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农村地区架空线路自动开关现状农村地区10kV配网的典型网架结构是单辐射、架空电缆混合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推荐使用架空型“电压—电流型”配网自动化模式,这种自动化模式原理简单,在农村地区容易推广,采用主干线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或上级分段断路器保护和重合闸配合,依靠配电自动化终端自身的电压—时间和故障电流复合判据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快速恢复供电。典型接线如图1所示。CB为变电站馈线开关,FB1为主干线分段开关,FS1-FS2为主干线分段负荷开关,FB2为分支线开关。  相似文献   

2.
1 SOG智能开关的优越性 SOG智能开关采用SF6气体绝缘,体积小、质量轻、开断性能优异,能自动隔离故障.当配网中发生故障时,利用它可以迅速定位配网供电线路故障范围,隔离故障点,第一时间告知运行维护人员具体故障线路、故障范围,提高维修效率,减少停电时间户数,有效提高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期发生的一起电缆绝缘遭外力破坏,引起变电站母线失地,并导致多处次生故障的复杂故障处理情况介绍,分析故障时刻配网保护动作、配电自动化研判和故障电缆情况。指出当前配网保护配置、配电自动化运维和电缆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防范措施,以期指导配网保护配置、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和电缆运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偏远海岛配网盲调问题,减少故障停电次数、停电范围,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停电时间,针对偏远小岛、偏僻地段等交通不便利或紧急情况下无法遥控隔离故障等难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偏远海岛配网自动化建设新模式,以舟山偏远海岛配网自动化建设为例,架空线整线部署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一、二次融合开关,将“三遥”信息接入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实现偏远海岛配网设备全天候监测和控制,加快故障线路研判、隔离。  相似文献   

5.
<正>配网防火墙技术是基于防火墙概念提出的一种新型配电网分层故障隔离技术,其基本功能就是以分层的方式隔离配电网故障。配网防火墙将配电网作为保护的对象,通过设置多层的防火墙来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层层防护,以保护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配网防火墙从系统结构可分三层:第一层为用户防火墙,用于实现配网最外层用户侧故障的快速切除;第二层为支线防火墙,用于实现支线短路和接地故障的快速切除,防止支线故障影响干线;第三层为干线防火墙,  相似文献   

6.
正通信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硬件基础和核心技术,无线通信是通信系统重要的一环,实现远程终端的信息传输和快速处理。在设备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无线天线将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本文对无线通信天线技术展开讨论,并就无线天线的选择给出具体意见。1智能配网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扩展灵活的特点,相对于有线通信来说有巨大的优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以GPRS/CDMA、3G、  相似文献   

7.
针对配网线路柱上开关采用过流定值无法配合的问题,提出了柱上开关各级各段保护及重合闸的具体整定原则,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本地的标准化整定方案。运行实践证明该方案简单实用可靠,地区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率将至全省最低,可为配网运维提供积极帮助,有效缩小配网故障停电范围。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安全通信模式难以满足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一代配网自动化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及低时延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北斗-5G-量子”安全通信的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应用模式,采用北斗短报文、5G硬切片与量子加密多种安全通信技术以提升通信安全防护和配网整体管控能力,突破传统通信瓶颈,适应复杂的配网工程实际应用需求,有效解决配网光缆敷设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及偏远、无信号、孤岛地区的通信问题,并可作为海岛配网建设中对光纤、公网等传统通信方式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9.
王敏 《农机化研究》2023,(3):232-236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作物收割机的智能化通信水平,全面提高其收割效率,融合当前引领先进的5G网络技术,针对智能收割机的通信系统进行了优化。以收割机主要结构组成与通信原理为切入点,以5G网络技术为支撑,结合智能收割机作业功能需求,设定智能精准收割和信息高速解码为分解因素,建立用于收割机智能通信的核心理论模型,通过核心软件模块优化与硬件适应配置形成高速率通信系统。同时,展开收割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G网络技术的收割机通信系统,通信准确率与通信速率分别相对提升了9.19%与9.98%,收割损失率降低了6.20%,体现了5G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该智能收割机的综合收割效率提升至91.84%,优化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辽宁省北镇市电网网架结构的状况,选择分散智能方式进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以该地区赵南线为例,对赵南主干线配置智能化重合器,辐射状配电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方式实现快速故障隔离,最终实现迅速定位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供电。  相似文献   

11.
晓宇 《农村电气化》2023,(11):51-53
南京供电公司正在大力推行配网馈线自动化(FA)功能配置,在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给电网监控工作带来新的考验。针对当前实际工作情况,对配置FA功能的配网故障发生后的变电站开关动作情况及信号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事故汇报及信号监控的改进方法,提高监控工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配网防火墙"的概念,介绍了这种新型的10 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故障隔离和保护模式;重点介绍配网防火墙将整个配电网作为对象,实现三层故障隔离和防护;提出配网防火墙是分布式保护与集中式故障定位及优化控制的结合;同时介绍了配网防火墙终端的构成;介绍配网防火墙系统在通信正常和通信异常时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水电资源丰富,小水电站大多通过公用10 kV配电线路上网。由于大部分小水电站建于20世纪90年代,发电设备老化,保护设备不全,严重影响配网运行安全,不适应配网规范化管理要求。笔者结合当前配网自动化发展方向,大胆创新小水电站管理模式,通过加装智能分界开关、建立监控平台、站内新增过频过压保护等措施,实现调控"三遥"管理,有效防范了小水电站安全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商洛供电分公司因地制宜,用最小的投资来破解电压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的技术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由原来传统建设变电站以及开关站的方式,到成功运用新技术,破解了开关保护储能电源的技术难题,由开关的集中式布置变为分散式布置,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无线远程控制,彻底解决了树状辐射的网络故障快速隔离。通过选择运用配网线路故障诊断设备和开关隔离的配套运行监控系统,能够准确定位故障区段及故障类型,自动缩小停电范围;同时采用自动调压器以及自动补偿电容的技术手段,改善电压质量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分界开关控制器是针对10 kV配电网柱上式分界断路器监控和保护而研发的产品,具备故障检测、保护控制和通信功能(配置通信模块后),适用于在10 kV架空配电线路用户进户线责任分界点处和符合要求的分支线路上安装的断路器。分界开关控制器与分界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组成成套设备,配套后可以实现自动切除被控支线的单相接地故障和自动隔离被控支线的相间短路故障。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需要在大范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操纵下实现优化,在这种基础下,形式化校验技术能够在目前智能配电网系统中实现逻辑控制以及验证的双重作用力,通过介绍形式化校验技术的工作原理,解析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发展,了解形式化校验技术在智能配电网自愈中的故障警示、故障具体诊断、解决算法与模型认证中的应用作用。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形式化校验主要以智能分布式自动化算法为例。  相似文献   

17.
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系统在低压实时数据通过故障指示器、温湿度传感器、漏保等设备上传至配变智能终端后经过加密与配网自动化主站进行通信及数据处理程中伴随着一些技术难点。现主要针对这些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升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有资料研究,针对高故障率配电网线路跳闸原因进行大数据分析,细究故障成因,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和管控方案,辅以智能运维手段和新技术,综合配网运维、检修、大修、改造等全过程管控,建立配网故障管控体系,实现以故障管控为核心,提高配电网智能运维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需要在大范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操纵下实现优化,在这种基础下,形式化校验技术能够在目前智能配电网系统中实现逻辑控制以及验证的双重作用力,通过介绍形式化校验技术的工作原理,解析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发展,了解形式化校验技术在智能配电网自愈中的故障警示、故障具体诊断、解决算法与模型认证中的应用作用。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形式化校验主要以智能分布式自动化算法为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是目前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基于5G通信技术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设计,该系统旨在通过实现车辆间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更高效、安全和智能的交通。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并探讨了其在交通安全、交通拥堵缓解、智能驾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该系统在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潜在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