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应用利尿法B超诊断非梗阻型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符合肾绞痛临床诊断的患者37例,经常规B超检查未发现输尿管结石及扩张.即让患者口服葡萄糖饮料或速尿片并适量饮水,30min后复查B超。结果:输尿管扩张2~7mm.37例中33例显示结石光团.4例因肥胖及肠气较多干扰未能显示结石光团。结论:在正确掌握输尿管超声检查方法基础上,应用利尿法B超检查,可提高非梗阻型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B超检查目前已成为妇科疾病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妇科物理检查必须排空膀胱,而B超检查则相反,要求膀济充盈才能形成盆腔探测区的良好对比条件及“透声窗”。门诊患者在接受妇科常规物理检查后需再做B超检查时,要求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憋尿使膀胱充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远道而来者更难达到目的。为使这些门诊患者能及时进行妇科B超检查,我们从1993年12月起至1996年12月做B超检查前给予患者口服速尿加10%葡萄糖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方法与结果对膀眈已排空的患者经询问无糖尿病者给予速尿注射液20~4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其中2例进行了CT检查,4例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1例逆行膀胱造影。作者用双盲法分析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的影像诊断以及其鉴别诊断。结果:本组2例进行CT检查病例均见膀胱内多个小的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病变位于膀胱颈部、膀胱侧壁和后尿道,1例膀胱壁增厚,前列腺明显增大。膀胱造影表现:3例见膀胱内多个小的充盈缺损,呈葡萄状,1例表现为2个较大的充盈缺损。膀胱葡萄状肉瘤最常发生于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最后可蔓及整个膀胱,根据影像表现分为息肉型和实质型。其CT表现为:息肉型平扫见肿瘤呈息肉样突入膀胱,其CT值为软组织密度,膀胱注入造影剂后见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充盈缺损。实质型表现为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并可见壁外的肿块影。膀胱葡萄状肉瘤的膀胱造影表现:息肉型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光滑锐利的葡萄簇样充盈缺损。实质型由于主要向腔外发展,故膀胱造影可无改变或表现为膀胱壁稍不光滑、僵硬,晚期可呈肿块状充盈缺损。膀胱葡萄状肉瘤主要应与膀胱阴性结石,膀胱内血凝块,膀胱乳头状瘤以及膀胱乳头状癌等相鉴别。结论:作者认为CT对于检查膀胱葡萄状肉瘤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输尿管囊肿的二维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二维灰阶超声可直接显示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喷尿的尿流束由囊肿向膀胱喷射和由输尿管向囊肿内喷射时的尿流束均能清楚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诊断输尿管囊肿的准确率,可做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结石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对行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100例尿路结石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并依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金钱草颗粒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置;对比2组双J管尿盐结垢分级、结石形成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A级尿盐结垢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结石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双J管期间尿路感染、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镜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并施以针对性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双J管结石形成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对临床上诊断为尿失禁的75例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分类治疗.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分类,急迫性尿失禁25例,充盈性尿失禁9例,压力性尿失禁32例,正常9例.急迫性尿失禁组均有逼尿肌不稳定(DI),初尿意膀胱容量小于100 mL,无膀胱剩余尿;充盈性尿失禁组剩余尿量大,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多见;压力性尿失禁组ALPP降低,平均45 cmH 2O,功能性尿道长度缩短,平均26 mm.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尿失禁不可或缺的检查,是指导尿失禁治疗最可靠的依据,混合性尿失禁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7.
尿结石是由于尿路感染或代谢异常等引起尿中盐类沉积在肾盂、膀胱等肜成结石.引起输尿管或尿道发生阻塞性疾病。根据结石阻塞部位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犬猫多由于长期饲喂高钙食物引起代谢异常或长时间服用易在尿中析出药物而发病。  相似文献   

8.
尿道结石是牛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以尿闭为主症,公牛(母牛亦发)等反刍动物的S状弯曲和尿道突起是结石最常停留部位,尤其以乙状弯曲处结石较为常见。此症形成的原始部位主要是肾脏,以后下行至膀胱,并在膀胱中继续增大。肾小管内的尿石多固定不动,但肾盂或膀胱内的结石则可移动,有时移行至输尿管及尿道发生阻塞,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运用尿流动力学评估64例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估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6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汽化术前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膀胱充盈期测压、尿道压力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膀胱颈压、前列腺压、功能性尿道长度等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有效评估前列腺汽化术的疗效,该术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膀胱结石和子宫蓄脓是宠物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犬结石症是泌尿系统疾病,结石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中以膀胱和尿道结石最为常见。结石会导致宠物排尿不畅、排不出尿、腹部疼痛、呕吐、厌食,严重时尿液漏于腹腔,引起腹膜炎。子宫蓄脓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存在化脓性物质,造成子宫感染后产生的疾病。因为膀胱结石和子宫蓄脓两种疾病同时发生在1只患犬身上的病例较少,所以对同时患有膀胱结石和子宫蓄脓的8岁京巴犬及7岁贵宾犬病例进行跟踪研究,通过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X光检查、B超检查等临床诊断后,最终确诊病犬患有膀胱结石和开放型子宫蓄脓并发症。2个病例通过手术取出膀胱内结石并摘除子宫,随后药物治疗及对术后伤口精心护理,病犬病情得到控制,精神好转、排尿恢复、进食正常,10天后拆线,伤口愈合良好。对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分析、专业的临床检查及细致的治疗护理进行系统性研究报道,可为膀胱结石和子宫蓄脓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CT盆腔平扫在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IVP(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一侧输尿管末端轻度梗阻而平片及IVP均未能发现末端结石而临床高度怀疑为结石,且病人同意CT检查的19例患者,行盆腔双侧输尿管末端区域CT平扫,层厚、层距2~5mm,部分病例重叠扫描.结果19例中CT发现15例16枚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最大8×9mm,最小仅2mm,结石发现率84%.结论CT输尿管末端扫描对微小末端结石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弥补了常规X线检查的不足,避免了不必要的逆行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梗阻厚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肾功能恢复正常者38例。治疗后3个月仍有氟质血症10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结石梗阻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主要原因。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内支架引流及手术是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血尿;首诊误诊率达47.4%;B超检查发现结石16例,未发现结石3例;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肾绞痛均能缓解,6例尿中排出结石;有8例妊娠期内肾绞痛复发(其中6例行再次保守治疗有效,2例肾绞痛频繁发作者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输尿管双J管引流);分娩后2例结石自然排出,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5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出;孕妇均无产科并发症并娩出健康婴儿。结论妊娠期上尿路结石致肾绞痛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相似,易于误诊,保守治疗对大多数病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7.5±0.8 h、610.3±12.5 m L,术后30~42 d均恢复控尿功能。术后21 d静脉尿路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术后3个月尿动力检查显示尿流曲线呈持续型8例,间歇型3例。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安全可行,控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KUB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后行泌尿系CT平扫和三维重建。结果:KUB及超声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8例;KUB无异常而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诊断为泌尿系肿瘤压迫7例和输尿管结石12例。结论: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8例中7例于膀胱三角区一侧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囊样结构.1例于膀胱三角区右侧下部见圆形囊样结构。囊样结构的直径为1.2~2.6cm者6例,6.Ocm和6.8cm者各1例。结论:B超检查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且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故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45例肾结核的外科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诊治45例肾结核的经验。结果:45例中尿路刺激症状合并血尿者占7l.1%,无症状者占26.7%: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6.7%;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7%、41.2%、64.5%。45例中有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均诊断为肾结核。45例中40例行肾和部分输尿管切除,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先行肾造瘘术后待肾功能改善分次行息肾切除术和结肠膀胱扩大术,l例抗结核治疗半年后随访因息肾功能严重损害而行患肾切除。全部患者术后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结论:凡有膀胱刺激征合并血尿和尿常规异常者可认为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线索;尿抗酸杆菌、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MRI对肾功能不全的肾结核患者的诊断有帮助。抗结核治疗需严密随访,对肾脏破坏严重或无功能肾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在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258例进行追踪,统计及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 258例中,出现主要的并发症有血尿、膀胱刺激征、结石形成、尿液返流、感染;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时间越长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输尿管内支架管置入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正确掌握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留置位置、留置时间及术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非结石原因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的意义。方法:对非结石原因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12例进行输尿管镜治疗。结果:通过输尿管镜治疗,病人很快恢复输尿管通畅,缓解症状,肾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持续肾绞痛、胀痛或突发少尿、无尿者,特别是伴有程度不同的肾积水或上尿路扩张者,若未发现泌尿系结石,应及时行输尿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用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2例,男性后尿道结石20例和结石嵌顿于右输尿管膀胱出口l例,共103例。结果:103例全部治愈,不良反应仅表现为轻度血尿。结论:膀胱镜下机械钳碎石术是治疗膀胱和后尿道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费用低,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