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雷害经过2 0 0 0年 4月 13日晚 9∶0 0左右 ,武汉上空电闪雷鸣 ,春雷滚滚。城区紫阳湖变电站值班人员听见一声响雷 ,突见该站户外110kV设备区火光燃起 ,结果烧损紫 0 1开关间隔内的一块草坪约 15m2 ;烧损紫互 0 2PT与电缆沟之间的一块草坪近 30m2 。2 现场勘察事后我们到现场检查。全站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均未动作。所有运行设备均无异常。 1号母线构架上的 3号避雷针、2号母线构架上的 2号避雷针与主接地网接触良好。 1号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为 5 .3Ω ,4号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为 1.8Ω。所有设备、构架的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接触良…  相似文献   

2.
东城变电站是一座35 kV变电站.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10 kV线路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2008年2月20日,该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报警,与此同时10 kV璜溪线速断跳闸.运行人员首先选择处理接地故障,发现10kV安丰线L2相接地.断开安丰线断路器后开始试送璜溪线断路器.这时10kV母线接地报警,显示L1相接地.断开璜溪线断路器后接地报警解除.运行人员判断璜溪线L1相接地.  相似文献   

3.
1 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 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投资省.该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均流过故障点.如果电网较小,线路不太长,接地电容电流很小,瞬时接地故障产生的电弧一般可自动熄灭,系统很快恢复正常.然而实际上电网接地电容电流达到一定数值(一般为30A及以上)时,电弧就难以自动熄灭,但这个电流又不至于形成稳定电弧,故常出现间歇性电弧接地.  相似文献   

4.
郇保宏 《农村电工》2003,11(10):38-38
1故障经过2003年3月20日8时左右,某校电工发现该校全部停电后,即到配电房查看,经查为三相电能表烧坏(额定电流为80A)所致。8时50分,更换了电能表,并恢复了供电,但半小时后,新换的电能表又被烧坏了。2处理经过2.1把三相导线直接接到负荷开关,用钳形电流表测其电流,发现三相电流依次为:45A、56A、150A。三相电压为219V、215V、170V。2.2经询问电工,三相负荷悬殊不大。根据测得结果,判定为边相接地。根据电压值判定接地点距配电房较远,否则,接地电压值没有这么高。2.3拉开所有用电负荷后,依然有接地电流。2.4沿主线路巡视,发现主线路末端有…  相似文献   

5.
干式变压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小,不存在液体泄漏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维护和检修较油浸变压器方便,因此,KYN柜内干式站用变压器(以下简称站用变)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从笔者接触的几次站用变烧毁案例中,仍暴露出干式变压器制造工艺不容乐观、站用变的保护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1案例分析1.1案例一站用变型号SCB9-50/10.5,2004年8月出厂,2005年1月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及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的原理,并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10kV线路接地选线的两种主要实现方法。即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布武接地选线系统和智站化自动调谐式消弧系统专用接地选相系统。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一种10kV电缆网分支线路接地保护智能装置,该智能装置可以自动切除用户分支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和自动隔离用户分支线路的相间短路故障,避免分支线路故障造成主干线路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相似文献   

8.
1运行方式简介乙发电厂因35 kV送电线路施工受阻,无法通过35 kV电压等级接入丙变电站,临时通过一条10kV专线(鸿峰线)就近接入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上还有5回馈线。甲变电站地处沿海及漂染工业区,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线路的电缆段较多,为消除接地故障引发的谐振和弧光过电压,装设了消谐电压互感器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为增加接地选线的准确性,还装设了一套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局部电网接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周广义  张振中 《农村电工》2006,14(11):34-34
谐振对系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谐振产生的过电压最高约达线电压的√3倍,能引起绝缘闪络、避雷器爆炸,甚至电气设备烧毁等事故。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电网配变台区接地网接地电阻经常出现异常,严重影响接地网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农村电网配变台区接地网降阻改造及监测研究.首先分析农村电网配变台区接地网降阻改造及监测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农村电网配变台区接地网降阻改造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更换接地网接地材料,二是在接地材料上进行防腐工艺处理;最后通过安装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  相似文献   

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异常运行频率较高的一种故障现象。宁夏中卫电网存在部分变电站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增加了调度员接地选线的难度,部分调度员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根据经验来处理,因此加强调度员在这一方面的基础理论培训和打破常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中,由于线路长、分布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而线路接地是最常见的故障.根据变电所电压互感器反映的现象,准确、快速地判断接地信号动作的原因,对于我们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线路接地故障造成接地信号动作造成单相接地的故障很多,如:一相导线断线落地,树枝碰及导线,导线因风偏对杆塔放电,跌落保险、瓷瓶等被击穿,变压器等电机设备损坏等.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相电压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3~(1/2) 倍相电压,零序电压为100 V.非金属性(经过渡电阻)接地时,相电压低,但不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接近于线电压,出现零序电压,造成接地信号动作.2 铁磁谐振造成接地信号动作  相似文献   

13.
农村10kV线路接地故障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发生接地故障的频率会更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简要谈谈用2500V兆欧表快速查找10kV线路永久性接地故障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月 1 6日 ,宁老庄变电所2 50 0 k VA主变瓦斯信号动作。当时 ,1 0 k V母线电压、变压器运行声音及上层油温均正常。对该主变进行停电测试 ,绝缘电阻、直流电阻与三月份预试值比较无明显变化。排放瓦斯继电器内气体送电观察 ,主变运行仍无异常 ,取油样做色谱分析 ,试验结果 ,乙炔 C2 H2 、烃总含量严重超标 ,变压器内部有局部放电过热故障。对该主变进行吊芯检查。吊出芯体 ,便发现铁芯接地连片被熔断 ,经测铁芯对夹件绝缘电阻达50 0 0 MΩ ,无多点接地现象。经处理修复铁芯接地连片再测 ,此时 1 0 k V绕组对夹件绝缘为零。经仔细检查才…  相似文献   

15.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电源一般作为主要电气设备的安保电源及控制信号电源,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分支供电网络,其常见的故障是一点接地,在一艘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如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引起信号回路、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和自动装置回路的误动作。所以,对直流接地故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丘北羊雄山风电场1号接地变压器在2012年3月17日和2012年8月24日均发生了C相烧毁事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单位的分析现将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事故原因的认定通过现场情况可以看出,两次事故时C相的高压绕组由于过热烧毁,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不是由于铁芯涡流发热等原因造成了线圈烧毁,第一台接地变压器烧毁后,厂家重新更换新的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安装前铁芯对地绝缘电阻达144 GΩ,还是发生了烧毁事故。并且两次烧毁只是高压侧C相线圈  相似文献   

17.
周广义 《农村电工》2003,11(8):28-28
我局10kV出线寿山寺033线路发生接地事故,经过对全线巡视检查,未发现任何接地及其他可疑现象,报调度中心进行送电。刚运行时一切正常,可2~3h后,又出现接地故障。就组织人员对全线进行了第二次巡视检查,结果故障点仍未查出。又报调度中心进行试送电,但和第一次结果相同,接地现象仍然存在。经过前两次对全线的仔细检查,我们分析故障点可能在变压器上。于是,我们对这条线路上的108台变压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绝缘测试,结果发现张高庄村有一台农用变压器绝缘偏低,但在允许运行范围内。我们把该变压器退出运行,对线路进行送电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  相似文献   

18.
对主变本体油样例行色谱分析发现总烃超标,利用三比值分析方法判断变压内部出现了中温过热(300~700℃)的现象,结合测量铁芯接地电流分析,与主变停电试验诊断确定主变铁芯多点接地是造成总烃超标的唯一原因。对主变返厂吊罩查找故障点,原因是变压器在车间装配时工艺把关不严,造成夹件对绝缘纸板与绝缘木板的紧固力不强,加之长时间运行震动逐渐造成绝缘件的倾斜,最终导致铁芯与夹件的接触造成接地。  相似文献   

19.
防小动物工作是变电站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动物侵入到电气设备当中很可能造成变电站安全事故。介绍了一起由小动物引发的220 kV变电站主变多重故障跳闸的事故。根据故障现象、保护动作情况及事故处理过程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防范措施,确保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起线路发生断线故障却发出“线路接地”的报警,分析报警产生的原因,并分析接地与断线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