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建立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尾鳍细胞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分别用含胎牛血清(FBS)的DME/F12培养基体外培养塔里木裂腹鱼尾鳍组织,初步建立了塔里木裂腹鱼尾鳍细胞系(BICF1)。采用MTT法测定分析盐度(NaCl)和碱度(NaHCO3)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BICF1悬浮培养传至45代,最适培养液为DME/F12,最适FBS浓度为20%,最适温度为25℃。第10代BICF1的群体倍增时间为28.11 h,呈“S”型生长。第6代BICF1液氮冻存180 d后复苏,经台盼蓝染色计数,BICF1有(87.85±0.66)%的细胞具有活性,复苏后可增殖并传代。BICF1无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第10代BICF1线粒体16S rRNA测序结果与GenBank基因序列进行一致性对比,结果显示,BICF1与JQ844133.1的一致率为100%,表明BICF1来自于塔里木裂腹鱼。BICF1增殖数量在盐度为1、2、4、6时呈上升趋势,在盐度为6、8、10时呈下降趋势;盐度为6时,BICF1增殖数量最高。BICF1增殖数量在碱度为2、3、4、5、6 g/L时呈上升趋势,在碱度为6、7、8、10 g/L时呈下降趋势;碱度为6 g/L时,BICF1增殖数量最高。细胞增殖数量随盐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塔里木裂腹鱼遗传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其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鱼类细胞培养是进行种质保存、基因功能分析、细胞工程育种等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模型。为了建立濒危的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中肾组织细胞系,本研究以其中肾组织为材料,以组织块移植法启动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稳定后再进行传代培养,建立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系,命名为EUM10。分析宽口裂腹鱼中肾细胞系冻存复苏能力和最适生长条件,且通过PCR技术检验污染状况,用线粒体基因片段分析鉴定细胞的来源。结果显示,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的最佳培养基为DME/F-12,最适温度为25℃,最适血清浓度为20%;细胞呈悬浮生长,生长曲线为“S”型曲线,第10代中肾组织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23.26 h;第6代细胞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复苏存活率达91.91%;经污染鉴定无污染现象;EUM10第10代细胞线粒体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与宽口裂腹鱼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81%,表明细胞系来自宽口裂腹鱼。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系,可将宽口裂腹鱼中肾细胞系作为体外体系运用于宽口裂腹鱼的研究,如细胞遗传学、基因功能分析等,可为宽口裂腹鱼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消化系统解剖特征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其消化管管壁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主要差别在于黏膜层和肌层。食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间分布有大量杯状细胞;前肠和中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明显可见刷状缘、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其间;后肠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其间也有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肠道中杯状细胞由前至后逐渐增多。食道肌层为内环外纵的骨骼肌;前肠肌层为内环外纵的平滑肌;中肠和后肠为内螺旋外环行的平滑肌。消化腺由肝脏和胰腺组成,胰腺弥散状分布在肝脏中,肝小叶不明显。研究表明,宽口裂腹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2021,51(3)
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托什干河、塔什库尔干河和渭干河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65尾个体框架结构测量中的31个形态比例指标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在4个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12个变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2.28%、13.428%和8.90%,累计贡献率为44.60%;根据前3个主成分构建的散点图显示,3个地理群体不同个体之间有个体发生重叠,3个地理种群并未形成明显的独立组群;聚类分析发现,托什干河群体和塔什库尔干河群体距离最近,最先聚为一支,后与渭干河群体汇为一大支。结果表明,托什干河群体与塔什库尔干河群体最为接近,与渭干河群体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长江上游水域的珍稀鱼类,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和疾病爆发野外齐口裂腹鱼数量急剧减少, 现已被列入长江上游二级急切保护的特有鱼类, 因此, 对齐口裂腹鱼的保护刻不容缓。建立齐口裂腹鱼细胞系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 也可以在不伤害现有鱼群的条件下进行多种齐口裂腹鱼相关生物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首个来源于齐口裂腹鱼的细胞系, SPG 细胞系。原代细胞分离自齐口裂腹鱼鳃丝组织, 呈均一的上皮状, 使用含 15%血清的 L-15 培养, 在 15 个月时间里成功传至 55 代。线粒体 COI 基因鉴定, 证明该细胞来源于齐口裂腹鱼, 核型检测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96。在液氮中保存 12 个月的细胞, 复苏后能保持 75%以上活力。EGFP-N3 质粒转染 SPG 细胞后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病毒类似物 poly(I:C)和大肠杆菌脂多糖 LPS 可引起细胞 IL-1β、IL-8、TNFa 和 TLR22 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齐口裂腹鱼鳃丝细胞系可用于免疫学研究。此外, 此细胞系还将在种质保存, 外源蛋白表达和齐口裂腹鱼体外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弥苴河中捕获的性成熟野生亲鱼进行挤卵干法授精 ,受精率 50 %。将受精卵分别在室内静水 (水温 1 1 0~ 1 8 5℃ )和室外流水 (水温 1 2 5~ 1 4 8℃ )条件下孵化 ,孵化 1 99h ,室内的受精卵开始出膜 ,而室外的受精卵大量出膜 ,室内孵化率为 71 1 % ,室外为 79 2 %。用轮虫等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 ,饲养 40天 ,鱼全长达 2 3 5mm。  相似文献   

7.
短须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内塘驯养4年达到性成熟的5龄短须裂腹鱼,首次开展人工繁殖试验。催产2组,1组顺利排卵,获人工授精卵14 950粒,受精率达77.1%。在水温为11~16℃条件下,经过158 h人工孵化出膜,出膜时间持续48 h;获鱼苗7 508尾,孵化率为65.1%。  相似文献   

8.
对内塘驯养4年达到性成熟的5龄短须裂腹鱼,首次开展人工繁殖试验.催产2组,1组顺利排卵,获人工授精卵14 950粒,受精率达77.1%.在水温为11~16 ℃条件下,经过158 h人工孵化出膜,出膜时间持续48 h;获鱼苗7 508尾,孵化率为65.1%.  相似文献   

9.
<正>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俗称拉萨弓鱼、贝氏裂腹魚、尖嘴鱼,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仅分布于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为我国的特有种,也是西藏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自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10.
小裂腹鱼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裂腹鱼受精卵平均卵径为1.9 mm,吸水膨胀后为3.0 mm,沉性卵、微粘性。在室内水温10.7~15.8℃、平均水温13.38℃条件下,受精后1.4 h形成胚盘,3.8 h进入卵裂,18.6 h进入囊胚期,47.2 h进入原肠胚期,80.7 h胚孔封闭,121.3 h肌肉开始收缩,162.4 h心脏开始跳动,186.5 h孵出。从受精卵到仔鱼孵出所需积温为2 429.5℃,初孵鱼苗全长7.5 mm。  相似文献   

11.
齐口裂腹鱼又名雅鱼,丙穴鱼,细鳞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为高档食用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对齐口裂腹鱼进行流水养殖成鱼,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流水池条件1.水源条件齐口裂腹鱼生活于天然水流条件中,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环境稳定。我  相似文献   

12.
云南裂腹鱼驯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yunnanensisNorman俗称弓鱼。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弓鱼肉质细嫩多脂 ,味道鲜美 ,深受群众欢迎 ,为云南历史上四大名鱼之一。俗称弓鱼的还有大理裂腹鱼。弓鱼历史上为洱海的主要经济鱼类 ,年产约占当年总渔产量的 5 0 % (张玺 ,194 5 )。弓鱼年产量曾达 5 0万千克 (潘牛 ,1973)。由于洱海生态环境变化 ,人类生产活动等原因导致弓鱼资源量锐减。 1973年以前年收购量在 6 0 0 0~ 15 0 0 0千克之间 ;1974年下降为 4 0 0 0千克 ;1976年为 5 0 0千克 ;1977年…  相似文献   

13.
2015年5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朗县段水域开展鱼类调查,发现了1种疑似为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自然杂交种群体。形态学研究显示,该种的吻、口部、下颌、须等头部上的形态特征居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之间,并明显区别于双亲,且群体中个体的头部形态稳定一致,均具有典型的中间型特征,个体间没有明显差异。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分析显示,在杂交种群体共15个样本中,有4个与拉萨裂腹鱼为同源,其余11个与异齿裂腹鱼为同源,各自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即杂交种群体中既有属于拉萨裂腹鱼遗传基因的个体,也有属于异齿裂腹的遗传基因的个体。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等自然水域中能够自由杂交而产生后代,且两者都可以互为父母本,但以异齿裂腹鱼为母本产生的杂交种在群体中占多数,推测特殊的生态环境可能促使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自然水域中容易杂交。  相似文献   

14.
文中阐述了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schizothorax.)prenanti)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营养需要研究进展情况,包括摄食习性、消化系统特点等生物学特性,蛋白质、脂肪、能量等主要营养需要量。以期为大力开展齐口裂腹鱼的人工养殖业及对齐口裂腹鱼的自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昆明裂腹鱼繁殖生物学周年变化,为开展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养殖以及对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的增殖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2014年7月-2015年5月,每月定期采集雌、雄昆明裂腹鱼各10尾。样品鱼为2008年子一代,均为6龄。雌鱼体长26~48 cm,体重380~1 600 g;雄鱼体长29~46 cm,体重425~1 250 g。结果显示:昆明裂腹鱼成熟系数雌鱼为(7.07±0.04)%,雄鱼为(3.72±0.0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繁殖期为2-4月,盛期为3-4月;Ⅳ期卵巢卵径1.6~1.8 mm占35%。绝对繁殖力为(9263±5241)粒,与体长呈曲线相关(F=2E-11L7.427,R2=0.912),与体重呈线性相关(F=0.017W-10.19,R2=0.958);相对繁殖力为(9.5±3.9)粒/g,与体长、体重均呈曲线正相关(Fw=0.05e0.156L、R2=0.846,Fw=14.37ln W-90.57、R2=0.871)。  相似文献   

16.
裂腹鱼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腹鱼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营养好。价格高,加之多年的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资源日趋衰退。综述了雅鱼的分类分布、生物学特性。讨论了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其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7.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S.)prenanti(Tchang)](图见彩中插2),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鱼类,别名雅鱼、细鳞鱼、鲤鱼。随着市场对齐口裂腹鱼需求量的增加,其天然资源量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对齐口裂腹鱼的需要,四川、重庆一些地区已开展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齐口裂腹鱼的养殖近几年发展比较快,  相似文献   

18.
齐口裂腹鱼(Sclizothorax)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俗称雅鱼,又称洋鱼、细甲鱼等,自然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及乌江下游等水域,是产区的名贵鱼类,也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现在已经有关于齐口裂腹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和养殖的少量报道,  相似文献   

19.
云南裂腹鱼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yunnanensis ynnanensis Norman俗称弓鱼,隶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其肉质细嫩多脂,味道鲜美,深受群众青睐,是云南历史上四大名鱼之一.俗称弓鱼的还有大理裂腹鱼.弓鱼历史上为洱海的主要经济鱼,由于环境变迁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弓鱼资源量锐减,其中的大理裂腹鱼早在20年前就采不到标本了,云南裂腹鱼在洱海也10多年难见到.现在,洱海上游的弥苴河等水体尚有很少量的云南裂腹鱼存在,其市场价在100~200元/kg,还很难买.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云南特有名贵经济鱼--云南裂腹鱼资源,经云南省科技厅立项,我们进行了云南裂腹鱼池塘驯化养殖试验研究,同时开展该鱼的食性研究.现将其食性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华裂腹鱼的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杜军  吴明森  郭静 《水利渔业》2008,28(2):110-111
中华裂腹鱼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水系上游峡谷河段,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目前中华裂腹鱼在嘉陵江水系上游的资源量在急速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水利工程、河道采矿和过度捕捞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强化渔政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等主要措施,对中华裂腹鱼进行增殖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