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大蒜品种"徐蒜917"为试材,设置PK(CK1)、NPK(CK2)、90%N+PK+NBPT (T1)、80%N+PK+NBPT (T2)、70%N+PK+NBPT (T3)、60%N+PK+NBPT (T4)共6个处理,探讨了减施氮肥+配施NBPT对大蒜生物量积累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N与NBPT配施时,大蒜各器官的干物质量随氮肥减施基本上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T2较高,且T2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与CK2无显著差异;叶片和根系中NR和GOGAT活性随氮肥减施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叶片中GS活性随氮肥减施呈下降趋势,而根系中G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和根系中NO_3-和NH_4-和NH_4+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T2处理较CK2显著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氮肥减施,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根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氮肥与NBPT配施可有效延缓尿素的水解,减轻氮肥减施对大蒜干物质量及氮代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徐白1号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单施或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的株高和假茎高均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以单施有机肥(T4处理)最高,叶宽以单施无机肥(T1处理)最宽,但不同处理对株幅、假茎粗、叶长和叶片数无显著性影响;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大蒜的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均以2/3复合肥+1/3有机肥配施(T2处理)最高;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大蒜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T2处理的含量最高,可溶性糖、VC、大蒜素和丙酮酸含量则均呈增加趋势,以T4处理含量最高;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是T4处理的大蒜鳞茎综合品质最好,其次是T2处理.因此,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大蒜生长,可提高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同时还可改善鳞茎品质.  相似文献   

3.
兴化市洋葱追肥以氮肥为主,与洋葱需肥规律不符.因此,在兴化市洋葱产区进行追肥优化田间试验以探寻适宜当地的追肥模式.设置4个处理和1个对照:常规追肥N(对照)、增磷钾减氮(处理PK-N1和处理PK-N2)、增磷钾不减氮(处理N+PK1与处理N+PK2),其中处理PK-N1和处理PK-N2养分分别减施0%和20%,而处理N+PK1和处理N+PK2养分分别增施40%和60%.结果表明,处理PK-N2和处理PK-N1对鳞茎增产效果最佳,分别为5.8%和3.6%.而处理N+PK1与处理N+PK2无增产作用.增磷钾减氮和增磷钾不减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洋葱鳞茎商品性,也均可增加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但增磷钾减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速效氮含量较低.在洋葱鳞茎品质方面,增磷钾减氮可改善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而增磷钾不减氮可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因此,与原单一追施氮肥相比,增磷钾减氮可增加洋葱产量,改善鳞茎商品性与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增磷钾不减氮仅能改善商品性和土壤养分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N 225 kg/hm~2+P_2O_5 135 kg/hm~2+K_2O 120 kg/hm~2,沼液用量为800 L/hm~2,探讨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T2—T6)对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T1)相比,施用氮肥和沼液能够促进白菜生长,显著增加白菜产量58.6%~177.1%;改善白菜品质包括维生素C、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沼液+化肥全量处理(T3)白菜产量显著增加26.6%,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57%、6.35%,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36.45%、17.39%,白菜单株氮、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20.31%和32.89%,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说明酒糟沼液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增施沼液并分别减氮20%、40%处理(T4、T5)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较优;T6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止过量施氮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的情况发生,在白菜生产中增施酒糟沼液可减施氮肥20%~40%。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Mo肥对大蒜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肥0.4 g·kg~(-1)和0.6 g·kg~(-1)时株高明显降低了3.85%、20.16%,叶面积缩小9.68%、34.74%;N在0.4 g·kg~(-1)范围内增施能提高苗蒜中Vc、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但肥量过高出现负效应,随着N肥施用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减少趋势,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但还原速度远不及硝态氮的积累速度,导致大蒜硝酸盐积累。配施Mo肥有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的趋势,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利于降低硝态氮含量;氮肥过量产量反而下降8.40%~32.95%,配钼肥能显著提高苗蒜的产量。建议种植大蒜在施肥过程中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并配施钼肥来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探究减氮配施液体牛粪对辣椒提质增效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配施比例,为实现牛粪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减施化肥提供一点参考。磷钾肥施用量控制不变,试验共设7个处理(CK:不施氮肥;T1:单施液体牛粪;T2:施氮100%;T3:减氮15%+液体牛粪;T4:减氮30%+液体牛粪;T5:减氮45%+液体牛粪;T6:减氮60%+液体牛粪)研究减氮配施液体牛粪对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各处理与对照CK相比,辣椒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分别增加了5.1%~20.0%、0.8%~19.3%、10.2%~35.3%、10.4%~23.7%;单株鲜干重分别增加了7.1%~85.1%、10.3%~104.3%;产量增加了11.8~47.8%;维生素C、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了4.0%~20.0%、4.9~79.7%、15.6%~109.3%;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0.5%~138.2%。综合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处理T4效果最佳,价值最大。配施液体牛粪适量减施氮肥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配施液体牛粪(67.5 t·hm-2)的标准下,氮肥最佳的减施量为30%。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施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P、K肥配施对大蒜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硝态氮、叶绿素、Vc含量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均可以促进苗蒜株高,叶片增大、叶片数增多,以N255P90K120配比最佳;大蒜硝态氮含量随氮肥增加而增加,配施P、K肥可使硝态氮含量降低,以处理N255P90(磷铵)K240的硝态氮含量最低;增施氮、磷可增加叶绿素含量,以N255P90K120配比最佳;N、P肥施用量过高,会导致Vc含量下降,以处理N150P45K120含量最高。增施氮肥可提高产量,但经济效益降低,增施磷肥对苗蒜有减产作用,钾肥在N255、P90组合条件下对苗蒜产量增产明显,施用磷铵优于过磷酸钙。大蒜施肥量以施N 255kg·hm-2、P2O545kg·hm-2、K2O 120kg·hm-2产量最高,建议大蒜施肥应控制氮肥、磷肥的用量并配施钾肥以改善大蒜品质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氮肥水平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辣椒生长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5个氮肥水平,不施肥(CK)为对照,T1~T4依次按氮肥理论利用率的30%、40%、50%和60%进行施肥.【结果】施氮处理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单株果数、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T3处理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现象,增产率分别达到77.4%、112.1%、185.0%和145.0%.T3的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_1、T_2及T_4的VC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通过二次曲线模拟,得到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即y=-2.167x~2+149.269x+1 687.711,R2=0.907,当施氮量x为34.44kg/667m~2时,产量y达到最大,为4 252.2kg/667m~2.【结论】综合产量和品质,在该栽培条件下,T3处理为辣椒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氮肥施用量,在前作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设置2个施氮水平N1(当地常规施氮)和N2(减氮20%),并配施不同秸秆腐熟剂T0(不配施)、T1(大华酵素菌速腐剂)、T2(宁粮牌秸秆速腐剂)、T3(九业牌秸秆腐熟剂),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秸秆腐熟剂和减氮能缩短夏玉米生长发育周期1~4 d;所有处理叶面积指数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未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施氮量过高会降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配施秸秆腐熟剂对于夏玉米干物质量积累有促进作用,且N1T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完熟期达到14 342.89 kg/hm2;N2T3处理夏玉米产量比N1T0的提高了10.88%;配施秸秆腐熟剂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氮增加了夏玉米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荸荠配施饼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施饼肥的8个处理比单一施用化肥的CK平均增产11.6%;饼肥2次追施效果优于一次性基施效果,各处理平均增产4.7%,且2次追施施用量以1500 kg/hm2处理的荸荠产量较高,比CK增19.9%;一次性基施施用量以1875 kg/hm2处理的产量较高,比CK增15.7%。并且适量配施饼肥能改善荸荠品质,其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荸荠配施饼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施饼肥的8个处理比单一施用化肥的CK平均增产11.6%;饼肥2次追施效果优于一次性基施效果,各处理平均增产4.7%,且2次追施施用量以1500 kg/hm2处理的荸荠产量较高,比CK增19.9%;一次性基施施用量以1875 kg/hm2处理的产量较高,比CK增15.7%。并且适量配施饼肥能改善荸荠品质,其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红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能够显著提高红菜薹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商品品质,红菜薹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施氮平均增产41.8%,平均增收0.48万元/hm<'2>;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红菜薹中硝酸盐的含量.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施氮水平的红菜薹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硝酸盐含量标准(叶菜类≤3 000 mg/kg);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红菜薹Vc含量,提高94.8%~171.1%;在本试验条件下,基于产量、经济效益和商品品质的红菜薹适宜氮素(N)用量范围为440-490 kg/hm<'2>.  相似文献   

14.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300kg/hm2,P2O590kg/hm2,K2O3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韭菜为试验材料,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作为对照,设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1)、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2)、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3)和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4)4个配施处理,探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韭菜生长、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较CF处理显著促进韭菜株高及根系活力,同时产量增加7.30%~10.57%,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增加19.67%~39.34%、7.45%~22.98%、12.39%~33.19%,硝酸盐、粗纤维分别降低14.84%~27.26%、8.7%~18.52%;较CF处理,各配施处理促进韭菜根、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61.30%~141.47%、312.63%~429.82%,且配施处理以T2为最优处理。在同一生物有机肥配施水平下,化肥减施量的增加不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化肥减施水平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韭菜生长,同时产量及养分积累随生物有机肥的增施而提高。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肥料肥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氮肥减施条件下,筛选出适合辣椒生长的氨基酸液体肥料比例,提高辣椒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辉腾8号为材料,共设6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施氮肥10%、20%、30%、40%、50%,配施氨基酸液体肥料,测定辣椒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氨基酸液体肥料替代化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辣椒的生长、产量及品质都有影响。T4处理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其中,单果重、单株果实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分别比CK提高0.17%、28.98%、10.11%、24.64%。同时,T4处理可以改善辣椒的品质,果形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比CK提高12.62%、10.92%、3.63%、30.44%,硝酸盐含量比CK降低22.61%。【结论】氨基酸液体肥料可以替代部分氮肥且T4处理(减施氮肥40%,配施28 kg/667m2的氨基酸液体肥料)进行基施和追施,可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保证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基础上尽量减少氮肥施用量,确定腐殖酸液肥与氮肥的合理配施比例,设置不施氮肥(CK)、正常施氮量(纯N,下同)210 kg/hm~2(100%N)、减施20%氮肥即施N 168 kg/hm~2(80%N)、减施20%氮肥即施N 168 kg/hm~2+腐殖酸液肥1.7 L/hm~2(80%N+WF)、减施40%氮肥即施N 126 kg/hm~2(60%N)、减施40%氮肥即施N 126 kg/hm~2+腐殖酸液肥1.7 L/hm~2(60%N+WF)6个处理,研究减氮增施腐殖酸液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N处理相比,80%N+WF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pH值、氮肥回收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均无显著变化,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9.8%,最终使夏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及产量与100%N处理接近;但进一步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腐殖酸液肥(60%N+WF)处理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较80%N+WF处理降幅增大,虽然也能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但最终较100%N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穗粒数(2.7%)和产量(5.2%)。综上,80%N+WF处理在减施氮42 kg/hm~2的情况下能达到100%N处理的效果,土壤肥力较高,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提高,且穗粒数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增施钾肥对大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采用大田钾肥基施的方式研究了增施不同用量钾肥对"徐蒜917"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均有利于大蒜返青期至鳞茎膨大期地上部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鳞茎膨大期,增施钾肥处理的大蒜叶、鳞茎和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至大蒜采收前,增施钾肥处理的鳞茎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提高,且以K_2O 262.5 kg·hm~(-2)效果最佳。施用K_2O 262.5 kg·hm~(-2)可显著提高一级蒜比例和大蒜产量。综合所有指标表明,K_2O施用总量262.5 kg·hm~(-2)为大蒜最适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减少不同氮肥施用量和增施不同氨基酸液体肥施用量对洋葱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白皮洋葱白雪为试材,设置4个施氮水平,25(CK)、20(N1)、17.5(N2)、15 kg/667m2(N3);3个氨基酸液体肥施用量,22(M1)、26(M2)、28 kg/667m2(M3),共10个处理。在洋葱鳞茎膨大中期测洋葱形态指标,在采收时测洋葱鳞茎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采收后测洋葱鳞茎的品质指标。【结果】在减氮20%(N1)、30%(N2)这2组中,随着氨基酸液体肥使用量的增加,与CK相比,洋葱植株形态指标的株高、茎粗与叶长较CK平均分别增加了4.09%、3.91%、7.51%与4.76%、5.74%、6.90%;洋葱植株鳞茎的横茎与纵茎较CK平均分别增加了3.27%、4.86%与3.19%、4.71%;洋葱的产量较CK平均增加了10%、6.61%;品质指标上,硝酸盐含量较CK平均降低了30.11%、25.53%;可溶性固形物较CK平均增加了6.68%、8.86%;可溶性蛋白较CK平均增加了43.09%、75.61%;VC含量较CK平均增加了1.64、1.58(mg/100g)。减氮20%(N1)与30%(N2)施用氨基酸液体肥这2组之间相比,前者比后者产量和经济效益平均分别增加了3.15%、3.43%;品质指标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后者较前者平均分别增加了2.10%、23.08%与20.40%。【结论】减氮量为20%(N1)时,氨基酸液体肥施用量为M1、M2时,洋葱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减氮量为30%(N2)时,氨基酸液体肥施用量为M1、M2时,洋葱的品质表现的最好,产量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在施入总氮一致条件下,硝化/脲酶抑制剂与不同施肥方式配施对春、秋季马铃薯生长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马铃薯农田氮素管理措施及节肥增效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追施氮肥及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表观硝化率和提高马铃薯生育中后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其中在一次追肥处理下, DCD及NBPT处理的春、秋季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提高124.3%、198.1%和31.0%、260.0%;硝态氮质量分数分别提高18.4%、31.6%和33.9%、31.6%。(2)追施氮肥及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能提高春、秋季马铃薯生育后期干物质量及产量,但春马铃薯增产效果大于秋马铃薯,一次追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中与CK相比,一次追肥与DCD和NBPT配施处理的春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53.3%和112.0%,秋马铃薯未达到显著差异。因此,一次追肥配施氮肥效率最高,且春马铃薯应配施脲酶抑制剂NBPT,秋马铃薯应配施硝化抑制剂D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