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松鸦幼雏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鸦(Garrlus glandarius)在我国除极西部地区外都有分布,在分布地区是终年居留的。关于松鸦繁殖资料不多见,笔者曾于1983年在吉林省盘石县见有三巢,现将资料报导如下: 一、巢及其环境松鸦4月初开始占区营巢,筑巢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我们所见三巢,其中有2窝是筑在距地面2.5米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树杈上1窝筑在距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林20米远的老榆树上(Quercus mongolica Turcz),巢距地面的高为1.5米,巢周是柞杨的次生杂木林。巢呈碗状,外周用嫩枝编织,内衬以细嫩的枝,并见有松针,巢形粗糙,边缘不整,巢的大小见表1。据我们观察三窝产卵数,每窝均为8枚,三窝  相似文献   

2.
蜱虫作为一种吸血的节肢动物,大部分寄生于哺乳动物、爬行类等脊椎动物体表,其身上携带的大量病原体通过叮咬人畜给宿主带来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吉林省东部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森林资源充沛,适宜野生动物栖息,为蜱虫的存活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此外,吉林省东部山区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北部地区,给境外蜱传疾病传入该地区提供了条件。对吉林省东部山区的主要蜱种及蜱传病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吉林省东部山区现有蜱种分布及蜱携带主要病原检测的研究成果,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制定相关蜱传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敦化市林下林间草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掌握林下林问草地类型、特点、利用方式和利用时间等,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充分发挥林下林间草地资源优势,发展林区畜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芦莺(Phragamati-cola aedon rufescens)的繁殖区较窄,包括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苏联一侧和朝鲜等地;在日本为迷鸟(小林桂助,1980),在泰国和缅甸等地越冬,迁徒期遍布我国东部地区。关于它的巢与营巢环境至今报导较少,作者根据多年在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地的调查,将芦莺的营巢环境和巢的结构报道如下: 营巢环境芦莺是一种春季迁来较迟而秋季迁走较早的食虫鸟,一般每年5月上旬以后开始迁到,9月上旬或9月中旬已南迁。一般在6—7月份,见于松花  相似文献   

5.
永翠河位于东北小兴安岭南坡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境内,该河介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碧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由于该河两岸的大树保存良好,每年都有较多的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和II级保护鸟类鸳鸯等森林溪流生态系统的洞巢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中华秋沙鸭是国际上公认的全球性濒危物种。过去,在我国中华秋沙鸭曾广泛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由于我国林区长期的大规模开发,山区河流两岸的大树也大多被砍伐。在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的同时,也使许多树洞营…  相似文献   

6.
红腹滨鹬和东方鸻均属鸻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鸻,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于国海 《野生动物》2010,31(1):54-55
红腹滨鹬和东方行乌均属鹆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鹆,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中俄罗斯蜂,也称黑森林蜜蜂,属于欧洲黑蜂,是当前俄罗斯境内饲养规模较大的地方蜂种,广泛分布于俄罗斯中部、北部和东部的广阔地域,甚至在一些西欧国家也有分布。该蜂种是俄罗斯林区(西欧区域)和家庭式养蜂业的主要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安徽滁县地区为全国松毛虫综合防治重要林区之一。鸟类是防除松毛虫的助手,但关于林区所分布鸟类,已往调查资料较少。1932年Kolthoff.K曾在琅琊山林区进行了调查,记载了49种鸟类。王岐山(1965,1978)对琅琊山、九华山等地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东部的长白山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长白山脉主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最高峰;西部的松嫩平原地域辽阔,湖泡棋布,是我国重要湿地分布区。这些都为吉林省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中部,地处暖温带,无霜期4~5个月,真正适合养蜂生产的时间最长不过6个月。因此,对于吉林省定地并结合小转地的蜂场来说,有必要掌握主要蜜、粉源植物的分布及花期,选择合适的放蜂路线,夺取全年的生产丰收,同时也能够繁殖好越冬蜂,为来年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吉林省的主要密源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适合放蜂的林区、半山区、草原、平原等共生长着500余种密粉源植物,拥有椴树、胡枝子、向日葵、养麦等主要蜜源及果树类、瓜类、柳树、苏子、玉米、车前、蓟类等辅助蜜粉源。从4月中旬至9月中旬形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2.
藏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从全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属羌塘高原小区及藏东山地小区。于1987年3—8月,我们在该地区进行珍稀动物资源考察,通过调查,获43种珍稀保护动物,其中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见表1)。该区东部,主要分布着林区及林灌动物,同时横断山脉的有些种类也延伸分布到这里,使该区的东部在动物分布上呈现出过渡性,但整个地区的珍稀动物仍以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占优势。由于高原气候严寒干燥,缺氧和开阔景观缺乏天然掩蔽条件,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有蹄类的鼻腔宽大,气管粗壮,被毛特别绒厚而丰满,这是动物对高原气候的特殊适应,也反映出动物本身的遗传特性。1987年3—8月,应西藏那曲地区科委的邀请,赴藏北地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考察,并对该区的珍稀保护动物种类、分布、生态习性及保护现状作了调查研究。解放前,因环境条件恶劣,中外学者很少进入该区考察。解放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也仅在该地区的个别县进行了调查采集(李德浩、王祖祥1970;冯作建1976),本次考察,除东部外,还深入到该区的西部各县,进行全区性的调查了解,现将所得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8月,采用样方法对分布于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两处崖沙燕营巢地的洞巢进行了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两处崖沙燕营巢地中的洞巢数量差异显著(P<0.001);(2)崖沙燕的洞巢数量在垂直方向上差异不显著(P=0.560),巢间距差异显著(P<0.05);(3)崖沙燕洞巢的分布类型,东区营巢地为聚集型分布模式,西区营巢地为均匀型分布模式;(4)崖沙燕洞巢的洞口大小随时间变化与营巢地有关。建议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依据崖沙燕的洞巢空间分布格局特点对该物种进行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邵玉昌 《中国蜂业》2002,53(5):22-24
长白山区的森林覆盖率高 ,有着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植被。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长白山被誉为全球极为罕见的植物宝库。长白山区气候适宜 ,蜜粉源植物较丰富 ,多达 2~ 3百种 ,很适合中蜂生存。中蜂广泛地分布在深山密林之中 ,中蜂的采集行为遍布了整个林区面积的五分之三之多。1 长白山区的中蜂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长白山的中蜂多数都是以树洞为巢 ,极少数量的中蜂以石洞为巢 ,在土洞的中蜂数量更是罕见。中蜂飞行灵活 ,且有很强的隐蔽性。蜂巢在树洞中 ,能有效地避免胡蜂、蟾蜍的危害。能在较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充分利用零星蜜源 ,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5.
疤瘌眼鹅     
疤瘌眼鹅具有抗高寒、耐粗饲、生长快、成熟较早、产蛋多等特点,是吉林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一、品种形成与分布疤瘌眼鹅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通化地区。该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属多山地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常常有市民或农民在路旁野外检到受伤的猛禽,送到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不但送来的猛禽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品种也越来越多,有雀鹰、金雕、红隼、游隼、普通、大、纵纹腹小号鸟、秃鹫、雕号鸟等数十种。本文就猛禽受伤的原因作一个初步探讨。1自然因素1.1过量的雨、雪、冰雹等过量的降水,伴随着低温、起雾,对猛禽的生存影响很大,特别影响繁殖。每年的6~9月份是猛禽的繁殖期,而此期间也是降雨高峰期。由于低温、多雾,猛禽觅食困难,使雏鸟不能按时离巢。据调查研究,降雨年份多时,当年金雕离巢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培育的我国北方地区第1个瘦肉型黑色母系新品种,它不仅具备外来品种猪生长快、饲料报酬以及瘦肉率高特点;而且还具有地方猪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好、无应激等特征特性,是优良的地方培育品种。在我省东部林区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山坡地,进行放牧饲养,以野生青绿草嫩叶、嫩芽和根茎为粗饲料,自由采食,饮安全无污染的天然山泉水,活动自由范围广,  相似文献   

18.
繁殖采椴树蜜适龄蜂技术措施吉林省延边蜂业公司(133700)乔利海东北地区的椴树,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多生长在海拔300~1200米之间的针阔叶混交林内,仅吉林省就有480万亩左右,是一个天然的大蜜库。历年有近百万群蜂云集而来,生产椴树蜜...  相似文献   

19.
以往扎龙湿地对鹤巢的研究只涉及了巢址的选择与分布情况,而鹤巢环境的监测却出现了空白。扎龙湿地环境的监测并不能准确反映鹤巢环境情况,且监测手段存在取样难、周期长、滞后性等不足。本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鹤巢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由鹤巢附近的无线监测节点、无线路由节点、网关节点和远程上位机监测中心组成。通过无线监测节点实现对鹤巢周边环境参数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网络进行处理、汇总,并通过公共网络3G及时的传输给由Java技术和百度地图搭建的上位机监测中心。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实时性好、组网灵活、跨平台等优点,满足了现代监测系统的需求,适合于大面积湿地鹤巢环境的长期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0.
田鹨(AnthusNortaeselandiae)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鸟,有关其繁殖生态的研究,以往专题报道较少,现将我们1974年在黑龙江额尔古纳左旗对田鹨的观察报道如下,以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一、繁殖期田鹨分布于山坡、低湿草地、耕地的附近。5月下旬,我们观察到田鹨成对活动,并衔取巢材开始营巢,6月下旬见到巢中有卵,7月上旬见到雏鸟出巢,根据其孵卵及育雏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其繁殖期为5—7月。田鹨在该地区每年繁殖一窝。二、营巢田鹨雌雄共同担任营巢。巢营于苗圃小路水沟缘凹陷内,被草本植物遮盖,巢构造较粗糙。营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