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几种电泳方法分析牦牛肝片吸虫不同部位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代蓉  赵坚 《四川草原》1997,(2):48-51,64
应用SDS-PAGE、等电聚焦电泳(IEF)及双向电泳三种电泳方法分析牦牛肝片吸虫成虫四种抗原(头抗原-HA、体抗原-BA、体表抗原SA、分泌排泄抗原-ES)。SDS-PAGE结果表明,BA、HA、SA分子量在12~100kD之间,ES在12.3~26kD之间,蛋白质染色BA、HA、SA、ES分别显示25、24、18、9条带;IEF分析肝片吸虫分别得34、33、28、22条带,主要由酸性蛋白质组成,主要谱带在pI4.20~6.55内;双向电泳分析BA、ES多肽斑点为69、30个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及主要多肽对动物模型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恒  吴峰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4):365-370
体外培养肝片中吸虫成虫,制备收集其分泌排泄抗原(ES抗原)。通过制备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纯化分泌排泄抗原中免疫印迹信号最强的两种多肽-18.6KD和17.2KD多肽。用分泌排泄抗原和两种多肽分别对动物模型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大鼠和家兔经抗原免疫后,口服攻击新鲜活性肝片吸虫囊蚴,攻击感染的第60天解剖动物,统计活虫数并计算减虫率。试验结果显示:肝片吸虫的ES抗原和18.6KD及17.2  相似文献   

3.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转移和固相免疫酶测定相结合的酶联免疫印溃技术(ETIB)首次分析了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白组分,结果显示: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分离出44条带,经ETIB分析,抗原与阳性血清反应显示18条带,其中主带有4条,分子量分别为35、80、92和94KD。上述蛋白组分有较强的反应性,可用作肝片吸虫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4.
应用SDS-PAGE分析了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的蛋白质组分。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连续凝胶系统法,以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至少由10种蛋白质组成,分子量范围为17.5KD~135KD。其中主要蛋白质组分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125KD、98KD、90KD、69KD及35KD。  相似文献   

5.
用亲和层析法提取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多肽组分和酶活力,以供今后进行GST的免疫原性和各种蠕虫GST的交叉免疫原性的研究,本试验首次用亲和层析法对大片吸虫GST进行提取,用SDS—PAGE分析了大片吸虫GST的多肽组分,用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测定了GST酶活力。电泳染色结果表明,大片吸虫GST至少有2条带,其分子量为29.9~24.5KD,其中主带2条,分别为28.3、26.2KD。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的GST可获得10.44μmol/L/min/mg以上的酶比活性。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排泄分泌抗原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及二维电泳(IEF/SDS-PAGE)对旋毛虫肌动虫排泄分泌(ES)抗原和肌幼虫可溶性抗原的分析结果。肌幼虫ES抗原经SDS-PAGE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质,结果显示16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21~80KD,其中主带9条。IEF电泳后分别用PAS染多糖、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Nile's蓝染脂、醋酸a-萘酯/坚固蓝染酪酶同工酶,结果肌幼虫ES抗原分别显示16,26、7及0条带;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分别显示21、38、4及11条带。二维电泳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多肤斑点,结果ES抗原显示多肽斑点61个;肌幼虫可溶抗原显示122个多肽斑点。  相似文献   

7.
羊脑多头蚴抗原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采自自然感染绵羊脑多头蚴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用垂直平板电泳、连续凝胶系统进行了分析。电泳后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头节抗原共2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17.5 ̄148KD,其中主带5条,分别为72、69、46、37和33KD;囊壁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 ̄126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69、46、29和1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及多头蚴原头节排泄分泌抗原的多肽组分,以供今后在免疫诊断与预防脑多头蚴病的应用,本试验应用SDS-PAGE首次分析了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主多头蚴原头节ES抗原的多肽组分。应用12.5%凝胶的连续系统,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头R-250染色的结果表明,成虫节片抗原共有1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29 ̄154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73,88,128,134KD,原头节ES抗  相似文献   

9.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渍技术,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分析了第二代型殖子、子孢子和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银染表明第二代裂殖子主要蛋白质为:17.6KD,29.9KD,38.9KD和53.7KD,但用抗E.tenella抗体免疫印渍法检测出的主要抗原为:78.0KD,83.2KD和95.5KD,这说明并不是含量高的蛋白质就是产生抗体的抗原;子孢子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SDS-PAGE对不同宿主源棘球蚴囊液抗原的多肽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为免疫诊断抗原的分离、鉴定和纯化奠定基础,为细粒棘球绦虫种内变异和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指标。结果表明,在还原条件下,绵羊棘球蚴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9条,其中66和59KD多肽带为主带,40、34.5、33、24.5和14KD多肽带次之。牛源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2条,66和59KD多肽带也为主带,24.5KD多肽带次之。人源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3条,66、40、20.5和14KD多肽带为主带,59KD多肽带近于缺乏,分子量在59和24KD之间的带明显偏少,而71、69、68和20.5KD多肽带为自身特有。3种不同宿主源棘球蚴囊液抗原其多肽组成均很复杂,羊、牛源囊液抗原的SDS-PAGE图谱较相似,而人源与此差异明显。初步认为绵羊和牛源囊液抗原在免疫诊断中具有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I)。  相似文献   

12.
13.
类圆线虫病是广西水牛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光镜观察,我们确认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即为乳突类圆线虫。本文首次记述该虫种第四期幼虫的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虫卵表面光滑,近似椭圆形。丝状蚴头端钝圆,口孔裂隙状,左右为2唇片,每唇片似分3小叶;体表两侧自劲部开始,各有2条纵嵴,延续至尾端,称为双翼膜(double alae),这是该期虫体独有的构造;丝状蚴尾端分叉。自由生活成虫具6片唇,各唇上有1个唇乳突;口孔内沿有一排锥状齿,共9枚;头端两侧各具1个半球形的头感器;头端背腹面的两侧各具1个头乳突,共4个,锥形。自由生活雄虫的泄殖腔处明显地突出于虫体表面,其周围有7对性乳突。自由生活雌虫的阴门横裂,肛门呈半月形。寄生生活雌虫头端截平,4个唇片由口缘伸向口孔,唇片近口孔中央向上翻卷,唇片上各有1个唇乳突;口孔呈倾斜(45°)的马耳他“十”字形;头感器1对,头乳突4个;阴门横裂,阴门部有1对阴侧感觉窝和1对阴后乳突;肛门横裂,突起;尾部自肛门后突然收缩,呈指状。在宿主体内未见到寄生生活雄虫。  相似文献   

14.
15.
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对孵化至13-21日龄的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的连续性动态观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早日龄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实验结果显示,直至出壳胶鸡胚法氏囊尚未形成较完整的能组织起 体液免疫促进作用的组织基础结构,其完善的形态结构需在后天环境中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17.
18.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竞争规则,又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造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大意义,探讨了现阶段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