生长极其重要,对水稻可以起到促进和保护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盐丰47为材料,在品质、产量角度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磷肥对水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育苗、移栽、施肥,以常规措施和方法开展灌溉、防病治虫等管理,调查其茎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收获指数、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危害情况、抗倒伏性状、稻米品质、产量等项目,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会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明显增加,在375、750、1 125、1 500 kg/hm~2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硅磷肥施用量在1 125 kg/hm~2对水稻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施用硅磷肥能够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加茎秆粗度,提高水稻成穗率和每穗粒数,此外其叶绿素含量、千粒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稻米品质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得到明显提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同时还能提升稻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寒地稻草还田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量处理的水稻株高、地上部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在生育转换期较对照低,长穗期和结实期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不同还田量处理在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上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穗数和千粒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秸秆还田处理的稻米出糙率和精米率高于对照,垩白率和垩白度低于对照。还田9t/hm2处理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同时也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但降低了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富硒叶力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富硒叶力肥设置全量全次、全量减次、减量减次3个施肥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叶面喷施富硒叶力肥对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9000g,于孕穗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中期分2次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出米率.虽然施用富硒叶力肥对产量增加不显著,但是可以提高水稻的质量,整精米率显著提高,垩白率降低,蒸煮品质增加.因此,施用富硒叶力肥能显著地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和富硒水平,减少水稻的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14个水稻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穗长和每穗总粒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整精米率和胶稠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穗长和每穗总粒数与稻米胶稠度和整精米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所以,可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和每穗总粒数作为选育高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水稻新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叶面喷施赖氨酸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赖氨酸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和稻穗的形成;在抽穗期叶面喷施赖氨酸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3.38%、1.70%和3.56%,但差异不显著;同时,抽穗期叶面喷施赖氨酸能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长宽比,有效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改善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硫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农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硫肥梯度对比田间试验,同时进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6.8%~11.4%,其中施硫肥45kg/hm2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45kg/hm2也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而增施硫肥67.5kg/hm2时,产量没有继续增加;在22.5~45.0kg/hm2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22.5kg/hm2时研磨品质较好。各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麦草全量还田与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粳稻‘淮稻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草全量还田较麦草不还田,水稻的产量平均提高了3%,其主要原因是还田条件下,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较不还田条件有所提高;在品质方面,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也比不还田条件下有所提高;垩白率和垩白度有所降低,表明麦草全量还田能改善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随着氮肥的施用量增加,水稻的产量随之提高,但中氮(MN)和高氮(HN)水平下,水稻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率随氮肥水平的增加均有所提高,麦草还田则能缓解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的提高.综合分析表明,麦草还田下中氮(MN)水平处理水稻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鸭子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系统研究了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稻鸭共作区成穗率、结实率分别提高9.70%和4.64%,经济系数增加5.48%;稻米品质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精米率提高了4.82%,垩白粒率降低了26.17%,直链淀粉含量降低4.03%,胶稠度提高了9.06%,稻米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2.12%和13.35%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产量构成因子明显地影响着稻米品质。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与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粒数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实粒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水稻栽培过程中以提高有效穗数为重点,可使稻米品质实现优化,达到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两种肥料处理对水稻生育、产量、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施倍得生物有机茵肥可以减少氮肥量176.7kg/hm2(256.83%),并能获得与化学肥料相同的增产比率,同时还缩短水稻生育期2~11天,降低植株高度6~8 cm,增强抗倒伏能力.保证安全成熟,并能提高水稻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成熟率.施用生物菌肥还能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和胶稠度,降低垩白率、垩白度,改善稻米食味.生物有机茵肥还能提高籽粒中铁、钙和镁的含量,降低铜含量,改善稻米的营养成分,提高人体所需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