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建立草鱼肠道炎症模型,为经济鱼类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平台。于水温28℃条件下,从草鱼肛门插管注入0.25 mL浓度为2.5%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诱发草鱼肠炎,注入等体积0.7%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草鱼机体损伤程度、肠道组织病理,分析不同肠段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IL-1β、IL-8和TNF-α等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实验鱼未出现死亡现象,经TNBS诱导后出现较严重的肠道炎症,肠灌TNBS后1 d,草鱼肠粘膜严重充血溃烂,肠道组织中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 d后出现腹水,损伤部位招募大量炎性细胞,溃疡开始愈合;7 d后炎性细胞逐渐减少,出现杯状细胞,呈慢性炎症;14 d时腹水减少,肠粘膜中杯状细胞丰富,21 d仅有少量炎性细胞,肠道组织基本恢复正常。TNBS诱导后1 d,MPO活性极显著升高,3 d后明显下降,至第7天趋于正常,与组织病理变化趋势一致。TNBS致炎后第1天,IL-1β、IL-8和TNF-α等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3 d时开始下降,3~14 d表达量略高于对照组,急性炎症转为轻微的慢性炎症,21 d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还显示,不同肠段间的炎症反应存在差异,第三、四肠段明显较第一、二肠段严重。本研究构建的草鱼TNBS肠炎模型稳定,可作为鱼类肠炎病理机制研究和新型药物筛选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脾脏在HRP刺激下形态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中华鳖后,刺激其脾脏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免疫后第五天,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内嗜派若宁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母细胞,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红髓则未见变化。免疫后第十天,白髓增殖显著,嗜派若宁细胞增多到整个免疫过程中的最高峰,尤其是PELS内嗜派若宁细胞数量几乎与PALS持平。免疫后第十五天,白髓比例明显减少,可见许多处于不同排空程度的淋巴鞘,嗜派若宁细胞也开始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体解剖、测量、HE染色等方法,对10尾体长(28.98±2.69)cm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其消化系统特征,并探讨其食性及消化、吸收机理。结果表明,湘华鲮消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肝胰脏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极长,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比肠长21.42±3.51,肠盘旋次数42±5。(2)湘华鲮属于碎屑食性鱼类,其取食方式为刮食。(3)从前肠往后,黏膜皱褶由网状转变为Z形褶,且逐渐变稀疏,至中肠的中后段难于分辨。(4)食道和肠道壁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4层组成。前肠、中肠、后肠三者相互之间的黏膜下层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纵肌层的厚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皱褶数量、黏膜皱褶高度、环肌层厚度、浆膜层厚度等方面,前肠、中肠、后肠三者相互之间大部分组织形态指标差异显著。(5)从前咽顶壁开始,经过肠道,至肛门处,湘华鲮消化道各处黏膜中均有黏液细胞的分布,且黏液细胞呈不均匀分布。(6)食管及整个肠道均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斑鳠(Mystus gutt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特征,采用形态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斑鳠消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斑鳠为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解剖观察其消化道结构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肝脏和胰脏为其主要的外消化腺。组织学观察发现口咽腔上皮组织中有较为丰富味蕾和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肌层发达,且含有丰富的黏液细胞;胃贲门部和盲囊部,体壁较厚,胃壁内侧有丰富的黏膜褶皱,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大量的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管状腺体,胃幽门部内层为环肌层,外层为纵肌层;斑鳠肠道系数为(0.89±0.11),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肠腔内有丰富黏膜褶皱,褶皱高度从前向后逐渐降低。肠黏膜上皮肠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黏膜上皮分布大量的黏液细胞。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为两叶,胰脏弥散分布于肠系膜上。斑鳠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与其喜好摄食甲壳类动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使我国鱼类养殖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嗜水气单胞菌可产生多种毒力因子,致病过程及影响因素复杂,感染鱼类种类广。鱼类的肠道、脾脏、肝脏和肾脏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在抵御病原菌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肠道菌群直接影响着宿主的免疫和炎症反应。本文着重阐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鱼类免疫相关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转录组水平基因的差异表达和通路富集及肠道微生物组成与结构改变,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鱼类病理学和组学水平变化,为研究鱼类免疫应答机制及肠道菌群免疫调节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能提高水产动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抗病性的益生菌,并研究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将5种乳酸菌与斑马鱼ZF-4细胞共培养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被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的细胞凋亡率来筛选对ZF-4细胞保护性最显著的乳酸菌,将其添加至模式生物斑马鱼饲料中饲喂28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并检测斑马鱼肠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情况,并计算斑马鱼被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5种乳酸菌分别与细胞共培养后,芽孢乳酸菌09.712能明显提高ZF-4细胞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攻毒后细胞凋亡率降低至23.36%,与其他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选取芽孢乳酸菌09.712用于下一步实验。体内实验显示,攻毒后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芽孢乳酸菌09.712能显著促进斑马鱼肠道内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量,且随时间变化表达量减少;其中攻毒后第3天,菌饲喂组IL-1β表达量比对照组低,而IL-10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高。此外,芽孢乳酸菌09.712的饲喂显著降低斑马鱼攻毒后的死亡率。研究表明,芽孢乳酸菌09.712在体外能显著提高对细胞的保护性,在体内能诱导斑马鱼产生先天免疫应答,提高斑马鱼的免疫力,可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理想选择,也为阐明乳酸菌先天性免疫调节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Amyda sinensis)脾脏在HRP刺激下形态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中华鳖后,刺激其脾脏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免疫后第五天,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内嗜派若宁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母细胞,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红髓则未见变化。免疫后第十天,白髓增殖显著,嗜派若宁细胞增多到整个免疫过程中的最高峰,尤其是PELS内嗜派若宁细胞数量几乎与PALS持平。免疫后第十五天,白髓比例明显减少,可见许多处于不同排空程度的淋巴鞘,嗜派若宁细胞也开始减少,PELS尤为显著,浆细胞增加。免疫后第二十一天,白髓恢复正常,但PALS附近红髓中装细胞增加明显。免疫后第二十九天,脾脏的结构趋于正常。整个免疫过程中,未见到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淡水鱼类,为提高鱼苗饲养成活率,对其早期消化顺官的发育进行了观察。鱼苗孵出后第1天至第3天,消化道呈直管形,管壁由单列细胞组成,口裂未形成,肛管不与外界相通,营养靠自身的卵黄囊。从孵出后第3天起,口腔开始形成,消化道呈现弯曲,细胞层次增加,前肠中肠后肠三段组织学结构区分逐渐明显,卵黄囊缩小,肛门形成,可以摄取外界细小的食物。此时将鱼苗由孵化容器中移入池塘饲养比较适时,过早过晚不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而水产动物营养性疾病之鱼类脂肪肝的发病也逐渐迅猛起来,逐渐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实验拟通过高脂饲料诱导建立斑马鱼营养性脂肪肝模型,为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该实验分别以基础饲料和16%高脂饲料投喂1月龄斑马鱼,在投喂后第14、30、90天3个时间点取样,采用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斑马鱼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检测斑马鱼肝脏脂合成及脂解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胆固醇调节元件1基因(SREBP1)、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诱导细胞死亡脱氧核糖核酸裂解因子样效应因子基因(CIDE)、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甘油三酯水解酶基因(ATGL)的表达水平;采用甲醇–氯仿法提取斑马鱼肝脏脂肪并检测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高脂饲料诱导第30天,光镜下可见发生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合成基因显著上调,甘油三脂的含量显著增加;诱导第90天,经透射电镜及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证实,斑马鱼肝脏组织由于纤维化病变而使得肝组织功能受损,肝脏的脂合成基因及甘油三脂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实验设计的高脂饲料对肝脏的损伤作用显著,30 d的投喂即可诱导发生脂肪肝,90 d投喂斑马鱼肝脏出现肝纤维化,此过程中肝脏脂合成基因表达量及甘油三酯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知斑马鱼肝脏的损伤是由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肪大量堆积而引起的,该营养性模型的成功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构建斑马鱼高脂模型的缺陷,为研究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消化道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消化道由口、咽、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口四周着生有触手形成口盘,咽短与口分界不明显,食道随翻吻伸缩,肠道极长,通过3个回折及螺旋缠绕成肠索,直肠上附有直肠盲囊。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外膜,没有连续的肌肉层,只有数量不等的肌纤维在黏膜下层。黏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组成。除肠外,消化道上皮细胞均有发达的纤毛。消化道各部位的褶皱形态、黏膜下层和肌纤维数量都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单环刺螠消化道的发生和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螠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后肠和肛门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分别呈现不同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脂酶、ATP酶、非特异性酯酶及多糖类物质活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测定了一种核酸内非组蛋白类蛋白HMG(High-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在刺参肠道再生第30分钟、1、2、6小时、1、3、7天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再生第6小时之前,表达量与正常刺参肠道相比无显著变化,再生第1–7天,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测定了HMG在刺参肠道再生各时期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再生第2、6小时,HMG蛋白荧光信号弱,仅在浆膜层和黏膜层有少量分布;再生第1–7天,HMG蛋白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再生第1天的HMG荧光主要分布在浆膜层和肌肉层,再生第3天和第7天的荧光信号最强,各层均有分布。结合HMG在其他物种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推测HMG可使免疫系统识别损伤信号,启动修复再生功能,调控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降解与生成,诱导干细胞迁移、分化,并可能在伤口愈合阶段过后参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测定了一种核酸内非组蛋白类蛋白HMG(High-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在刺参肠道再生第30分钟、1、2、6小时、1、3、7天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再生第6小时之前,表达量与正常刺参肠道相比无显著变化,再生第1–7天,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测定了HMG在刺参肠道再生各时期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再生第2、6小时,HMG蛋白荧光信号弱,仅在浆膜层和黏膜层有少量分布;再生第1–7天,HMG蛋白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再生第1天的HMG荧光主要分布在浆膜层和肌肉层,再生第3天和第7天的荧光信号最强,各层均有分布。结合HMG在其他物种组织修复再生中的作用,推测HMG可使免疫系统识别损伤信号,启动修复再生功能,调控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降解与生成,诱导干细胞迁移、分化,并可能在伤口愈合阶段过后参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活体解剖、测量、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对采自江西宜春锦河的51尾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刺鲃消化腺包括胆囊、肝脏和胰脏,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无胃;(2)口亚下位,口咽腔占头长比例很大,均值为0.92;口裂长/吻长均值为0.86。口咽腔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大量的黏液分泌细胞和味蕾结构;(3)食道粗短,前段有味蕾,内壁有较深的纵向褶皱;肌层发达,内外肌层间分布有发达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丛;黏膜下层有发达的黏膜肌,黏膜层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黏液分泌细胞,还有柱状上皮区域,游离面具有纹状缘;(4)肠盘曲7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中后肠黏膜皱褶数量、黏膜皱褶高度、柱状上皮细胞高度显著减少(P0.05);肠道各段肌层厚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肠往后肠呈高-低-高趋势,后肠数量最多,前后肠与中肠有显著差异(P0.05);肠道系数为(2.07±0.03);(5)食道及肠道各段粘膜上皮中下层发现数量较多嗜伊红颗粒细胞;(6)肝不分页,为长条形,胆囊被肝包围,比肝胰脏重(1.37±0.06)%。胰脏散布于肝脏、胆囊及消化管系膜周围,少量组织分布于肝门静脉周围形成肝胰脏;数个大小不一的独立Brockmann小体散布在食管及前肠连接部周围;(7)肠长(Y)与全长(L)的关系呈线性相关:Y=2.1048L-0.474(R2=0.669,F1,49=99.05,P0.01),锦河刺鲃幼鱼肠道特征为杂食性偏植食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斑点鳟稚鱼(Oncorhynchus mykis)消化道组织。结果表明,斑点鳟稚鱼的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管、胃肠管3个部分,食管、胃、幽门盲囊、肠管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4层组成。食管、胃部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腺体,胃体幽门部长有44~46条不等幽门盲囊,幽门盲囊中皱褶相互挤压,几乎充满整个腔体;肠管自胃贲门起至肛门段,肠壁逐渐变薄,褶皱数量逐渐减少,后肠处观察有大量黏液分泌细胞。因此,斑点鳟消化道组织结构具有肉食性鱼类消化道的典型特征,可进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配合饲料日常多次投喂饲养。本研究结果可为斑点鳟稚鱼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对疫苗免疫的应答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浸泡免疫灭活迟钝爱德华氏菌前后牙鲆皮肤、鳃、前肠、中肠和后肠中黏液细胞数量和特性的时序变化。苏木精-曙红(HE)、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前皮肤主要分布含中性黏多糖的Ⅰ型黏液细胞以及含中性黏多糖和少量酸性黏多糖的Ⅲ型黏液细胞,鳃中可观察到Ⅰ、Ⅲ型以及含酸性黏多糖和少量中性黏多糖的Ⅳ型黏液细胞,前肠中主要分布Ⅰ型黏液细胞,中肠、后肠上皮中可观察到Ⅰ、Ⅲ、Ⅳ型和含酸性黏多糖的Ⅱ型黏液细胞。免疫后,牙鲆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总量随时间呈现先增多后减少趋势,后肠在第5天达到峰值,其他于第3天达到峰值;免疫后各组织中Ⅰ型黏液细胞数量减少,含酸性黏多糖成分的Ⅱ、Ⅲ及Ⅳ型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表明疫苗免疫诱导黏液细胞成分由中性黏多糖向酸性黏多糖转变。p H 2.5和p H 1.0条件下AB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酸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且多数为硫酸化酸性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为鱼类黏液的免疫防御功能及黏液细胞在鱼类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半滑舌鳎消化系统器官发生的组织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青 《水产学报》2005,29(4):447-453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5天,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道明显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仔鱼消化系统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粘膜层的褶皱增加,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肠道分段、盘旋,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开口摄食之后,先后发现在后肠出现嗜曙红颗粒,在前肠出现空泡,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蛋白质和脂肪。继而糖元在肝脏中不断地储存。在出膜后第23天,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阐明肠道气呼吸对泥鳅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探究其主要呼吸器官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通常在1周左右死亡。当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出现垂死时,采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鳃、皮肤、前肠、中肠、后肠以及直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的病理变化:①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末端充血,背部皮肤表皮层的毛细血管收缩并减少,且真皮层细胞呈畸形,前肠黏膜褶膨大,后肠浆膜层有血红细胞渗出,后肠、直肠结缔组织显著增厚;②AB-PAS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背部皮肤、后肠、直肠组织中嗜酸性空泡细胞均增多,前肠和中肠固有层酸性黏蛋白含量增多,黏膜下层中性黏蛋白含量减少;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鳃小片表面皱缩,表皮受损脱落,背部皮肤表面分泌孔增加,中肠内腔表面突起增多,后肠和直肠絮状颗粒增多。研究表明,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会引发其主要呼吸器官上皮组织出现黏液细胞增多、血红细胞溢出等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机体死亡,由此可知,肠道气呼吸行为是大鳞副泥鳅的必要生理活动。本研究将为大鳞副泥鳅的健康养殖及幼苗培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初始体质量约35g的异育银鲫(All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对照饲料,研究了摄食含30%豆粕饲料8周后的生长性能及实验前(0周)、3周和8周后肠道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豆粕显著降低鲫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2)组织切片显示:摄食30%豆粕3周后鲫鱼前、中、后肠较0周时黏膜皱襞受损,边缘糜烂,出现缺刻,皱襞间质变宽且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核排列紊乱,肌层明显变薄;3)扫描电镜显示:较0周时前肠和后肠黏膜皱襞间距明显变宽,黏膜皱襞间可见脱落组织,中肠黏膜皱襞间距未见明显变化,但黏膜上皮结构糜烂.8周后肠道受损症状却有所减轻.上述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对豆粕中致敏因子比较敏感,但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为异育银鲫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绒螯蟹中肠和后肠肠壁分别进行分层铺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中肠和后肠中A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并对其相应递质乙酰胆碱(Ac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对所获得铺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中肠肌层较后肠薄,肌纤维较细,肌纤维间隔明显;肠道黏膜下层细胞分布密集,后肠黏膜下层细胞分布较中肠更为密集。②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中肠和后肠的黏膜下层,而肌层和基膜未见分布,两种神经元在后肠黏膜下层的分布均较中肠密集。AchE阳性产物为棕色沉淀,阳性神经元大小为3~10 μm,中肠中AchE形态多样,多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后肠胞体阳性神经元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无明显胞突。NOS阳性产物为蓝色沉淀,阳性胞体的大小不等,呈不同形态,少量细胞有胞突伸向邻近细胞,中肠阳性神经元多呈条状或点状分散分布,而后肠阳性神经元常呈块状分布。③中肠Ach和NO含量分别为(1.28±0.41)和(1.84±0.25)μg/mg prot,显著低于后肠Ach(1.62±0.27) μg/mg prot和NO(2.10±0.25) μg/mg prot,而Na+,K+-ATP活性在中肠为(1.12±0.17)μmol Pi/(mg prot·h),显著高于后肠的(0.62±0.18) μmol Pi/(mg prot·h)。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黏膜下层是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部位,两种神经元递质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在中肠和后肠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