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蛆是对为害大蒜等作物的双翅目害虫的幼虫阶段的统称。近年来,大蒜根蛆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根蛆为害可造成大蒜减产,并对大蒜品质有较大影响,受害重时经济损失严重。大蒜根蛆一般聚集在大蒜根及鳞茎等地下部分,主要取食或蛀孔蒜根造成残缺不全,或钻入蒜瓣内取食形成孔洞,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且受害部位成腐烂状。被害蒜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者植株死亡。根据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可采取以下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危害大葱、大蒜、韭菜等根部(鳞茎)的主要害虫是葱蝇幼虫,俗称“根蛆”、“地蛆”。它的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春季化出,卵多产在植株根部附近潮湿的土壤表层。幼虫孵出后便钻入鳞茎,蛀成孔道,从而引起根部腐烂,叶片逐渐枯黄,导致植株死亡。特别是在鳞茎烂母阶段,植物受害最为严重,往往造成因缺苗断行而减产。防治葱、蒜地蛆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蒜根蛆已经成为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害虫。针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笔者着重就大蒜根蛆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做了一定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短信平台     
△山西读者(手机号:139××××2138)问:大蒜苗黄尖是怎么回事?答:大蒜苗期叶片尖端出现枯黄干死,俗称黄尖。防治措施有三:一是轮作。大蒜不能重茬,头茬种过大蒜的地不能连续种蒜。二是及时防治地蛆。一般杀虫剂便可以防治。三是及时追施"断奶"肥。"断奶"肥一般以在播种后20~30天追施为宜,  相似文献   

6.
<正>根蛆是对危害大蒜等作物的双翅目害虫幼虫的统称。根蛆一般聚集在大蒜根及鳞茎等地下部分,主要以取食蒜根造成残缺不全或钻入蒜瓣内取食形成孔洞等方式为害。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且受害部位呈腐烂状。被害蒜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死亡。根据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建议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一、物理防治1.清除植株残体。根蛆对大蒜植株病残体,尤其是腐烂的大蒜植株,有较强趋性。因此,在收获大蒜时,应彻底清除田间、地头、路  相似文献   

7.
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当阳市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在湖北1年发生2代,第1代根蛆危害时期为9月8~26日,第2代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第2代根蛆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不同大蒜品种根蛆危害差异不大;药剂防治以10%地友GR处理土壤防效较好,为88.8%,叶面喷雾以2.5%肯打EC防效较好,为77.7%。  相似文献   

8.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大田虫态调查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大蒜根蛆在盐城发生3代,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盛发,5月上中旬为害最重;第2代幼虫于6月上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蛹越夏;第3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盛发,11月下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2 L/hm240%毒.辛EC处理的防效达97.6%,对大蒜根蛆的防效最好;在幼虫始盛期用9~12 L/hm240%毒.辛EC进行灌根,能够有效防治大蒜根蛆的发生和为害。针对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徐州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田间普查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在低龄幼虫盛期就不同药剂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大蒜根蛆在江苏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盛发,5月中旬见蛹,5月下旬为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6月上旬至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 月下旬以蛹越夏,二代成虫于9月底至10月初羽化;第三代幼虫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1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 开始羽化.根蛆的一代幼虫危害大蒜最重,是化学防治的主要目标.辛硫磷和毒死蜱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在药后5 d、10 d、15 d分别达到91.5%、95.7%、96.3%和95.9%、95.2%、96.5%,防治大蒜根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大蒜根蛆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查明洛阳大蒜根蛆的主要种类是葱地种蝇,在大蒜上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秋季大蒜退母期危害严重,造成死株。不同大蒜品种受大蒜根蛆危害程度不同,以当地种植的红蒜品种受害重。不同播期大蒜根蛆的危害程度不同,播期越早受害越重。不同药剂试验表明,吡虫啉、啶虫脒、乐斯本对大蒜根蛆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草木灰对大蒜根蛆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蒜地蛆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蛆又名根蛆、蒜蛆,常见的有四种:种蝇、葱蝇、萝卜蝇和小萝卜蝇。危害大蒜的主要是种蝇和葱蝇的幼虫,寄主为百合科蔬菜(葱蒜类)。在防治上,根据地蛆危害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提倡无公害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危害大蒜的蒜蛆主要有葱地种蝇和灰地种蛆两种,其幼虫俗称根蛆,蒜蛆或地蛆。属双翅目花蝇科。该虫以蛆形幼虫蛀食大蒜根部和鳞茎,常使须根脱落。鳞茎被取食后,轻者引起鳞茎外皮有虫口,影响产品质量,重者造成鳞茎腐烂、畸形。为了防治蒜  相似文献   

13.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春秋季节幼虫聚集地下钻食韭菜幼茎,造成叶片瘦弱枯黄、断根萎蔫,最后枯死。因此,对于韭蛆的防治,应掌握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重,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如须用化学农药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韭菜产量。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8,(12)
当根蛆钻入韭菜地下鳞茎为害时,受害的鳞茎腐烂会引起叶片枯黄。防治上可用晒根、施草木灰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撒于韭菜根附近再覆土。幼虫期发现叶尖开始发黄变软向地面倒伏,可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25%喹硫  相似文献   

15.
大蒜根蛆是双翅目花蝇科葱蝇的幼虫,又叫地蛆.它对大蒜的危害主要是蛀食地下鳞茎,导致大蒜产量的下降和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的恶化.所以防止根蛆危害是大蒜生产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大蒜根蛆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种植业结构调整 ,大蒜作为河南的支柱产业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栽培面积达7万hm2 左右。近年来 ,大蒜根蛆发生逐年加重 ,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危害大蒜的根蛆主要为葱蛆DeliaantiguaMeigen ,常年发生面积2 .7~ 4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 40 %~ 60 %。由于长期单一、大量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灌根防治 ,不仅使大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而且还污染环境。大蒜多为直接食用幼苗或地下鳞茎 ,要求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以免农药的残毒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对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摸清…  相似文献   

17.
大蒜田病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蒜主要病虫害叶枯病、干腐病、紫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病毒病、根蛆、葱蓟马、蚜虫等的危害特点,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供大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就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韭菜迟眼孽蚊的幼虫俗称为韭蛆,是韭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韭菜迟眼孽蚊在露地一年发生3~4代,4~10月是为害期;在保护地内一年发生2~3代。韭蛆头部漆黑有光泽,身体为白色,虫体细,长度为6~9毫米。主要在韭菜地下根茎部钻蛀危害,轻者造成叶片枯黄,重者使得韭菜全株枯死,不能再发新芽。药剂灌根是防治韭蛆的一项有效措施,有些地区使用3911(甲拌磷)、1605(对硫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灌根防治韭蛆,常造成环境污染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国家已禁止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和停止生产部分高毒农药。因此,在灌根防治韭蛆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覆膜大蒜春季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菌核病、根蛆、根螨等,在防治方法上,除抓好秋种期农业防治措施外,还要根据春季病虫发生程度,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