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的9月29日至10月28日对云南巍山隆庆关秋季夜间迁移鸟类环志进行了研究。共网捕迁移鸟109种2 347只,分属11目19科,其中雀形目共71种1 830只,占总网捕种类的65.14%和总数量的77.97%,表明该地迁移鸟类以雀形目等中小型鸟类为主,雀形目鸟类数量优势度十分显著。对网捕迁移鸟进行多样性分析,Shannon—Weaner指数为0.406,Pielou均匀度指数为2.955,F指数为12.68,G指数为3.835,G—F指数为0.698,表明该地迁移鸟的种、属、科等分类阶元多样性均一般。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情况,保护区于2009~2013年每年秋季,配合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进行为期约二个月的环志工作,五年共环志各种鸟类11目28科81属3227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有13种,省级保护的20种,属于国家林业局"三有"种类94种,中国特有种1种,保护区新纪录38种。  相似文献   

3.
巍山县鸟类环志站1997年至2010年期间累计环志鸟类181种35982只,隶属11目22科。现就鸟道雄关夜间鸟类迁徒种类、时间、优势种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至2013年每年秋季在保护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环志工作,5年共环志各种鸟类11目,28科81属,3227只;其中雀形目鸟类19科63属158种3083只,占总量95.54%。数据表明:迁徙高峰期在10月上旬左右,气候条件与环志数量关联度高,不同年份的优势种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鸟类环志是研究侯马迁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已广泛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介绍了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鸟环工作的进展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1年南涧凤凰山夜间鸟类环志历时69 d,采用灯光诱捕的方法,共环志放飞鸟类99种2 822只,分属12个目23个科.文中对环志鸟的种类、数量及珍稀濒危鸟类、凤凰山环志新记录种等作了阐述,并对鸟类环志工作提出“早解网,早环志,早放飞”,建立环志鸟种类图片库,重视卫生安全,加强候鸟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展候鸟环志以研究其迁徙规律的国家,目前不论是年环志鸟的数量,还是回收鸟的数量均居亚洲地区首位。日本鸟类环志自1924年(大正13年)开始,到1943年累计环志鸟类29~66种316983只,回收环志鸟15~41种,计15379只;1944~1960年鸟类环志工作中止36年,1964年开始在日本全国大规模开展环志工作,到1990年,日本鸟类年环志量已达265种126015只。目前日本共有60处环志站(其中1、2级站分别为10、15个),并有大量鸟类环志爱好者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福建省鸟类环志的现状,通过对福建省鸟类资源调查成果及国内外鸟类环志经验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做好福建省的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南涧凤凰山鸟类环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增阳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106-108,112
南涧凤凰山自古以来就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1999年正式开展鸟类环志工作,以夜间张网,捕捉鉴定,上环并详细记录后释放。至2003年,共环志鸟类17 977只,228种,隶属13目,27科,(含4亚科)。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在云南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4种,分析了凤凰山鸟类迁徙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南涧县已开展 3年的鸟类环志工作 ,目前已有环志鸟类 10 0多种 ,由于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着环志和回收 ,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少、投入经费少、环志目的不明确、环志人员不够等问题。为了深入了解鸟类资源现状及个体移动规律 ,提出建立鸟类环志网络、加强宣传、扩大鸟类环志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鸟类环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志五年来,已建环志站点45处,累计环志放飞鸟类达186种、37060只。同期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171只、计57种。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志鸟提供了候鸟跨亚洲-澳洲、亚洲-欧洲迁徙途径,以及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迁徙的证据,解释了历史上对此问题的疑点。中国的复杂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已知候鸟迁徙于中国与各洲之间的信息、中国与亚太地区24个国家和地区相同种候鸟的分析统计情况表明:中国大陆作为东亚与北亚、南亚次大陆、澳、美、欧、南太平洋之间候鸟迁徙终端的夏候鸟繁殖地、冬候鸟越冬地以及旅鸟的停息地的国家,对于研究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规律,对于研究各国环志鸟信息的回收和繁殖生态特点、生存率及其他生态生物学信息的收集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竹亚科植物区系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本文对云南竹亚科植物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包括研究综述、分属检索表、竹种名录、区系地理特征分析等,共记载已正式发表或有确切标本证据的竹种共28属220种,简要分析论述了云南竹亚科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组成、多样的类型结构、复杂的区系成分、集中的原始类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热带亚热带退耕山地中蚂蚁对舞草种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舞草为云南热带、亚热带山区刀耕火种轮歇地的一种常见多年生先锋植物。野外调查表明蚂蚁与舞草具有互惠共生关系。在舞草群落地,蚂蚁会将舞草种子搬运到蚁巢。本文研究了刀耕火种过程中蚂蚁对舞草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面的舞草种子火烧5min后,已完全丧失了生活力,而埋在地下5、10cm的种子,经5、30、60、90、120min火烧处理后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离地表5cm处的种子其萌发率明显高于10cm处的种子,萌发时间则短于10cm处的种子。蚂蚁搬运舞草种子能使其免遭于火烧毁伤,使舞草种群得以恢复与扩散,从而有助于森林植被的演替。这可以视为舞草与蚂蚁的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14.
浙北马尾松人工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国忠 《林业科学》1995,31(5):427-435
浙江省北部马尾松人工林春季鸟各丰富度最高(47种),秋季最少(31种),冬、夏季分别为35种和36种。留留种类秋季最多是(677%),春季的迁徙鸟种类最多(57.4%)。冬、春、夏、秋,鸟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6.87、56.81、47.25及49.35只/10hm^2。春季留鸟的平均密度最高(43.10只10/hm^2),依次是夏、秋、冬季,分别为41.47、39.05和36.76只/10hm^2。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马尾松染色体的组型和带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染色体的数目为2n=24。在分裂中期,其长度为7.62—12.935μ:第1—6及第7—11染色体的长度相近:最短染色体12约为最长染色体1的41%。  相似文献   

16.
楚国忠 《林业科学》1996,32(1):50-61
冬、夏季.中龄马尾松人工林各地块的鸟种数量、平均密度、鸟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多重分析表明,只有鸟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幼龄火炬松林,鸟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Z-3年的火炬松和杉木林。幼龄人工林(10年左右及2—3年的火炬松和杉木林)之间鸟种数量差别不明显,只有在冬季其鸟种数量明显低于中年马尾松人工林各地块。10年左右的火炬松林鸟类平均密度最低,2—3年火炬松和杉木林鸟种多样性指数最低。无论中龄马尾松人工林还是幼龄人工林,棕头鸦雀和大山雀始终是最重要的留鸟。幼龄人工林中除了棕头鸦雀和大山雀以外,主要是三道眉草,而中龄马尾松人工林,主要是画眉、红嘴蓝鹊以及多种迁徙鸟。  相似文献   

17.
云南竹类植物地理分布区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在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下,不同起源、不同区系成分和不同生态型的竹类植物对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以及现存竹类植物所表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与生物气候带和自然地区相对一致性的特征,本文将云南竹类植物地理分布划分为7个区,即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西南热性暖热性大中型丛生竹区、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区、滇东北温凉性中小型散生竹区,并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和分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辉朝茂  杨宇明 《林业科学》2003,39(1):145-152
云南省是世界竹子种类最多、生态类型和天然竹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的5个特征,即珍稀种质资源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天然竹林类型多样性、生态竹林景观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与周边地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喜马拉雅山区等)的密切联系及内在分布格局等,提出了加强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作者建议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世界性珍稀濒危竹种,建议列入我国保护植物名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在全国建成三大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和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9.
广西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是森林最主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在全面调查和广泛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对广西沿海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沿海地区可划分为 5大防护林类型 :1 潮间带防护林 ;2 海岸基干防护林 ;3 陆上防护林 ;4 农田林网防护林 ;5 村庄防护林。不同类型的防护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潮间带防护林和村庄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较强 ,前者更有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及鸟类多样性的发育 ;后者对高等植物多样性的保育作用较明显。其它防护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作用均不强 ,这与它们所处的生境特点、防护林规模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15年来云南竹子的开花现象及其类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15年来在云南观察到的开花竹子61种、23属进行开花结实现象分析。指出竹子的开花结实现象可以分为全体成片开花、零星开花;开花至死、开花不死、开花至死与开花不死并存;开花后结实、开花后不结实等类型。结果首次发现,竹子的开花、结实类型与竹种是否为野生种或栽培种密切相关,也与竹子属级的分类群密切相关。具体表现有:(1)在全体成片开花的竹种中野生种的比例高达88%,在零星开花的种类中栽培种的比例为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