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2年~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主要食品消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因素。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的支出份额较大,主要食品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均较小;家庭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对食品消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2.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LES模型,利用2012年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回归得到各类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边际倾向中,在外用餐最高,其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糕点类、在外用餐类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蔬菜、粮食、肉禽及制品等基本食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较低,水产品、糕点类、外出用餐的自价格弹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2年~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主要食品消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因素。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的支出份额较大,主要食品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均较小;家庭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对食品消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4.
银行卡支付可通过心理账户效应便利消费,产生平滑效应。通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的实证分析可以肯定该平滑效应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当期的银行卡支付将对城镇居民当期消费产生非线性的促进作用,但滞后一期银行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收入增长速度。银行卡中的信用卡因其具有支付便利和消费信贷的双重功能,在当期表现出了更大程度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补贴;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城镇居民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荆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荆州当地的几个城镇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当期收入。运用了格兰杰因果等检验,采用EVIEWS软件分析了19952011年荆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并建立了收入与消费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荆州市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消费受本期收入的影响较明显,最后从提高居民收入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92-3694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1978~2009年湖南省城镇居民实际人均消费与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9年,湖南省城镇居民的实际人均消费与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广开城镇居民收入渠道;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  相似文献   

9.
朱金鹤  崔登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73-18576
消费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该文从城镇居民消费率、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等层面分析了新疆城镇居民收支、消费结构的现状,然后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定量分析,旨在为优化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ELES模型对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各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并作了 2 0 0 5及 2 0 0 8年消费结构的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烤烟鲜烟叶含水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tlab中利用ANN方法建立了鲜烟叶含水量Elman非线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选取在改进AHP法中占较大权重综合评判指标叶片宽、面积以及均值特征量,作为网络的输入,克服了用单一指标进行评判的缺陷,通过实验数据对Elman模型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含水量模型可对鲜烟叶含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大于90%,预测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含水量检测系统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81~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氮年消费量的趋势变化,并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家庭食物氮消费的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年消费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处于轻微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居民食物氮消费量仍然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运用N-Calculator模型,在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各类食物消费统计量的基础上估算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氮足迹,并分析其氮足迹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区域总氮足迹和人均氮足迹均增长,其中,人均食物氮足迹占比大,能源氮足迹占比小但增长最快;(2)城镇人均食物生产氮足迹在人均食物氮足迹中占主导地位,畜肉类、粮食、蔬菜、水产品、蛋类和水果类生产氮足迹影响着食物氮足迹;(3)柴油和汽油对乌鲁木齐市人均能源氮足迹贡献最大,交通是能源氮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4)乌鲁木齐市氮足迹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能  许振成  彭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32-10334
通过分析1981~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氮年消费量的趋势变化,并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家庭食物氮消费的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年消费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处于轻微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居民食物氮消费量仍然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锐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192-197
采用ELE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模型,依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消费支出数据对全国居民进行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全国城镇居民对于不同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基本消费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内需消费不足、贫困居民生活困难仍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最后,为正确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优化的协整模型,以广州市2005-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广州市各个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时间系列是一阶单整系列,存在着很强的协整关系,并且两者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双向因果关系;还有误差修正项都符合反向修正作用,反映出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之间有较强的反向相互调节作用,并且保持长时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温室种植已成为现代果蔬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鲜枣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温室中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鲜枣的成熟度难以准确地判断,导致其产量和品质存在较大的波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准确的鲜枣成熟度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基于传统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度检测方法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而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鲜枣成熟度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温室鲜枣成熟度检测模型,以提高鲜枣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08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呈现出较低的消费倾向,而且大部分居民消费还集中在衣、食、住等生存性消费方面,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这3项的消费支出占据了其收入的大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建议:应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培育广西居民消费热点,积极引导享受性消费。  相似文献   

19.
王传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1-11,43
服务性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分析了宿州市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快服务业产业提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展社区服务业等措施拓展服务性消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聚类的中国农村乳品消费格局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农村乳品消费格局的划分,学术界分类不一,并无定论,这主要是由农村乳品消费格局纷繁复杂造成的。笔者通过对农村居民乳及乳制品的消费行为进行考察,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村居民乳品消费格局大体上分为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牧区和农区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