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雄  李波  蒋光权  王周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5):69-71,85
2005年10月,采用铗日法对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12种112只。根据植被状况把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通过各种小型兽类捕获率和所占总数比例分析出各群落内的优势种,利用相关分析得出个群落间的相似性;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了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得出以下结论:保护区内的小型兽类中,社鼠、四川短尾鼬和龙姬鼠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在人工林,人工+次生混交林以及次生天然林中,小型兽类物种相对丰富,而在海拔较高的高山灌丛中相对较少;人工+次生混交林的多样性最高,次生天然林的均匀度最高,这两种生境群落的相似度最高,反映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人工与天然林混交的造林方式也能较好的维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计88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共计6031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野生兽类照片8708张,视频423段,能够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照片8508张,视频403段,独立有效记录1237次,共准确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1...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布设了102个相机监测位点,累计25 5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4 705次,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5科20种,野生鸟类4目11科40种,包括2种国家I级和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2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149)、小熊猫(Ailurus fulgens)(RAI=1.622)、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RAI=1.614)、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501)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RAI=1.450)的相对多度位于鸟兽前5位;小熊猫(SO=63.73%)、野猪(Sus scrofa)(SO=47.06%)、毛冠鹿(SO=43.14%)、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SO=42.16%)和血雉(SO=41.18%)的位点占有率位于鸟兽前5位。活动节律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2021年12月,在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设置了84个相机监测位点,累计4 504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2 039次,识别出野生兽类4目15科19种,野生鸟类3目8科19种,包括4种国家I级和1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6.408;SO=65.48%)、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11.878;SO=30.95%)、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1.465;SO=27.38%)、野猪(Sus scrofa)(RAI=1.332;SO=21.43%)、小熊猫(Ailurus fulgens)(RAI=0.977;SO=26.19%)的相对多度和位点占有率位于兽类前5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5.662;SO=34.52%)、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RAI=3.730;SO=22.62%)、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RAI=0.222;SO...  相似文献   

5.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监测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调查。2018年—2019年,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56个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1台·hm-2,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野生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相机累计工作17 074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5 746张,鉴定出隶属4目13科的18种兽类和2目6科的16种鸟类。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前3种兽类和3种鸟类分别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野猪(Sus scrofa)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及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记录到2种国家I级和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2种。此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了家畜活动(牛、狗和马)和人为活动,因此,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  相似文献   

6.
于2016年、2017年10月至翌年4月,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条调查样线上布设70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显示,3780个捕获日,累计获得1169张独立有效照片,共拍摄到兽类6目13科28种、鸟类5目10科23种,分别占保护区记录兽类、鸟类的21.5%和4.9%。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动物36种(濒危2种、易危6种、近危3种、低危25种);在保护区各主要植被类型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RA)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暖性针叶林。提出在西双版纳运用红外相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应避开雨季;抽样强度应达到5%以上,需涵盖主要植被类型及一定量海拔梯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9年7月,使用网格法布设了11台红外相机首次对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累计102天,累计回收1 123个相机工作日的数据,共拍摄到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103张,鉴定出兽类3目6科9种,分别为黄腹鼬Mustela kathiah、鼬獾Melogale moschat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野猪Sus scrofa、小麂Muntiacus reeves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倭花鼠Tamiops maritimus和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其中,斑林狸和红腿长吻松鼠为沙溪自然保护区新纪录种;发现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是野猪,为29.39,分布最广泛的地栖兽类是鼬獾;建立兽类累积曲线发现前31天兽类种数上升较快,后71天趋于平缓;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保护区兽类补充调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保护区兽类物种编目、相对多度指数、分布现状与凭证标本等收集上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山地之一,山体高大,垂直生境变化明显,海拔从700 m攀升到至5 000 m,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95科201属239种。在种属构成多样性上,大科(21种以上)较多,占总科数的26.32%,中等科(6~10种)相对较少,占总科数的10.53%;大属(21种以上)优势明显,占总属数的46.7%。在生活型多样性上,草本药用植物占有明显的优势,共有145种,占总种数的60.67%。研究表明:九顶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药用植物生活型、功效等类型多样,具有科研、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21年3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调查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共布设40个监测位点,累计监测5124d,捕获到有效记录28 829条,识别到种的兽类有效记录5 723条,鉴定出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种类最多(7种),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6种),灵长目PRIMATES种类最少(1种)。鲸偶蹄目和食肉目监测物种总数占总的兽类监测物种种数的76.47%。监测到的兽类种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Ⅰ级3种、Ⅱ级8种),其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本次监测数量最多、相对指数最高和监测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本次调查研究为森林公园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红外相机监测调查,获得了森林公园内部分兽类活动影像资料,对掌握森林公园兽类多样性及其开展后续研究积累重要基础资料,并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10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活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共监测到兽类3目10科15种,其中拍摄频次较高的前4种动物是野猪、岩松鼠、斑羚和猪獾。对15种兽类研究表明:它们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连续三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采用相对多度指数进行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记录到兽类3目7科9种,鸟类3目3科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貂熊、紫貂、原麝、驼鹿和黑嘴松鸡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猞猁和乌林鸮等3种。有效独立照片数、位点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名前三位的野生动物为狍、驼鹿和猞猁。【结论】未来呼中自然保护区需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布局,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和体系,搭建广泛的科研合作平台,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通过网格化配合红外相机调查、铗夜法和网捕法调查,对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兽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兽类8目23科63种,其中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3科5种、翼手目Chiroptera 3科14种、灵长目Primates 1科2种、鳞甲目Pholidota1科1种、兔形目Lagomorpha1科1种、啮齿目Rodentia5科17种、食肉目Carnivora6科18种、偶蹄目Artiodactyla3科5种;与2016年保护区成立时的记录资料相比较,新增兽类8种,分别是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中菊头蝠Rh.affinis、皮氏菊头蝠Rh.pearsoni、中华菊头蝠Rh.sinicus、大棕蝠Eptesicusserotin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和斑蝠Scotomanes ornatus,而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豺Cuon alpinus、金猫Pardofelis temminckii、云豹Neo...  相似文献   

13.
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按照公里网格抽样方案在四川小寨子沟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开展持续监测。研究期间共计230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覆盖146个调查网格,共计71 593个有效相机工作日,获得野生兽类的独立有效记录总计6 071次,共识别出野生兽类4目13科22种。其中,国家I级和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4种和10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等级的有2种,“易危(VU)”等级的有6种,“近危(NT)”等级的有2种。调查记录的黄鼬(Mustela sibirica)为保护区新记录。研究发现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野猪(Sus scrofa)、黑熊(Ursus thibet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18种兽类的分布网格数均不低于10,而对应的网格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均排在前列,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域下均拍摄到较多种类的兽类物种(18~20种),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域内均有多种兽类物种存在集群现象(7~13种)且绝大部分兽类物种存在跨海拔活动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野外调查,经鉴定有高等植物175科665属1 790种。通过植物区系成分分析,该区区系复杂,具有15种分布类型。区系具有以下特征: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328属,占总数的59.2%,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166属);中国特有属多,18属19种;与热带有一定亲缘关系,热带成分158属,占28.5%;区系起源古老,多单型、少型属。  相似文献   

15.
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累计有效工作时长11960个相机日,回收照片视频51961份,进行筛选处理以后,有效照片共计7843张,其中拍摄兽类和鸟类的有效照片共6185张,隶属于9目17科,包括野生兽类有3目9科14...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永善县五莲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五莲峰山脉,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最东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保护区成立至今未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过全面调查。为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2019年4月—2020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累计3 315个相机有效监测日,获得照片15 259张,视频5 009段,独立有效记录682次;共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9种和鸟类4目11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的物种1种,即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易危(VU)和近危(NT)物种分别有8和10种。兽类相对丰富度指数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RAI=3.44)、野猪(Sus scrofa)(RAI=2.47)、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2.3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96)和果子狸(Paguma lar...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概况,摸清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2018年9月—2020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分布现状及主要受胁因素。结果表明,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067张,其中兽类4736张,鸟类976张;共鉴定出兽类7目12科13种、鸟类7目19科35种,分别占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历史记录总种数的26.5%和24.6%。其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分别为梅花鹿Cervusnippon、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分别为猕猴Macaca mulatta、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红隼Falco tinnunculu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画眉Garru...  相似文献   

18.
为在全国整体宏观尺度下,总结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兽类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空白或较少区域,从而为制定相对的保护监测与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检索法,系统收集各国学者在中国境内基于红外相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分类整理。结果显示:全国红外相机共记录到至少208个野生兽类物种,隶属于11目37科,占全国兽类物种总数的30.06%。目前我国兽类红外相机监测研究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基于红外相机的兽类物种调查记录,但多集中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综合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点数量、文献数量和红外相机已记录兽类物种占该省总物种数的比例等方面来看,重庆、辽宁、江苏、福建、内蒙古、台湾、上海含有潜在的调查价值。我国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兽类多样性监测还有一定的完善空间,需要开展更系统、更深入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2020年3月,布设90台红外相机对屏边县县域范围内的兽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210天的红外相机调查,共调查到陆生野生哺乳动物5目11科20种,其中包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分别为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斑林狸Prionodon par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整个县域内小型哺乳动物相对丰富度比大型哺乳动物相对丰富度更高,保护区外林场也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是本底物种编目资料更新的重要途径,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至关重要。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共获得10953张照片和3652段视频,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4种,隶属于2纲7目15科。其中,哺乳纲3目8科11种、鸟纲4目7科13种。该研究为河源大桂山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检测,该研究补充了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信息,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及后续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