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牦牛放牧干扰对不同地区高寒草甸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东缘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放牧强度:G_1=13 sheep·hm~(–2),G_2=17.6 sheep·hm~(–2),G_3=32.5 sheep·hm~(–2))和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放牧强度:G_1=13.2 sheep·hm~(–2),G_2=15 sheep·hm~(–2),G_3=43.5 sheep·hm~(–2))高寒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G_1 G_2 G_3)下的牧草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AGB)、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 biomass, BGB),物种丰富度(Richnes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优势度指数(Simpson dominance index)、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0–10 cm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SM)及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含量。结果表明:1)甘南和果洛地区AGB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且放牧区的AGB均低于未放牧区域;放牧强度为G3时,果洛的AGB显著低于甘南(P 0.05)。在同等放牧强度下,果洛的BGB都显著低于甘南(P 0.05)。2)在甘南地区,植物群落Richness、Shannon-Wiener index以及Pielou index均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放牧强度为G1时,果洛地区高寒草甸的Richness、Shannon-Wiener index、Simpson index以及Pielou index均显著高于甘南地区(P 0.05)。3)在禁牧区域,优良牧草(禾本科+莎草科)的AGB约占草地生物量的50%;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优良牧草的比例降低而杂草(可食杂草+有毒杂草)比例增加。4)在G_1和G_2放牧处理下,甘南地区高寒草地的土壤有机碳显著高于果洛(P 0.05);长期的放牧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水分,且甘南显著低于果洛(P 0.05);地区差异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放牧对甘南的植被和土壤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9月下旬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巴彦布拉格嘎查的张某等 5户牧民饲养的羊在放牧途中发生突然倒地死亡的急性疾病 ,病羊死前腹胀 ,呼吸极度困难。 5户牧民共饲养羊 1 660只 (其中绵羊 5 1 0只 ) ,发病 5 5只 (其中绵羊 2 3只 ) ,发病率为 3 .3 1 % ,死  相似文献   

3.
高寒牧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天然草地不同牧草利用率下 ,牧草利用率为 3 0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日增重比 5 0 %和 70 %的分别高 2 2kg和 8 1kg、2 3 4%和 8 5 1%、0 0 2kg和 0 0 7kg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上不同年龄组条件下 ,天然草地上绝对增重和日增重分别高于人工草地上的 ,0 5岁犊牛组的相对增重高于对应的 1 5岁犊牛组 ,日增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高精料组 (第一组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低精料组 (第二组 )和对照组高 5 9kg、4 94%、0 9kg和 3 1 44kg、2 6 5 9%、0 49kg ,低精料组 (第二组 )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2 1 65 %和 0 4kg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理解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冷季牧场凋落物分解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冷季牧场凋落物现存量及C、N和P化学计量特征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轻度(22.50个羊单位·hm~(-2))、中度(26.25个羊单位·hm~(-2))、重度(32.04个羊单位·hm~(-2))放牧草地凋落物现存量依次为45.72~125.52、17.32~56.6、8.64~30.96g·m~(-2)。放牧季随时间推移各放牧强度下现存凋落物的C含量逐渐降低,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C含量依次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在休牧期,随时间推移,中度和重度放牧的凋落物C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放牧期,凋落物N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放牧期,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P含量均表现为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而休牧期,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P含量均表现为轻度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下,草地现存凋落物C/N均在90以上,休牧初期(7月)草地现存凋落物C/P较高,均在1 000以上。综合得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凋落物损失率显著增大,N含量降低,C含量变化不显著,P出现富集。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川西北地区高寒草甸的最佳放牧强度,根据牦牛的采食量和草地地上生物量,设置了轻度(0.71头·hm~(-2))、中度(1.19头·hm~(-2))、重度(1.60头·hm~(-2))3个放牧强度处理,进行连续3年的放牧,测定其对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放牧第3年,中度放牧草地年度地上生物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两处理(P0.05),轻度放牧次之,重度放牧最低;和放牧第1年相比,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草地地上生物量中杂类草生物量比例显著减少(P0.05),禾草生物量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重度放牧草地杂类草生物量比例未变,禾草生物量比例显著下降(P0.05),但3个放牧处理中莎草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川西北地区高寒草甸的最佳放牧强度为1.19头·hm~(-2),这利于草地高产和优良牧草禾草及莎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强度的放牧试验表明,不同的放牧强度对土壤表层含水量、植被特征和绵羊增重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牧草叶层高度、多度呈下降趋势;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显著(P<0.05,放牧羊只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单位草地面积的羊只增重重度放牧区和中度放牧区较轻度放牧区分别提高56.14%(P<0.01)和 23.26%(P<0.05)。  相似文献   

7.
高寒牧区牦牛冬季暖棚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第 1组牦牛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分别比第 2组和对照组高 5 .9kg、4.94%和 3 1.44 %、2 6.5 9% ,第 2组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和 2 1.65 %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且牦牛的日增重与采食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Y =-aX +b ,(a >0 )。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强度的放牧试验表明,不同的放牧强度对土壤表层含水量、植被特征和绵羊增重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表层(0-20cm)含水量、牧草叶层高度、多度呈下降趋势;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显著(P〈0.05,放牧羊只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单位草地面积的羊只增重重度放牧区和中度放牧区较轻度放牧区分别提高56.14%(P〈0.01)和23.26%(P〈0.05)。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班玛县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 2 0世纪 80年代初在该县玛柯河流域发现牦牛泰勒虫病以来 ,泰勒虫病一直危害着当地的草地畜牧业生产 ,并给该地区造成过较大威胁 ,尤其是对 1岁牦牛 ,其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多年来经州县两级业务部门的共同防制 ,现已基本控制。1 自然概况 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海拔 315 0~4 6 0 0 m,年平均气温 0~ 2℃ ,年降水量 713. 5~76 7.2 mm,植被以高寒草甸类、灌丛草甸类、蔬林草甸类、山地草甸类为主。牧民以放牧方式饲养牦牛、藏羊 ,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2 流行情况及危害2 .1 流行情况 据调查 ,194 9年前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有此病流行 ,当地牧民叫“扎毒曲毒”(藏语水草中毒 ) ,“夏色佰色”(藏语 ,皮肉黄病 )。 2 0世纪 80年代初确诊为牦牛泰勒虫病。2 .2 易感动物 牦牛、绵羊、山羊是易感动物 ,但主要危害幼龄牦牛 (1岁 )。如班玛县玛柯河流域的亚日堂乡 1岁牦牛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 ,其次是 2~ 3岁牦牛 ,成年牦牛一般不发病 ,当年生犊也未...  相似文献   

10.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连续放牧14a的随机区组试验平台上,设4个载畜率水平,分别为0(对照CK)、0.91羊单位/hm~2·半年(轻度放牧LG)、1.82羊单位/hm~2·半年(中度放牧MG)和2.71羊单位/hm~2·半年(重度放牧HG),研究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特征及根、茎基中贮藏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度放牧下短花针茅茎基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分蘖数显著增多;分蘖数与茎基粗蛋白质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2=0.17,P0.001);各处理下,短花针茅茎基贮藏养分含量均高于根系。短花针茅于茎基中贮藏较多粗蛋白质,促进分蘖,减少过度放牧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理解放牧牦牛和藏羊及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凋落物分解的分异影响,在天祝高寒草甸夏季牧场,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了牦牛和藏羊轮牧强度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凋落物损失率及碳(C)、氮(N)和磷(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凋落物损失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和放牧强度的增大均呈增大趋势。处理15个月后,垂穗披碱草、矮生嵩草和珠芽蓼凋落物损失率分别为24.71%~32.70%,30.56%~38.83%和32.27%~42.96%。放牧藏羊草地上的3种凋落物损失率小于牦牛放牧草地。在同一放牧家畜及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的损失率显著小于矮生嵩草和珠芽蓼。3种植物凋落物C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依次呈降低趋势,C含量大小依次为:垂穗披碱草矮生嵩草珠芽蓼,但C含量的变化大小依次为:垂穗披碱草矮生嵩草珠芽蓼。3种植物凋落物N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随着时间的增加凋落物N呈现先降低再增加后又降低的趋势。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珠芽蓼凋落物的P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放牧时间的增加,珠芽蓼凋落物P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藏羊和牦牛对P含量的富集均有抑制作用,并且牦牛的抑制作用大于藏羊。  相似文献   

12.
以澳大利亚反刍动物营养标准为参考,Stage one模型为框架,家庭牧场为研究尺度,从家畜营养角度出发,将代谢能(Metabolisable energy,ME)和氮维持需要量作为放牧家畜的营养单位,建立营养模型,模拟该地区典型家庭牧场欧拉型藏羊能、氮需求的月际变化及冬季暖棚利用对于藏羊体况维持的作用,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区典型藏羊生产体系下的草畜平衡问题。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牧草消化率高,能量浓度高,高放牧强度(3.5头/hm~2)下,藏羊仍能获得足够的代谢能用于增重,而冷季由于草地消化率低,能量浓度差,在低放牧强度(3.5头/hm~2)即使放牧率低于暖季藏羊摄取能量仍不足以满足维持代谢,表现为减重(成年母羊平均5kg/头)。冷季低温造成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每羊单位提高22%,且怀孕后期(1到2月)母羊能量需求高,草畜能量不平衡严重,因此,冷季补饲应以精饲料为主。暖棚可降低家畜御寒代谢能消耗,并降低冷季维持代谢能水平,有助于减少家畜掉膘,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1到4月可分别降低1.08、1.23、1.28、1.26 MJ/(头/d)。冷季精饲料补饲+暖棚是较为可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典型草原合理放牧强度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寻合理放牧强度及其研判依据,是当前草原监管中最急迫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例,利用放牧强度实验平台的植被和家畜监测数据,解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畜系统重要指标的响应规律,依据成本-效益分析模式,确立了研究区合理放牧强度的阈值,并筛选出7个能够指示草畜平衡的参考指标。主要结论:(1)试验区合理放牧强度为170~340羊单位·d/hm~2/a,下限时生态效益较好,经济效益偏低,上限时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实现均衡最优。(2)与对照系统相比,牧后剩余率(35%~75%),建群植物高度(50%~95%)、密度(≥85%)、生物量(50%~95%),群落物种多样性(≥100%)和生物量(55%~85%)以及净初级生产力(≥100%)等指标可作为草畜平衡快速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牦牛放牧强度对甘南高寒草甸群落特征与牧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长期牦牛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地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植物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牧草营养品质等。结果表明,1)牦牛放牧强度对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在放牧压力为零的对照区牧草地上生物量最大,约418.15 g·m-2;在高强度(6.5牦牛·hm-2)放牧下,牧草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2)高强度放牧干扰降低了植被物种丰富度,但对植被群落密度、可食与不可食牧草生物量比重影响不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表层土壤(0-10 cm)含水量和地表温度(0-10 cm)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地表温度呈递增趋势;3)放牧强度对牧草品质也有一定影响,但各放牧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适宜强度的牦牛放牧可能会促进牧草地下生物量生长,潜在影响不同经济类群的比重,维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牧草饲用品质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了轻度(0.75牦牛单位·hm-2)、中度(1.00牦牛单位·hm-2)和重度(1.25牦牛单位·hm-2)放牧下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的全氮、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牧草的可吸收营养物质总量和相对饲喂价值等的变化。在放牧末期,中度放牧下牧草的植株高度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在整个放牧期,中度放牧下牧草的全氮含量高于其他放牧强度,其中珠芽蓼的全氮含量在放牧末期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5);各放牧强度间植物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放牧末期无显著差异;中度放牧下牧草的营养价值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或保持稳定。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3年的短期中度放牧利用有利于高寒草甸主要优势物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保持较高而稳定的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6.
摘要:按照当地典型的放牧模式以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放牧的羊单位划分极重度放牧区(E,0.51羊单位/hm2)、重度放牧区(H,0.43羊单位/hm2)、中度放牧区(M,0.32羊单位/hm2)、轻度放牧区(L,0.26羊单位/hm2)和无牧区(U,0羊单位/hm2)5个放牧梯度,探讨了新疆新源县山地草原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cemum)+杂类草草地植被、草地植物营养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6月1日的草地产量达到最高(1 008 g/m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生境逐渐恶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极重度放牧区的粗蛋白含量最高(10.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50%);中度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0.8%)。  相似文献   

17.
绵羊放牧中能量消耗的研究,在以放牧为主的草原畜牧业中甚为重要。早在50年代(1954,1956和1959)任继周教授就细致地研究了藏羊、蒙羊和藏蒙混羊(春乏末期)的牧食习性。以后,许多人又对牦牛、马、羊的放牧行为进行了有益的观察。但对于放牧家畜的能量消耗国内报导很少。  相似文献   

18.
以环青海湖高寒草地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等各功能群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探讨禁牧和5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 藏羊=1?6混牧、牦牛 ? 藏羊=1?4混牧、牦牛? 藏羊=1?2混牧)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频度和个体特征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下特别是牦牛? 藏羊=1?2混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分析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Kobrecia parva)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呈正相关;在牦牛放牧条件下,优良牧草比例年度变化是评价小嵩草高寒草甸放牧价值的直接度量指标;而相似性系数和草地质量指数的变化与牦牛生产力没有明显的联系,只能指示植物群落整体的相对变化程度;当放牧强度为1.86头/hm2时,能维持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年度增重,是保持小嵩草高寒草甸不退化的适宜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20.
将宁夏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521.7 hm2草山以围栏划区,分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自由放牧和3区轮牧不同利用方式,设 0.533、0.866、1.200 hm2/个羊单位的不同放牧强度,观测秋季草场状况,羊只增重动态和生产性能等.结果表明,整个放牧期,全年放牧羊只平均体重增加,为禁牧羊只(舍饲)和仅冷季放牧羊只的1.92~4.2倍;发情配种比率、产羔率和双羔率比全年禁牧羊只分别高34.2%、100.8%和46.7%;平均每只羊的年净收入,全年放牧羊只为全年禁牧羊只的7.53倍;3区轮牧草场比自由放牧草场的当年秋季牧草和优良牧草平均现存量分别高46.71%和43.19%.综合分析得出:固原市山区草场以全年合理轮牧为最佳利用方式;草场适宜放牧强度为0.76 hm2/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