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二尾舟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群的聚集度指数:C、1/k,λ,m√x、L、Taylor冥法则和m对m的回归方法测定杨二尾舟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比较离抽样精确度,杨二尾舟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幼虫空间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析证明杨二尾舟蛾幼虫采用平行线和“Z”字型抽样方法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2.
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6年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对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采用了频次分布比较x~2检验的方法和若干种聚集度指标的方法测定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杨干象幼虫不符合Poisson分布和Neyman分布,而基本上符合负二项分布。在聚集度指标的测定中,杨干象幼虫符合聚集分布。在对杨干象幼虫抽样技术的研究时,分别采用了对角线、平行线、五点式、“Z”字形以及随机5种抽样方法,同时又比较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平行线和五点式抽样方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比较频次法检验结果,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于Neyman分布;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根据m*~x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m*=-0.066+1.678x,属于聚集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精度比较,平行线取样法最好,适用于林间调查.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4.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集指标及Iwao回归、Talor回归确定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田间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呈聚集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型,幼虫的聚集是由生物习性造成的。u统计量分析表明,韭菜田较为理想的抽样方式有Z字形、棋盘式和平行线法。10点、12点、14点抽样数据的离散度小,8点抽样误差大。  相似文献   

5.
松毒蛾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松毒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越冬代蛹属于负二项分布,第一代幼虫属于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平行线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6.
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在甘蓝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可以为小菜蛾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线抽样法,记录小菜蛾幼虫数量,分析小菜蛾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小菜蛾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小菜蛾的聚集原因是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的作用。可根据理论抽样模型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以及序贯抽样模型对小菜蛾进行预测预报以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7.
调查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虫苞及幼虫田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其分布与水稻尽势等环境因素有关。当允许误差D=0.2时,不同幼虫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量为n=3.7+26.9/(?)。在几种取样方法中以平行线法较好。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水稻稻曲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Iwan法测定了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病穗,病粒空间分布地区结果表明: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的穗,病粒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抽样以平行线式抽样方法最佳。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频次分析法和分布型指数法,测定了松实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以及平行线法,对角线和棋盘式法3种不同抽样方法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在黄山松幼林中,松实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一般的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10.
南美斑潜蝇幼虫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和计算 ,明确了南美斑潜蝇幼虫呈聚集分布 ,且以负二项分布为主 ,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下部。如果防治指标定为每百叶有虫 3 7头 ,则序贯抽样的累积幼虫数量界限 :T0 (N) =0 .3 7N± 0 .83 68N。田间随机取样以平行线和Z字形为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对油桐尺蠖预测预报准确性,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应用I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确定了一套油桐尺蠖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2.
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上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虫的卵和幼虫在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提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理论抽样公式,给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不同密度、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3.
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并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符合普通的负二项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三星黄萤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以及预测预报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在田间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绘制田间分布实况图;再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对角线式、Z字形式和棋盘式5种抽样方法模拟抽样,比较这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方式的调查结果;用最适抽样方式定点取样,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分析其空间分布型。【结果】适合性检验以五点式的效果最好,平行线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抽样代表性最好,五点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变动幅度较低,增加1.455 9%。三星黄萤叶甲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且具有密度依赖性。三星黄萤叶甲的聚集原因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田间调查时,可根据理论抽样数学模型及允许误差和虫口密度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结论】田间调查三星黄萤叶甲时,可采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和棋盘式3种抽样方法,且以平行线式最为理想;三星黄萤叶甲成虫在绞股蓝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用多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番石榴园挂果期瓜实蝇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瓜实蝇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瓜实蝇幼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度加大,番石榴果实中瓜实蝇幼虫数量差异变小。同时,建立了幼虫在番石榴果实上的理论抽样数公式,给出了不同误差、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并得出了序贯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分布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型符合聚集分布。低密度情况下的幼虫服从Neyman A型分布,幼虫在单株树上的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各轮枝层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可将其划分为3组。比较6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以Z字形法为最好。抽样数量以24侏为宜。  相似文献   

17.
甘薯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频次比较法和6种聚集指标公式测定了甘薯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其在甘薯生长期间的分布是聚集分布。其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确定了理论抽样数据和田间抽样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木毒蛾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卵、幼虫、蛹的空间格局。测定结果表明:木毒蛾卵块、幼虫和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幼虫在林内以聚集型扩散。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适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的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9.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阳市区10个区段的国槐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检测和回归分析,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可能是由某些环境因素与昆虫本身聚集习性所致。建立了该虫幼虫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和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研究(简报)付锡三,唐宁,徐德余(乐至县蚕桑局,乐至641500)通过C_A、指数检验,各代桑瘿蚊幼虫均属聚集分布。lga=0.2076,b=1.2820,即lga>0,b>0,说明桑瘿蚊幼虫在一切密度下均是聚集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