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山西省高寒区进行日光温室大棚枣栽培试验,试验表明,设施栽培能够达到或略超适生区太原市、晋中市露天栽培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枣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达到经济栽培的目的。1月15日至30日为扣棚时间,7月以前的保温调控技术是关键技术。与适生区露天栽培相比较,萌芽期为3月下旬,提前了20 d~30 d;新梢生长提前10 d~15 d,但其它物候期与实生区接近。2年生时0.5 m×1.0 m园内鲜枣产量达1 067.2 kg/667 m2;1 m×2 m园内鲜枣产量达500.3 kg/667 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油料植物白檀不同居群的物候期与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白檀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野生资源的筛选、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观测并分析了不同居群华白檀植株的物候期及其相应的形态变化情况,并对其物候指标与种苗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月底植株开始进入萌芽期,4月中上旬进入展叶期,随着叶的展开,新枝及花序开始生长,5月下旬开始进入结果期,10月上旬果实完全成熟;不同居群白檀植株的萌芽、展叶和开花期相差5~10 d,结果期虽然起始时间有差异,但是果实成熟期基本一致;不同居群的物候期相同的白檀植株其外部形态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展叶期的形态差异最为明显;不同居群植株的物候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和器官大小及各器官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四川百合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的采集是百合保护利用的基础。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进行了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并相继展开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人工繁育等方面研究。该区内共发现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和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3种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多生长于山坡灌丛下、向阳草坡或沟边、崖壁及岩石缝隙中,伴生植物多以豆科和蔷薇科居多;而川百合和宝兴百合多生长于林缘及高山灌丛、草丛间,伴生植物以蔷薇科、菊科植物居多。本文收集了3种百合的鳞茎和种子等种质资源,同时采取迁地保存鳞茎和低温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并随之展开百合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结果显示,百合最优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其次是种子繁殖,再次是珠芽繁殖。  相似文献   

4.
野生百合种质迁地保存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南京简单栽培设施条件下对毛百合、轮叶百合、宜昌百合、川百合、野百合、大百合等野生百合种质进行迁地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轮叶百合外,其他几种野生百合对华东气候具较强适应性。从物候期来看,东北来源的种质毛百合、卷丹物候期提前;西南来源的种质略有提前;华东种质与原生地物候基本一致。从生长发育来看,株高生长除轮叶百合外,均保持了原生性状;除轮叶百合外,开花正常,自繁情况较好;部分种能自然结实。笔者认为在华东地区有选择地迁地保存百合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坡垒(Hopea hainanensis)、青皮(Vatica mangachapoi)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栽培近60 a,生长表现分析表明:两树种的树高、胸径、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42 m、0.72 cm、0.14 m和0.40 m、0.52 cm、0.10 m,与原产地及勐仑植物园、南宁树木园同龄植株相比,生长速度中等;抽梢期、花期、果熟期、首花首果年龄均比原产地的有所推迟,多数物候指标与勐仑植物园差异不大;采集广东树木公园内种植的坡垒、青皮种子,培育坡垒苗木88株,青皮苗木201株,并分批种回树木园内;园内树木从未发生过明显的病虫害和寒害.表明坡垒、青皮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获得成功,建议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栽培与野生风柜斗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观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风柜斗草的营养器官比野生植株生长量大,花期、果期比野生植株提前且延长;其物候期可分为展叶期、萌芽期、速生期、花期、结实期、滞长期和越冬期。总结人工栽培风柜斗草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季相变化与植物生长规律,可以为其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生物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讷河和齐齐哈尔两地开展毛百合和轮叶百合引种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毛百合通过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可以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生长发育,未发生严重寒害、病虫等危害,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较好完成生活周期,结实种子的成苗率可达42.05%;轮叶百合由于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难以发育成开花结实植株。毛百合引种成功为黑龙江省西部提供了优质百合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云南省主产区滇黄精及其根际土壤,分析林下(仿野生)与大棚两种栽培模式下滇黄精土壤矿质元素与滇黄精品质的相关性,为云南省滇黄精科学化种植提供指导。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18个产地滇黄精多糖含量,并采用ICP-MS测定滇黄精-土壤矿质元素P、K、Ca、Mg、Fe、Mn等14种元素,利用Origin、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林下、大棚产地滇黄精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林下滇黄精多糖含量高于大棚滇黄精多糖含量,滇黄精活性成分多糖与土壤中Cu、Zn元素呈正相关;Fe、K、Mn是产地滇黄精-土壤的特征矿质元素,在滇黄精植株生长、品质形成和药材药效等方面可能发挥积极作用。结果表明:18个产地滇黄精药材的安全性均无问题;不同栽培模式滇黄精根际土壤有效元素含量差异性较大,有效成分含量受有效Mn的影响最大;林下滇黄精根际土壤有效元素含量更丰富;滇黄精林下栽培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南岳树木园木兰科树种物候特征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9种木兰科树种进行物候观察,弄清了各物候期时间:树液流动始期集中在2月下旬,萌芽集中在3月和4月初,幼叶的生长集中在3~4月,花期集中在3~5月,果熟期集中在9~10月。并根据当地气候,求算出积温生长指标,弄清了这39种木兰科树种生物学零度为5.0~10.0℃,各物候期所需积温分别为:展叶活动积温192.4~1 364.0℃,有效积温变幅在55.9~759.2℃之间,开花活动积温75.0~1 121.9℃,有效积温23.0~591.8℃,果成熟活动积温4 023.9~5 436.7℃,有效积温变幅在2 457.9~3 821.2℃之间。分析了各积温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开花物候期变异较大,果成熟和生长停止期的变异较小,为引种驯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调查黑龙江省次生林下大叶芹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对大叶芹生长的影响,目的是筛选出次生林下大叶芹的高质量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林下栽培模式对于大叶芹株高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不同样地条件对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展叶数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生长中期林下各样地之间的株高排序为:2号>1号>4号>3号,生长后期2号样地株高也是最高,次生林地阳坡栽培模式下大叶芹的株高和展叶树最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给引种栽培野生东北百合提供参考依据,对其种群结构、生境及物候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百合于4月下旬出苗,10月上旬果实成熟,展叶期到花期是其重要的观赏时期;东北百合按其生长发育状况可分3种类型,即可正常开花结果型、只长轮叶而不抽生花茎型和只长基生叶型;展叶后期至子房膨大后期其郁闭度在0.8以上,林间的光照...  相似文献   

12.
西藏野生藏药材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藏42种野生藏药材进行了45d的野外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采集了一定数量的种质资源。通过3年多来的田间试验,对其11种采用移地栽培技术和32种采用直播育苗方法,分别做了移栽后的综合性状表现观察和播种后的出苗情况以及苗期生长发育特性、物候期现象、大田栽培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作较全面的试验研究。初步总结西藏不同地区的藏药材种质资源差异性较大,其成活率也有明显的差别,对于部分药用及经济价值较好的藏药材进行了重点观察,并已掌握了18种藏药材的育苗和大田栽培技术要点。为西藏今后开展人工栽培藏药材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油橄榄在云南的果实生长发育状况,掌握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节点,为制定油橄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提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研究果实形成机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柯基’和‘豆果’2个油橄榄品种为材料,定期观测其花果期物候和果实的纵横径,计算每个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果实的果形指数,分析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和相对生长速率及果形指数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Logistic、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方程模型对油橄榄果实纵横径进行拟合,比较分析了3种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随着果实生长时间的推移,‘柯基’和‘豆果’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快—慢—稳定的近"S"型,且在花后现果时其果实大小基本相等,之后始终保持纵径大于横径;果实纵横径相对生长速率均表现出快—慢—稳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其果形指数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特点;3种方程模型均能相对准确地拟合出‘柯基’和‘豆果’油橄榄果实的生长发育进程,且3种方程模型对其纵横径生长拟合精度的大小和拟合效果的优劣均依次为三次多项式、二次多项式、Logistic方程模型。【结论】根据果实物候观测结果和果实纵横径生长、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可将‘柯基’和‘豆果’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进程划分为坐果期、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稳定生长期4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耐晒性较强的山茶花品种,以烈香、六角大红、克瑞墨、金花茶、五色赤丹、迪斯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阴率50%、遮阴率70%、遮阴率90%)对植物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等方面来看,全光照条件下品种迪斯、克瑞墨的生长表现最好,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均影响各品种的生长。最终筛选出品种迪斯、克瑞墨作为耐晒性较强的山茶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丰富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城市绿化树种,于2004年春季,从河南鄢陵引种3年生(胸径3.5 cm)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实生苗,通过7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抗寒性、抗旱性、生长表现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丝棉木物候期与当地气候相吻合,相适应,抗寒、抗...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组培快繁及试管苗健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中市场占有率高的3个优良品种的鳞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对组织材料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百合愈伤组织分化和小鳞茎增殖有较大的影响,东方百合鳞茎基部近基盘处是进行芽诱导培养的极好外植体。东方百合试管苗出瓶后必须进行试管苗健化栽培,这个阶段是百合商品球能否达标的关键。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为材料,从试管苗出瓶后栽培基质、水分管理、施肥方式等关键因素入手,探索了东方百合试管苗健化期最佳的管理模式,使其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转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窄冠泡桐与对照物候特性、生长量、抗逆性、土壤微生物、植物多样性和病虫害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泡桐与对照在生长量上差异较大,物候特性、抗逆性和病虫害方面无明显差异,对土壤微环境、林地植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通过对4个种系15个百合品种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叶烧指数的测定,分析了种系间、品种间的生长差异,初步揭示了百合种系、各个品种、以及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与发生百合叶烧生理现象的关系及控制叶烧现象的基本要素,为百合切花的良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秃杉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表明,秃杉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等11个性状中,真叶全现、一年生幼树抽高、一年生幼树全高种源间差异显著,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造林11年生时,种源间、家系/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方差分量所占比例较大,种源效应最明显。选择秃杉优良种源有贵州交、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丹、云南滕冲种源,优良种源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9.68%,实际增益为34.60%。利用种源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11年生生长性状等11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秃杉区划为3个种源区,第1个种源区为湖北利川种源,第2个种源区包括云南昌宁、云南滕冲种源,第3个种源区包括云南龙陵、贵州丹、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交种源,其中第3个种源区种源在广东生长表现良好,适宜在广东适生区域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盆栽一品红栽培管理措施,控制植株高度,提高盆花观赏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其产业化发展,以一品红栽培品种‘Sonora Red’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2014年5月扦插,同年6月上盆,7月摘心,于盛花期测定各株株高、单枝质量、绿枝长、总枝长、总节数、绿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红叶面积、红叶枝长等观赏性状指标,对其生长指标与观赏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品红栽培品种‘Sonora Red’的单枝鲜质量与其红叶鲜质量、红叶面积和红叶枝长仅在株高范围21~26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单枝鲜质量与其红叶片数仅在株高范围21~31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单枝干质量与其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仅在株高范围21~26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绿枝长与其红叶鲜质量仅在株高范围26~31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总枝长、总节数、绿叶片数均与其观赏性状,即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红叶面积和红叶枝长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